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业发展视角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014-12-04临沂大学李莉丽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金融差分

文/临沂大学 李莉丽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2012年相比,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2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42元,增长19.3%;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失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剔除物价因素后城乡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76.89元增加到2011年的3842.92元,不断增大的山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山东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影响居民收入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的发展水平、文化素质等等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资金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有着很强的传导机制,通过金融中介的运作,能够有效动员储蓄,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特别是现在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无疑将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

一、指标的选取

(一)农民收入指标(x1)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2)

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农民收入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指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3)

由于统计口径和城乡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大多数都选择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分别代表城乡居民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为此,这里采用这两个指标差距的绝对数来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

(三)农村金融信贷比率(x4)

结合山东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相关研究的普遍做法,用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GDP之比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是比较合理的,其中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代表农村GDP。这项指标可以衡量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该指标越高,说明农村金融贷款的利用效率低,农村的增长缓慢。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个产值,贷款水平是多少。

(四)储蓄转化率(贷款/存款)(x5)

金融效率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能力,反映在一个金融体系下,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用贷款余额比存款余额。该比率越大,表明金融体系的效率越高,对经济发展越有促进作用。所有资料均来源于2011年山东统计信息网。

二、实证分析

为避免对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可能产生的伪回归现象,应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协整性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所有计量分析均采用Views软件。

为了消除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问题,对四个时间序列分别取对数,得到 LnX1,LnX2、LnX3、LnX4、LnX5。利用Views软件,运用ADF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是否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检验方程的选取是依据相应的时间序列的图形表现来确定的,采用AI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AIC值越小,则滞后阶数越佳;差分序列的检验类型按相应原则确定。

运用ADF法对该五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是否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检验方程的选取是依据相应的时间序列的图形表现来确定的,采用AI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AIC值越小,则滞后阶数越佳;差分序列的检验类型按相应原则确定。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通常有:DF检验法、ADF检验法和PP检验法,在此采用ADF检验法。

先对五个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五个的ADF值均至少大于显著性水平为 5%下的临界值,故五个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下面在对其各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检验,首先通过差分序列可以知道,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四个序列没有明显的随时间推移呈上升的趋势,呈无规则的上升、下降的变化。因此采用含有常数项不含趋势项的检验方程再对五个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经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在5%、10%的临界值水平上通过平稳性检验,均是一阶单整时序,即I(1)过程。

三、结论及分析

第一,现有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发展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是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没出现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出现了异化,呈现出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金融的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特征必然要在金融上反映出来,即农村无论是在储蓄还是信贷两个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金融同样存在代表农村和城市的两个相对独立和分割的金融部门。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以及二元金融结构,必然使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同时存在于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以农村金融滞后为代价来达到促使城市金融发展深化的目的;加上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结构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自然难以与农村经济相协调,更谈不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了。如果不重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随着金融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资源流失得就越多,农民增收就越困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就会越大。

第二,金融信贷比率、储蓄转化率来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用并没有很显著,没有能够直接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山东总体上还属于沿海外向型经济起步滞后的地区,外资企业不多,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山东的这种经济结构导致银行业体系发展不全面,外资银行相对薄弱,省外资金投入少,银行的网点数较少,受投入主体削弱的影响,信贷支农投量逐渐下降,一些农业银行虽然有涉农贷款,但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向农户贷款,大额贷款需要担保,目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建全,很多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缺乏贷款所需的有效的足值抵押品,也没有相应的担保机构为之担保,高风险低回报的农业产业贷款风险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风险补偿机制;其他金融法机构如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网点被大幅收缩,很多贷款权限上收,基本上也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因此,尽管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却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满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

[1] 余新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2] 周才云.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8).

[3] 王恒斌.基于信息系统审计视角的高校内控系统分析[J].会计之友,2013,(5).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村金融差分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数列与差分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基于差分隐私的大数据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