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缘何不放弃奥运会
——从非奥运视角看武术发展
2014-12-05王占涛李中军汪明修
王占涛,李中军,汪明修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奥运会之于武术既是永久的希冀也是长期以来的梦魇。多年以来,国内外武术工作者都为武术的入奥付出了辛勤努力,从技术的标准化、规则的细致化到东西文化的调和,一切都以奥运标准执行,以至于现代竞技武术演变程度已与我国传统武术发生背离。若讲武术的入奥情怀,可以说是情不可谓不专,力不可谓不达,然而,武术入奥申请的一次次失利,却不得不令我们对这一决断进行重新审视。奥运会一次又一次的抛弃武术是不是我们改革的力度还不够,还是武术与奥运会根本就不能兼容,武术入奥还是否值得我们为之继续努力?这一大大的问号也许会在许多国民和武术工作者的心际不断徘徊。回顾艰辛历程,我们不禁感叹:武术与其对自身进行“削足适履”的改造,倒不如保持本色、发扬传统、葆有文化,以独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东方体育形态展示给世界。奥运会是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面对武术入奥的屡次失败和我们努力的入不敷出,已到了应当考虑武术的发展是否可以放弃奥运会的时候了。只有放弃对八奥的追求,人们的头脑才会彻底冷静下来,才会在武术发展问题的研究上返璞归真,才会从根本上去探索武术的发展之路。
1 坚持入奥并不是武术发展的最好决断
武术入奥决策是本土体育国际化的产物,而本土体育的国际化其根源则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伴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英、美等国家坚船利炮所打开,国人开始质疑本土文化的优越性,逐步接受西方的实用性文化。作为本土体育的武术面对以文化钥匙开启大门的世界体育天地,其自身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弱化。强国强种的号召和文化的西学东渐,使武术清晰地认识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要性。精武体育会在海外分馆的开设和民国武术团的世界巡演,特别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国术表演,无不说明武术从本土走向国际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逐渐吸收和借鉴西方体育形式基础上,形成了拥有较强的观赏性和竞技可比性的新的武术形式——竞技武术。竞技武术的产生是本土体育适应国际体育裁判形势的改革结果,也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试金石。“1990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11届亚洲运动会期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自国际武联成立之日起,武术开始了进入奥运会的历程”[1]。然而,近20多年来,为了适应奥运竞技形式,武术被改造得越来越量化,越来越远离传统,这种境遇不时会让我们自问,我们究竟是推广发展了武术,还是生硬地创造了一种新的体育竞技项目?竞技武术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其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适当,就会推动我国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巨大迈进,其若是仅为入奥而盲目丢弃传统,就会造成武术国际化的本末分离,以至偏离武术走向世界的初衷。武术入奥本意是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让世界在了解武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让武术为世界人民服务。武术进入奥运会可作为武术国际化的手段之一,但并不能是唯一手段。面对武术入奥的屡次失败和为入奥而入奥趋向的越演越烈,回顾这些年武术入奥的艰辛历程,我们不得不对武术入奥进行再次反思,不得不重新审视武术的国际化征程。
1.1 武术之于奥运从根源上不可兼容
武术是我国本土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特有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从横向上讲武术融汇了我国的传统哲学、兵学、美学、伦理学、易学、中医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拳种繁多,派别纷呈,普及程度极高,既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又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是极具文化负载能力的大众体育项目;从纵向上讲武术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演进和数百代人的精雕细琢,是一项臻于完备的本土体育项目,它体系庞大,源远流长。这种大众性的、具有高度文化浸染和强烈地域性的体育项目,要跻身于以标准化为评判准则,以单纯的竞技性为运动目的,以公平竞争为特点的奥运会,是不恰当的。其一,武术的大众性和奥运项目的竞技性本来就是对立的,武术的较技不光是身体运动能力角逐,它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其深深融汇了个体的文化积淀以及个体对于武术内涵的理解与感悟,而这与以单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为宗旨的奥运竞技项目显然是相悖的;其二,武术要舍弃千年的文化积淀去适应奥运的单纯竞技性,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举措,武术之所以称之为武术,之所以具有这样突出的民族性,是与其自身的文化性分不开的,抛弃文化特征的武术项目即便能入奥,其项目本身也无太大意义;其三,武术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与奥运会的公平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它的地域性特点来自深厚的文化浸染,比如,武术技法中“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眼随手动,目随势注”以及“八法”、“十二型”等,这对域外人群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众所周知,武术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和质量又与此息息相关,因此,武术进入奥运会对于没有受到过中国文化熏陶的域外人群来说,其比赛的公平性已得不到保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武术的国际化应该是完整的、全方位的、不可割裂的。武术若能进入奥运会必然会增加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对武术的进一步国际化推广也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若以入奥为武术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则会使武术国际化的道路狭窄化,甚至制约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1.2 武术在入奥历程中入不敷出
回顾20几年来艰辛的入奥历程,我们入不敷出。首先,武术入奥的标志性举措就是比赛规则的制订与反复修改,单从1990年以后的规则来讲,就不下3个版本,伴随着规则修改的逐步量化,武术套路动作的演练难度也随之增大,从开始的腾空飞脚、旋风脚等,到现在的空中转体720度接连接动作,可以说将人体运动技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难度动作分值比重的增加,致使套路的演练变得生硬尴尬,逐步远离“武术”而接近于“体操”,这种为适应奥运体制而屡次对武术自身民族性进行的刀劈斧斫,已让我们触目惊心。另外,为入奥和提高武术的国际普及率,我们还做了较多的政治工作和大量的国际“援助”。每年我国都要派大量教练员到外国进行支教,去传授我们按照“奥运标准”所编排的武术套路,尽管如此,这些举措却不能弥合运动员之间以强烈地域文化为特点的先天的不公平性。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难以弥合的不公平性,使得我们在武术入奥进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接近于徒劳。其次,以入奥为重心的现行武术发展格局,大大促进了竞技武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在中国武术协会领导下的各省、市、县武术协会和各大体育学院构成了竞技武术发展的主阵地。以入奥为目的,以竞技武术为各级单位运动员培养和选拔的主体项目,造成了我国武术工作重心的严重偏离。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范围内的“竞技武术运动”,使得中国武术在纯体育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武术纯体育化的同时也是对其自身文化蕴涵的逐步剥离。千百年来武术从简单的肢体动作演变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Kung Fu”,与其所受到的特殊的文化浸染是分不开的,也恰恰是这种特殊的文化内涵让中国武术名扬于世界,为世界人民所接受。近年来西方影视也逐渐开始吸收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元素,像《功夫熊猫》、《最后的气宗》等著名影片,都大量地运用了中国的武术素材,其中不单单是对武术技法的运用,更多的是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探索,包括对武德的尊崇,对武术之道的迷恋,这些影片都充分地显现了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武术文化的神秘。而以入奥为目的竞技武术淡出了富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传统源泉,失去文化滋养的纯体育化使得竞技武术苍白干涩。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武术爱好者热衷的是传统的中国武术,而对现代竞技武术的迷恋者寥寥无几”[2],这种供需的巨大反差贴切证实了近年来武术工作方向的片面、极端、甚至迷失。
2 放弃入奥才能迎来武术发展的新态势
2.1 武术国际化推广理念的改变
以入奥为导向,让世界人民接触武术→参与武术→认知武术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前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典型思路特征,然而,在这一递进式的武术国际化发展模式之中却潜藏着一系列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矛盾表象之一:以入奥为目的的竞技武术难度与其可参与性之间的矛盾。竞技性是所有奥运项目共同的本质特征,作为难美类项目的竞技武术其大众可参与性是相当低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外来项目,没有一定的可参与性就很难激起人们的参与热情,更不用说去认知和了解武术及其文化了。矛盾表象之二:纯体育化的竞技武术与武术文化认知之间的矛盾。为达到入奥目的,竞技武术已走上了纯体育化的不归之路,竞技武术发展就像一把剔骨刀,已把其蕴涵的传统文化剥离殆尽,没有文化灵魂的武术即使能进入奥运会,也只能是我们所创造的一项新的体育项目,对于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推广又有何意义,又怎能达到让世界通过认知武术文化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呢?矛盾表象之三:参与武术与武术文化认知之间的矛盾。是通过参与武术进一步认知中国武术文化,还是通过了解和认知中国武术文化来进一步自觉参与武术,哪一种方式更为有效,是我们必须分析和思考的问题。如果让世界通过积极参与武术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的话,那么,竞技武术较低的可参与性显然是这一途径重大阻碍。事实呈现,几度海外功夫热潮的起始都来自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影视传播,浓郁的文化负载是武术影响世界的潜在能量,是引导世界参与武术的最终牵引力,而竞技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又反过来影响到参与武术的积极性。通过参与武术来认知武术文化,竞技武术缺乏可参与性;通过认知武术文化激发武术参与,竞技武术又缺乏文化内容;这就是当前竞技武术所引领的武术国际化面临的尴尬境况。
假若武术放弃奥运会,以竞技武术为主的当前武术发展势头就会有所改变,新的武术国际化推广理念就会应运而生,新推广方式下的武术应当是普及的、传统的、有浓郁文化蕴涵的武术。文化是事物地域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是事物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武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系,它吸取了儒家思想,把以仁、义、礼、信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及实践理念提升到重要地位,形成了武术重修养、重情操高尚品格”[3],吸取了道家“食母、守雌、好静、善下、无为、贵柔、崇阴、法水等法则,使其与武术思想、武术方法相结合”[4]。另外,它还吸收了阴阳家、兵家、中医、美学等各家理论,形成了以武术技能为负载的特殊中国传统文化形体。武术技能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脉络上相互纠结、渗透、融合,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当今的武术形态,同样没有武术也不能构建完整的中国文化,因此,武术的推广和传播与其自身的文化性是分不开的。基于武术与其文化性的密不可分,新的推广理念下的工作重心应从以入奥为目的的竞技武术转向以普及和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传统武术上来,“作为中华文化优秀代表的武术,也必须承担起在日益加剧的文化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历史责任”[5]。新的武术国际化推广理念必须以可参与性和葆有其文化性为基本原则,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武术文化→有意主动接触武术→积极参与武术→认知武术及其文化→更深层次的探寻中国文化→进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总之,假如武术放弃了入奥,武术的国际化推广理念会发生必然性转变,而葆有武术的文化性,显现武术原有特色,则是武术国际化推广必然通途。
2.2 传统武术的研究与再开发
在长期以入奥为主方向的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竞技武术一直占有着主导地位,而传统武术却被不断的边缘化,上世纪80年代对我国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大部分成果也被束之高阁,尘封壁锁。竞技武术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制约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入奥的失败再一次浇灭了竞技武术的火热,人们逐渐开始思考武术回归传统的发展必然。假若武术放弃了入奥,竞技武术的发展也就会失去现实意义,其发展进程虽不能说戛然而止,最起码我们在竞技武术上所投入的精力,会有大部分转移到武术发展的其他方面,而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与再开发则会成为研究工作的主方向。上世纪80年代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主要为武术拳种的划分、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武术器械的考究,其成果较为显著,但由于后续工作的脱节,传统武术的继续研究工作一再被搁置。新一轮传统武术工作的开展应在上世纪挖掘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于传统武术流派共性、各拳种流派的文化促成、传统武术的技法分析和传统武术承继与传播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再开发。我国有据可考的拳种就有129种,这些拳种流派都隶属于传统武术大门类之中,都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表现为其共同的文化性和中国性;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由不同文化学派共同构成,而各文化学派的地域性影响又形成了各拳种派别独有的文化个性。传统武术的文化共性具体表现为武之所以为武的道德规范和行武的基本准则。楚庄王曰武有七德,“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6],这些最原始的对武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千百年来传承发展的文化基底,而仁、义、礼、信则涵盖了传统武术长期以来行武的原则依据,这种传统武术的共性文化标识从根本上使其与世界各技击术鲜明地区分开来;中国幅员辽阔、民俗各异,地域性差异造成了各拳种派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吸收,文化的选择性结合自身特征形成了各拳种派别明显的个性文化特质,各拳种派别的文化共性影响和个性文化促成传统武术领域研究的重大欠缺。与竞技武术的单一性相比,传统武术表现出其拳种的庞杂和技术类型的多样化,内家拳、外家拳、象形拳、长拳、短打等拳术类别,明劲、暗劲、冷劲、绝劲、以快打慢、以柔克刚等技法手段,这些都是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中所亟需研究的课题。传统武术在中国已承继了千百年,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让它在我们的手上逝去(这也是上世纪挖掘整理的初衷),对传统武术的发扬和传播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武术的研究和再开发势在必行。从这一点上来看,竞技武术入奥的接连失利也许是一件好事,它能再次让人们反复度量武术入奥的利弊,权衡多年来武术国际化策略的得失。
2.3 武术人才培养的转型
人是一切武术活动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介入[7]。在以竞技武术入奥为目的的武术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培养了大批的“竞技武术”人才,其对竞技武术的研究与推动几乎占据了武术工作的全部。假如武术放弃了奥运会,伴随着武术工作重心由竞技向传统武术的转移,武术人才的培养类型也将随之转变。以传统武术发展为重心的新兴局面所需要培养的人才体系,是具备一定传统文化素养和较高传统武术技能的、能为传统武术发展进行奉献的人群。众所周知,自竞技武术的兴起伊始,武术领域就逐渐被业内划分为“学院派”和“民间传统派”,其中“学院派”是被指认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群,而“民间传统派”则归属为掌握较高传统武术技能的群体,像蔡龙云教授那样既有高超的武术技艺又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的大师已愈来愈少。迄今为止,武术领域一直存在着一个怪圈,由于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导致武术在传承问题形成了“学院派”传承“学院派”、“民间传统派”传承“民间传统派”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致使两个群体在武术发展问题上逐步偏离。从发展角度上看,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的重新崛起离不开两个群体的有机融合,以“学院派”的学术深度来提升民间武术传承人的传统文化素养,以民间武术大师对武术技能的体悟与见解提高“学院派”的传统武术技能水平,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促使传统武术文化与技能相长,才是中华武术风华再现长盛不衰的正途。
目前,竞技武术入奥屡次受挫,这正是重新反思武术发展策略和沟通彼此的最佳时机,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复兴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武术回归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和完整性也愈发的被重视,这说明武术界对当前武术发展现状开始质疑,并不断提出关于武术传承、发展的新论断。由于多年“官派的”武术的竞技化,传统武术的人才培养一度出现了“断片”现象,续接人才缺口是重振传统武术工作的重中之重。续接人才缺口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各传统拳派传承人的保护,“武术属于技艺性项目,其技术与文化都是无形的、活态的、动态的存在,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保障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因此,传承人的保护是传统武术存活的关键”[7]。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济来源是保护传承人问题的关键,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除却生存问题的缠绕,传承人才能安心的继续传统武术的传承工作。其次,传统武术人才的广泛培养和传承人文化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传统武术人才的培养要具有长期性、层次性和人才的良好出路;而传承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更有利于其对传统武术体系的理解、继承和嬗发。总之,竞技武术的失温必定会带来传统武术的复华,而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则是传统武术复兴的先决条件。
3 结语
从多年来武术发展的情形来看,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并未带来中国武术的“春色满园”,恰恰相反,对奥运会的多次竭尽全力的冲刺却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武术其他方面的发展。假若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对入奥的一味强求倒不如果断放弃,也许作为东方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国武术和西方竞技体育形式真的不能相容。或许只有放弃了奥运会,武术独钟于竞技的局面才会从根本上有所改变,传统武术的发展才会迎来新的机会,武术在中国的长存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才会达到酒醇香远、花香蝶至的局面。
[1]蔡宝忠.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及启示[J].体育科学,2004,(1):73—77.
[2]杨建营.对比奥运竞技体育谈中国武术体系的未来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50-53.
[3]张月霜等.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的原因探究及其发展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21-25.
[4]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5.
[5]孟涛,蔡忠林.传播历程与文化线索: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历史探骊[J].体育科学,2013,(10):78-88.
[6]左丘明.左传[M].线装书局,2007.
[7]毛景宇,李建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武术保护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