聂荣臻与中国核潜艇的诞生
2014-12-05宋宜昌
宋宜昌
1958年6月,聂荣臻读到一份关于美国核潜艇的文件。读完文件后,他意识到核潜艇在我国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决心建造中国自己的核潜艇。聂荣臻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这份报告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等人的办公桌上转了一圈,最后,它带着几位领导人的批示,重新回到了聂荣臻的办公桌上。
很快,党中央批准由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将组织领导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海军科学研究部部长于笑虹具体负责。
首批核潜艇研制人员集结了29名专家,他们都是全国潜艇和舰船方面的精英。当时,相关资料非常少,能见到的国外核潜艇资料,只有公开发行的《简氏防务年鉴》上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还有就是我外交人员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个核潜艇儿童玩具。玩具很逼真,据说这种玩具在市场上很快就不销售了,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它会泄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对中国海军建设提供过不少帮助,但在核潜艇研制上,苏联军方始终守口如瓶。1959年国庆节,赫鲁晓夫率团访华。毛泽东当面向赫鲁晓夫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研制核潜艇。赫鲁晓夫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你们也不用搞,苏联海军有这种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毛泽东没有发火,他冷冷地回答了赫鲁晓夫:核潜艇研制,我们自己试。
不久,一句名言便传遍了部队、院校和全国的相关科研单位——毛泽东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然而,在研制核潜艇的道路上布满荆棘。1960年初,二机部组建反应堆研究室,开始核动力研究;海军和一机部共同组建核潜艇总体研究室,负责总体设计、研制和任务的安排落实。老军工专家武杰回忆:“我被分配到修造部造船技术研究室工作,负责核潜艇的总体设计。”当时,这是海军“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连海军司令部直属机关的负责人也不知道。
正当中国科学工作者满怀信心全力研制核潜艇时,苏联于1962年撤走了所有的原子能专家。严峻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先搞“两弹”,核潜艇研制工作暂停。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在之前的8月,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刘华清等人起草的要求恢复研制核潜艇的报告,决定第一步先研制攻击型核潜艇,然后再搞导弹核潜艇。专门委员会还特别指示,攻击型核潜艇要在1972年下水试验。
在聂荣臻的主持安排下,一支几百人的队伍,静悄悄地从北京来到四川境内的青衣江畔,开始了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的建设。
1967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正席卷整个神州大地。聂荣臻和一批老帅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核潜艇研制工作不中断,聂荣臻不顾自身安危,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了一个由担负核潜艇研制工程主要任务的研究所、生产厂家的领导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工作协调会。
聂荣臻在会上说:“核潜艇工程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一项关系国防建设的重要工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没有理由让它半途夭折!”在得知造反派对核潜艇研制工作横加干涉和阻扰时,聂荣臻满腔怒火发作了,他大聲说:“不要理他们!抓国防建设,何罪之有?就是戴手铐,核潜艇工程我也抓定了!”他还再三强调,“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为加强我国的国防作出新的贡献。”
会后,聂荣臻签发了一份《特别公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军委发出的第一份特别公函,要求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核潜艇研制工作。这是一把“尚方宝剑”,是中央军委给核潜艇工程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的最大支持。
随后,所有被迫停产的工厂、科研所都逐步恢复了工作。
1968年,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到1970年基本建成。7月15日,周总理、聂荣臻和叶剑英顶着“四人帮”的干扰,召开中央专委会,听取了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的汇报。周总理指示:“不要赶任务,要以搞好为准。”7月18日,核潜艇启堆试验开始,并取得圆满成功。
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终于下水,开始了紧张的码头设备安装工作。到1971年4月,各项调试工作完毕,并装填了燃料,准备作第一次启动。
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核潜艇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试验,累计出海20余次,航程6000多海里。中国人自己的核潜艇终于建成了。
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并举行了庄严的军旗授予仪式。
(李云贵荐自《驶向深蓝——新中国舰船工业腾飞纪实》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