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背景下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①

2014-12-05马焱陈文玉肖微包大鹏唐佳梁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家长体育

马焱 陈文玉 肖微 包大鹏 唐佳梁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事体育部 黑龙江大庆 163319; 2.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拥有一个身体健康是人的根本,作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生代,更加需要有好的身体,很多家长都盲目的通过购买营养品以此期望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但是近些年,通过一些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耐力、力量以及速度等方面还是呈现了下降趋势,此外病、残类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多,从而壮大了弱势群体的数量,由此提出改善大学生身体体质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弱势群体一般是包含了身体上存在疾病或是残疾,或是体质比较差的人,而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体质弱这一类人群中,从大学生对体育的心理感受出发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探析其中的原因。

1.1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心理状态

首先体育弱势群体多数人认为体育锻炼就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而自己通过补充各种维生素或是营养品同样可以让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满足要求,所以不需要通过长时间或是辛苦的体育锻炼,这就说明了弱势群体对体育锻炼存有偏见,而且也没有看到其中的价值,比如在健身、娱乐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体育弱势群体对锻炼的兴趣都不高,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动力,但是根据对大学生的数据调查显示,超多一半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都比较低,而且女生的感兴趣程度还低于男生,正是因为兴趣不高,所以对于上体育课而言,多数大学生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在上课,根本没有将其作为健身的一种绝佳方式和机会,以及培养自己意志力的手段在看待。

1.2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对锻炼的选择

从对课程的选择方面来看,弱势群体一般会选择剧烈程度低的运动项目,这也与他们对体育的态度有关,认为能不运动就不运动;从锻炼的时间长短来看,一般集中在体育课上,在课后进行锻炼的时间极少,这说明他们没有主动进行锻炼的意识,非要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从对体育信息的获取来看,虽然有些大学生自己不喜欢运动,但是对某些体育项目的相关信息还是会进行主动收集的,而这群人相对于整个弱势群体而言,比例还是占少数。

1.3 大学生成为体育弱势群体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个人的内在因素。首先是大学生对体育的心理状况多数是缺乏动力,有个别学生甚至还认为体育锻炼没有价值以及不感兴趣等,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身体体质的锻炼。其次是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自己的锻炼方式是否有效和科学,很少有大学生进行考究,全凭自己的一时兴起,比如有的大学生突然想要跑下步,就去操场上跑了2圈,但坚持2天后就放弃了;或是跑步的时间慢慢缩短了等等,根本没有考虑到体育活动的强度调整和时间的合理计划。

学校和教师的内在因素。学校方面,一是从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来看,一般高校中的体育只有在低年级,大一、大二阶段才有,到了大三渐渐就取消了,这说明学校也没有将体育锻炼看的比较重,还是偏向于了理论知识的应试教育中。二是从学校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的场地和器材来看,有些学校由于经费有限,并没有建立塑胶跑道,进行锻炼的器材也十分的有限,对于室内的体育馆也采取了收费的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冲击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方面,不管是从数量方面还是从专业性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技巧以及规模等都与现阶段学生对体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和落后性,这也促进了体育弱势群体数量的增多。

家庭方面的外在因素。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们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也是影响体育弱势群体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生惯养,家长们也不希望孩子进行辛苦的体育锻炼,更加不会去提醒或是督促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根据一项数据显示,每个星期都进行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比例还不到20%,而且也只有10%的家长看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并对其行为表示赞成和督促,所以说家长的态度给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或是程度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2 阳光体育背景下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现状改善的措施分析

鉴于前文对现状的分析,对相关改进措施的提出也将从学生、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这几方面入手,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改善和减少体育弱势群体数量的目的。

从大学生自身的态度、兴趣以及认知等各方面来进行改善,要想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态度,最主要的就要让其明白和了解事情的本质以及对自身的重要性,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让其了解到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作用是营养品替代不了的,而且只要身体体质好,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想去的地方以及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其次它的价值不仅仅是健身,还有锻炼意志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价值,这些方面不是通过理论知识就可以学习到的,所以说体育锻炼是在帮助学生自己朝着更加优秀的方面发展。

从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方面来进行改善,首先是学校,一方面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让大学生能比较快捷的了解到体育信息,尤其是比较感兴趣的体育信息;另一方面完善基础性的体育器材和经常性组织体育比赛的活动,营造出良好体育精神的校园文化,从而让大学生能潜移默化的增加对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是教师,教师是比较容易影响,也是影响程度比较深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角色,带领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也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1)将体育的理论知识讲解的比较透彻,并结合实践活动进行强化,比如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是有效的以及在哪些时间段进行锻炼才是最合适的,这些理论知识的验证都可以通过实践活动;(2)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经常玩些体育小游戏作为课程的热身活动,让大学生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3)教师的积极引导,要求其根据自己对体育的热爱程度以及体育水平制定体育锻炼的计划,前期教师进行强制性要求,到中期监督式训练,到自觉式训练;(4)教师的专业性水平,体育教学很多采用的都是示范,因为一般都是先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的示范性动作如果标准、姿势优美,也是能刺激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此外,教师的动作规范,大学生也才能学到比较符合标准的姿势。

从家长的态度方面来进行改善。如果学生从小就在家长的陪伴下经常进行户外的体育运动,比如羽毛球,渐渐地就能培养他们一种体育的意识和爱好,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就改变了对体育的看法,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课余活动时间会阻碍和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如果家长不是总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而是看重其是否全面发展,也能让学生多关注体育锻炼,从而也会帮助减少体育弱势群体的数量。

3 结语

根据以上本文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入手,包含了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心理状态、对锻炼的选择以及是哪些因素造成和影响的,并提出了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对其问题进行改善的措施,包含了大学生自身的态度、兴趣;认知方面、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家长的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同时,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以期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身体体质,减少我国体育弱势群体的数量,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大学生体验到阳光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力量。

[1]庞宇,沙滟,陈茂春.高校体育弱势群体“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建构[J].运动,2012(5):116,126-127.

[2]康辉斌,夏志琴.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教学策略的探讨[J].贵州体育科技,2010(4):68-70.

[3]史斌.影响高校学生体能弱势的因素分析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104-105.

[4]徐国芳,王薇薇.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5):41-42,45.

[5]李向东.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3):58-60.

[6]杨春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54-56.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家长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我们的“体育梦”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