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4-12-05龚爱珍

关键词:实验教学理论实验

龚爱珍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一、背景

护理专业是我国紧缺人才专业,国家对护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这为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也为高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社会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突出了必需的基础医学、保健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同事之间的合作能力,基本的新设备操作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加强基本的理论课程的教学之外,更需要强化护理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护理实践的模拟和操作中,自己动手、切身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在我国众多高校,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没有达到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反而束缚了护理理论教学的作用,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操作和要领理解不深入、问题处理能力弱等问题普遍,暴露出了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弊端,极大地影响了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1.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

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重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综合素质以及护理工作意识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是培养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护理技能、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教学应该和实验教学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和前后的承接关系,既要保证内容上的统一性,又要保证实验教学内容对理论内容的巩固、强化和提升。但是,较多高校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现象,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的不关联,实验教学中操作要求、管理方法和理论教学的不一致,实验操作中的新规定和新要求等。例如吸氧、吸痰在理论教学中只强调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操作、文件管理、记录等,而在实验中采用了模拟的中心控制法,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2.重理论轻实验现象普遍

由于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人员以及管理便利性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高校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隐性”地减少一些实验环节和课时,加大理论课时,从而减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其次,有的教学单位中的护理教师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其他类型的青年教师为主,在教学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特别是在护理实验教学环节中缺少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导致学校不得不通过加大理论教学、减少实验教学的方式来维持护理教学的正常进行,这也影响了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3.实验教学方法落后

实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护理专业教学的效果,很多高校和教育部门不重视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尝试,长期以教师的讲授、单一的演示和学生独立的练习为主,忽略了新技术、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的更高要求,从而形成了学生学习以被动为主而缺乏主动精神、学生以模仿为主而缺乏创新能力、体现教师以“教”为主而忽略学生以“学”为主的弊端,长期以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为主,突出了教学中知识的“灌输”模式,体现不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加强护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统一管理

在护理的实验教学管理中需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确保两者之间的前后统一性。可以通过编写大纲并严格审核大纲的方式进行内容上的控制,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制定,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共同审核,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加强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和能力的培养,前后衔接对应,特别需要避免大纲内容中的重复设置和遗漏现象,避免前后内容的混乱和矛盾,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上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其次,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应该紧密配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增强对教学内容的沟通和协商,确保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程序上统一、方法衔接、内容关联,协调好课时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2.加大护理实验教学力度、突出护理实验教学环节

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充分意识到护理实验的重要性,突出真人实作,实现传统护理教学中从理论讲解到实际应用的转变,从重书本、重讲授到重应用、重操作的转变。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

第一,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建设。实验教学中硬件设施的建设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紧跟时代步伐,紧跟社会变化的趋势,完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保证护理实验教学中每一项实践环节所必需的器材、设备、场所和环境,争取实验条件建设的各项资金,申报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科研、教研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满足学生需要、满足教学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

第二,及时维护和更新实验设备和器材。积极补充实验中需要的新设备、新器材和耗材、药品、器具等,确保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同时及时更换陈旧的、过时的、功能落后的以及损坏的设备和器材[3],例如护理实验中使用的模型人、婴儿培养箱、虚拟静脉系统、新生儿抢救台、全自动心电图机、分娩机转模型人等在实验中难免会因为学生的频繁操作、触碰、搬运、挪移出现功能反应不灵敏、部分功能损坏、模型人部位脱落等,从而需要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第三,培养专业实验教师队伍。护理实验教学既需要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教师,定期选拨一批实验教师到周边医院和卫生部门进行顶岗实习,经常派送实验教师到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见习和实践,既确保实验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操作能力,也能够及时掌握医疗和护理技术的进展,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把最新、最及时的咨询和操作方法、管理方式应用到护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4]。

第四,充分保证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的主体性。合理设置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比例,重视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充分体现出实验课程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对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合理安排实验和理论学分,如下表1所示。

表1 护理专业课程实验课时和理论课时设计

3.护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护理专业要重视对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尝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尝试更新、更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多元、丰富的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一,“示教+练习”相结合法。对于一些相对新的操作流程和复杂操作流程的实验,包括灌肠术、洗胃术、尸体料理、药物抽吸术、导尿术、输血法等,需要教师首先进行规范示教,强调每一个实验环节中的重点操作方法,然后采取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的学生独立练习方式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点进行现场纠正和指导,培养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第二,“分组+反馈”训练法。根据实验的内容和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一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设计2-3人(根据内容需要一般在10人以下为宜)为一个小组开展实验,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亲手演练的机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反馈操作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操作细节,并对小组实验的执行状况进行小结。

第三,“情景模拟+学生自设实验”相结合。实验教师可以圈定一个实验的范围和主题,要求模拟病情发生的情景,例如“青霉素过敏抢救”的病例、“心脏病突发抢救”的病例、“心跳、呼吸停止抢救”的病例等,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抽选实验主题,然后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小组和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并进行分组抢救操作和演练。实验结束以后,给出评价标准,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和评价,指出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操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学生实验中的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的设计、执行和管理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锻炼学生操作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四、总结

在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成为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要充分意识到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和弊端,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束缚,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出“学生为主体、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加强实验管理和建设,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做出贡献。

[1] 朱玲,等.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4,18(10):1779-1780.

[2] 李珍玉,等.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的探索[J].吉林医学,2005,26(1):21 -22.

[3] 刘淑香,等.护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创新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6):719 -721.

[4] 姜丽萍,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 -740.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理论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