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长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2014-12-05连玉龙
连玉龙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 陕西西安 710065)
在我国长跑运动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田径爱好者的深厚喜爱,是当前实行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推广项目。在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也一直是一个传统教学项目,与此同时长跑运动也一直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由于长跑运动的特点所致,其在日常教学中显得枯燥无味,大学生们容易对其产生厌恶与畏惧心理,再加上长跑运动是一项长期练习才能出成绩的体育项目,而普通高校中的日常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所以很难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长跑运动是一项以运动员的机体耐力为主要锻炼对象的综合性田径项目,其项目特点对于培养大学生们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坚毅品质和增进大学生们身体素质、培养良好运动健身习惯都有着较为深刻的价值。但在具体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往往过于模式化,通常只是单纯的强调大运动量训练,整个授课过程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相应的产生疲劳感,使大学生对长跑课程的参与乐趣降低,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推进和授课的效果。因而,在普通高校的长跑教学中,授课体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调动大学生们参与长跑运动的积极性,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参与兴趣,使其热情主动的投入到长跑运动教学中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使长跑运动能够在普通高校的校园中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起来。
1 普通高校开展长跑运动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长跑运动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教学有着深厚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们经常开展的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形式,其主要原因在于,长跑运动对于身体素质和技术的要求较低,对于所需场地、设施和器械的需求也十分简单,因而在我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时期,长跑运动就早已经在普通高校得到普及与发展。对大学生开展长跑教学有着非常多的好处。尚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们,如果能坚持经常进行长跑运动,对其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锻炼增强作用。对于学业压力比较繁重的专业学生来说,长跑运动不但是其很好的锻炼形式,还能够调节心理、放松精神、活跃情绪,从而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加具有充沛的精力。
长跑运动的练习方式一般都较为机械、乏味,所以要求处于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之中的大学生们,将很大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长跑运动的教学与练习中来,就需要体育教师们运用更高的教学技巧和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心灵的沉静、意志的坚强,为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更为艰苦的工作打下坚实而可靠的基础。长跑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长时段的有氧运动,大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跑运动教学与练习后,其心肺功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长跑运动又是一项发挥人类身体耐力极限的运动,在进行过一定阶段的教学与练习后,大学生们的身体耐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这无论对于大学生们从事到其它的体育项目还是为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打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以后一生的身体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大学生们通过参与长跑运动的教学与练习会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普通高校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 普通高校长跑运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普通高校中开展长跑运动的教学是每一个大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从事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长跑运动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需要去解决。现阶段在校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基本上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这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只图享乐,不能吃苦耐劳的特点。他们往往欠缺在艰苦环境当中锤炼自己意志品质的勇气和面对困难的决心,更不具备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所以大学生们参与长跑运动是很困难的,体能耐力总体来说是很差的,加上长跑运动是一项周期久、耐力性强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于大学生们的能量消耗大,而且长跑的动作较为单调、机械,大学生们缺乏参与的决心与热情。较长时间以来,虽然众多的体育教师通过不懈地的努力,不断钻研改革教材教法,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教学成绩,但普通高校中的长跑教学的总体效果还是不甚理想。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往往都是大学生只是把长跑运动的教学视为一个短期行为,只是应付考试,而少数体育教师也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也是较为普遍的,强制大学生们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尽快有针对性地研究出提高长跑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于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的教学有着极为迫切的意义。当前在普通高校的长跑运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通常仍然采用以往较为传统的长跑训练方式,教学课程中往往都是以长距离、高强度、大运动量为前提的,跑步练习结束后也没有进行肌肉放松、恢复练习,使得大学生们在经过较大运动量的教学练习后,其机体很难得到有效的休息和肌肉的放松,这样很容易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相当严重的伤害。在日常教学当中,一定要坚持使大学生们的身体各器官、各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逐渐提高对其身体负荷,确保大学生们的身心不会因过量练习而受到伤害。也就是对于普通高校长跑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大学生自身身体更够承受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练习长跑运动的最积极有效的作用。
由于每一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其具体的身体条件、机体素质有区别的对待,对于不同水平的大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与练习方式与强度是非常必要的。
在任何一个普通高校当中想要使得长跑运动更好的开展起来都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专业能力较强、对于长跑运动富有热情、具有开拓精神的长跑专业教师。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长跑运动的教学当中去。教师是整个高校长跑运动教学的关键。要对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的教学做出一个较为长期的规划,高校也要加大力度引进优秀长跑专业体育教师,建立完善较为系统科学的长跑运动教师培养机制,深入加强对长跑运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从而对于在高校中长跑运动的教学将会起着至关重要的改善。在长跑运动的练习当中其教学形式往往显得较为单一、枯燥,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尽力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授课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长跑运动热情,增强大学生对这项运动本身发自内心的喜爱。
3 结语
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当中长跑运动的教学是提升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因而应得到各高校充分的重视。在高校长跑运动的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要坚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有个体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让大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完成教学与练习,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善。长跑运动的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与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对日常教学方式的改善以及科学合理地运用先进的训练模式,既可以促进了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教学的发展,又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坚毅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得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更加积极的完善。
虽然长跑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但在当前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中的长跑运动还处于发展与上升阶段,为了能够使得长跑运动能够在高校中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下去,体育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对长跑运动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长跑运动得以在高校的校园中得到蓬勃的发展壮大。同时,长跑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高校间能够通过长跑运动在大学生中的交流、普及,加强各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也为高校中体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高校中素质教育的推行起到积极作用。
[1]霍佳颖.中长跑体育训练方法研究[J].湖南高校学报,2010(1).
[2]董丽.河南省普通高校中长跑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4).
[3]方向皋.普通高校中长跑教学方法探讨[J].体育博览,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