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音像档案资源管理路径探讨
2014-12-04四川省音像资料馆张江
文/四川省音像资料馆 张江
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对于“一切皆可‘量化’”的数据化工作标准。将其引申到音像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就可以解释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工作可以将一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档案利用新型的数据化理念进行数据化管理,使其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音像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利用数据管理的方式使音像档案在储存、管理和查询工作中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大数据时代下应用传统音像档案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磁带管理成本高、耗时多
传统音像档案的管理是以磁带为主要存储方式,而磁带经常会受温度、湿度、灰尘以及人为各种使用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掉磁。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为音像档案建设高质量、大空间的保管场所,定期监控及保养。这样做的结果就会提高了音像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耗时间、耗人才等增多。
(二)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
一些音像档案管理部门虽然很早就开始了数字化管理工作,但是大部分只是将音像档案资料简单的数据化处理然后储存在移动硬盘就完事了,采取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比如将数字化了后的文件名罗列在目录中就算完成任务了,整个音像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储存管理移动硬盘方式上,缺乏工作的创新性。
(三)信息检索工作量大、效率低
在现在的音像档案管理工作中,多数音像资料馆或相应的管理部门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检索方式,即使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也只是将档案信息简单的进行了计算机文字处理,并没有将音像资料内容进一步做编目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就会造成在档案管理、查找、借阅等工作中的工作量变大,工作效率低下。
二、大数据时代下音像档案资源实现新型数字化管理的路径
(一)做好档案存储技术创新和档案的保存抢救工作
在音像档案储存管理工作中,新型的存储技术和音像修复技术的出现对于档案的保存及抢救工作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其音像资料高度清晰、存储量大的优点,可以很好地避免音像档案失真的现象。另外新的基于数据技术出现的针对视频、音频文件进行修复的技术,能使失真的音像档案资料还原其本来面目。将这些技术用于音像档案的保存和抢救工作会大大的加强音像档案的实用性,增强档案的使用价值。以羌族文化为例,四川音像资料馆在2008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当时的实际利用情况,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濒临消亡的羌族地区的视频及图片等文化遗产及时进行了收集、整理和修复工作,珍贵且不可再生的羌族文化遗产得以保护起来。
(二)利用科学分类方法和数据库技术做好档案的编目工作
利用科学分类和数据库管理的方法将档案进行内容编目的方法,是大数据时代下音像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创新工作。通过广电相关标准(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及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等)为依据,并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四层编目体系(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镜头层),对各层分别进行编目项的著录,从而最终建立起结构清晰、分类明确的音像资料档案。这样档案的使用者只需要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完成对各种档案的编目要素查询,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音像档案数据化管理的使用效率。
(三)构建统一的网络数字化管理平台,方便档案检索查询工作
在现阶段的音像档案管理工作中,为应对网络资源对音像档案管理部门的影响,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档案检索工作的思路,利用互联网检索平台以及针对特定范围公开的内部检索平台,建立起统一的音像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平台或内部检索平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利用,从而增强其音像档案的实用性,避免出现音像档案长期搁置无用的状况。我馆已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四川广播电视台互联网检索平台面向社会适当公开了我馆拍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同时通过内部检索平台,为省委、省政府及同行单位免费提供了大量数字化的珍贵馆藏音像资料,无论是面向社会还是面向特定群体,其查询使用都很方便,又保护了音像资料档案的版权,彰显了音像资料馆的档案利用价值。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将音像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管理,使之可以更好的应对网络化对档案工作的冲击,更好提高音像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每一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展新型数据化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的数据化管理水平。
[1] 王朝晖.浅析大数据时代的音像资料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1).
[2] 陶水龙.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档案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档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