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2014-12-05徐富新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体质北京市测试

徐富新

(北京日坛中学,北京 100020)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徐富新

(北京日坛中学,北京 100020)

1 研究背景

体质是指人的身体的质量。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状况和特征。体质的强弱取决于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后天获得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长环境、膳食营养、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形成的定型阶段、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中小学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在我国人民体质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人民的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还会对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针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对于将来我国人民健康甚至整个人类健康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国内外及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历史概况

2.1 国外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历史概况

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体质和健康相关研究。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这些国家的体质研究都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和相同的发展趋势。美国的体质研究与学校体育课程紧密结合,在各州各级学校都实施了具有地方特色健身计划,有力地促进国民健康素质提高。

2.2 国内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历史概况

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就曾在国内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体质调查研究。但是直到1975年党和国家才开始真正地关注国民体质测试研究工作,并在同年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测试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此为契机我国国民体质的研究开始步入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阶段。此后,在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领导下,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的国民体质综合测试和研究工作。1985年~2010年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全国范围内的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研究工作,全面促进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1990年我国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02年我国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我国学生体质评价的统一要求。2007年我国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不仅反映了我国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和作用,而且也体现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对学生体质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同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

2.3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历史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www.cnki. com)以“中小学体质”为检索词,在基础学科、工程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7大类文献的全文范围内,限定发表时间跨度为1979年~2000年进行第一次检索,然后再以“北京市”为检索词,在检索结果中以文献篇名为范围进行了第2次检索,仅检索到4篇有关北京市中小学体质研究的论文。分别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到底如何》(旭之,1989)、《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1985、1991年形态指标比较分析》(方秀君,1995)、《199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曹若湘、滕立新、王绍丽,2000)、《北京宣武区中小学生身体成分分析》(周洵,2000)。

3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

通过中国知网在基础学科、工程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7大类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和研读有关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的论文,发现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监控与管理、认知度、体质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的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的对比分析的研究4个方面。同时可以发现2000年之后,有关北京市中小学体质研究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多,表明北京市中小学体质和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3.1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在我国国民体质研究中开展较早,也是我国国民体质研究较为集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一直是中小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对于北京市近年来在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研究覆盖面广,较为全面地对现阶段北京市不同区县、不同群体中小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2)揭示了现阶段北京市不同区县、不同群体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发展特点。如《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汪巧琴,2007)表明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良好,在所有体质测试指标总分等级评价中不存在不及格现象。并指出高一男生身体素质最好,而高三男生超重检出率较高。《北京市宣武区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报告》(许景华,2011)显示北京市宣武区中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具有非常明显的性别特征。学生身高增幅逐减减缓,学生的速度指标略差,而力量指标略优。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学生龋齿、恒牙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同一年龄组的女生多于男生。《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王迪迪,2007)显示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略低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身体机能指标均能达到全国小学生的良好水平,但身体机能指标的优秀比例较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基本上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

(3)凸显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不断下滑的趋势,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肥胖率和视力不良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一些常见慢性病如空腹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出现低龄化趋势。

3.2 北京市中小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监控与组织管理、认知度、体质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

2007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职教体育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测试赛”,之后每年举行一次,积极引导北京市中小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总结北京市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监控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结合北京市中小学生实际的体质健康状况,加强评价指标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增加了评价指标。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共设定6个测试项目,第2届增加了“标准体重检出率”“正常视力检出率”两个测试项目。在第5届测试赛上,进一步将视力指标细化为正常视力、轻度、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4个档次。

(2)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研究的方法、手段针对性不断加强,评价体系不断创新,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应用研究,反映出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研究工作的深入。第5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首次针对学生的测试结果,为每位学生提出运动处方建议。第6届测试赛针对视力不良率加强监控,增强干预工作,将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比例列入县区经济社会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3)重视对北京市中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北京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分析》(梁建秀,2005)。《北京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研究》(张亚杰,2006)。

3.3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前对于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状况因素、健康行为因素两大方面。指出北京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并提出应依据学生的不同性别、地区相关行为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此外,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营养状况、体育锻炼、家庭因素、学习压力、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切入,探讨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多因素。

3.4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比分析研究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纵观这一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的历程,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1)在1985年~ 2005年近2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变化幅度较大,身高、体重、胸围持续增长,肺活量、速度素质先升后降,力量素质、柔韧性稳中有升,耐力素质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其中海淀区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出现持续增高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先后出现了加速增长期、增速减缓期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及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相似。

(2)北京市在中小学生体质和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如《2005年太原市与北京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张丽杰,2008)显示,在身体形态、机能、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指标体系上,北京市学生均明显优于太原市学生,仅在柔韧素质上,太原市学生优于北京市学生。

4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

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学生体质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应对北京市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区域、特殊阶层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持续全面的监测,从而准确地认识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仍将是今后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

4.2 北京中小学体质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应不断吸收多学科的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成果,逐渐提高完善和完善中小学生体质的测评体系,从而全面有效地监控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工作发展。

4.3 要高度重视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凸显出来的肥胖、视力不良、慢性病增多等问题,加强不良体质健康指标的监控,深入剖析造成中小学生肥胖、视力不良、慢性病增多等问题的原因,有针对地加强干预措施,积极引导中小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将是今后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

4.4 如何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和卫生的现状,缩短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的差距,仍是当前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汪巧琴.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 王迪迪.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 郝俊.北京市举行第五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J].中国学校体育,2011(12):26.

[4] 李兵.“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比例列入县区经济社会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社会关注: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圆满完成[J].中国学校体育,2012(12):30.

[5] 梁建秀.北京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 张亚杰.北京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7] 唐东辉.1985—2005年北京市 7-18岁学生体质发展状况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0):75-78.

G804.49

A

1674-151X(2014)11-131-03

2014-09-30

徐富新。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质北京市测试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心理测试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