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技能培训的研究

2014-12-04李祥国LIXiangguo

价值工程 2014年35期
关键词:进程农民工城镇化

李祥国LI Xiang-guo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元 628017)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Guangyuan 628017,China)

0 引言

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在全国各省市已颇具规模,但存在较多问题。城镇化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找到针对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着力点,如何建立激励工作机制,如何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的研究,都是值得深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1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基本现状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俗称“失地农民”,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土地只能进城打工赚钱。对于没有技术的农民工来说,在大城市靠打工立足非常艰难。而且新型农民工参与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各类培训效果不理想;实际工作中新型农民工都倾向于选择时间短、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项目。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费用投入机制不合理。按照现行政策,凡是国家实施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全部免费,而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又向农民收取了较高费用。为什么要收取农民工的费用,国家虽然说是全额投入,但远远达不到所需效果的经费需求,更不用说培训机构还要有盈利。

2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

2.1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核心是观念和文化教育 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关键与新型农民工的内涵相关。城镇化进程中做一个有内涵的新型农民工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懂技术、会一些经营理念、能做到讲文明并能遵纪守法。从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内涵看,即新型农民工就是要提升职业技能,改进观念意识。怎样突破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根深蒂固的观念与文化实现成功转型,是新型农民工培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2.2 发挥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组织性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都是政府主导。在宏观上,政府在资金投入控制机制不灵活,培训场地安排方面管理太细,实践证明政府直接参加细节的培训效果并不好。当前在我国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形式主义太重,很多时候都是在走过场。政府应在组织安排上去形式重实质,对于部份人文素养的提升,政府可以主导。对于提高新型农民工技能素质、技能考证交于一些高职院校当作公益事业做,这样可以打造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培训市场。

2.3 远赴它乡就业 新型农民工的产生本身就是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国家所做的一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但现在农民工的就业离家远又产生新问题,老人生活、小孩教育都成严重社会问题。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

3 高职院校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基本原则

3.1 以人为本原则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技能培训工作,要把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到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作为技能培训的最基本出发点。作为高职院校,在管理教育培训农民工的过程中应尽力摒弃自己的思维定式,尽量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来说,他们最实际的需求就是培训能顺利完成,培训结束后能有足够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的合理要求和正当权益,注重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全方位调动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

3.2 激励性原则 农民工培训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激励性原则,可以使农民工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力,有效地提升培训效果。对于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农民工,学院在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时,要有针对性,设置合理的技能培训管理目标,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高,并采用适合的激励机制方法。

3.3 采用学习生活相结合原则 工作中要将培训学习作为主渠道,要坚持培训教学与平时生活相结合。高职院校在培训农民工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农民工的特殊状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国家政策规定农民工在培训中不能请假,平时不能回家。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学习,培训工作也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带班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领悟国家的培训政策,认真细致地做好培训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一定要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学院的培训工作才能圆满结束。

4 高职院校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策略

4.1 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体制

4.1.1 建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学院要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必须抱有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学院“行政一把手”领导下的学院副院长全面负责建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4.1.2 落实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制 看似只是一个培训,其实涉及到学院多个部门,多个部门之间必须默契配合。要精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来从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培训工作中层层制定责任,明确各自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

4.1.3 制订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预警机制 建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思想动态的跟踪和观察制度。要以成人教育部为主管,建立以班主任、宿舍管理员为主的信息预警队伍,各部门全力配合,制定紧急情况预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

4.1.4 建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沟通交流机制 接受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高职院校间应建立定期、不定期技能培训工作沟通交流机制,对于优质高效的工作方法采用共享。

4.2 加强建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制度化、规范化,使教育及时化与深入细致化 高职院校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要及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以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长效机制保障。如一些农民工培训学员不认真参加培训,甚至经常逃课到街上去喝酒,轻者打架斗殴、重者违法。发生这样事件后,学院应立即查清情况并“规范请假”制度和“规范就寝”制度及“禁酒”制度,有效遏制农民工学员在培训中喝酒、逃课、违纪事件发生。

4.3 正确把握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技能需求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春受当地政府委托,接受“库区移民劳动就业转移培训”。库区移民就是水库周围的农民,因国家建设需要土地被国家征用,政府为了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每位农民2000元的培训金额,委托学院对他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共计400学时。

表1、表2数据是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2014年对“库区移民劳动就业转移培训”农民工的有关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

①从表1数据来看,农民工中以小学学历居多,高中、中专较少。按培训学员的兴趣爱好,分成电工、钳工、车工、汽车维修、焊工五个培训班。培训过程重实践轻理论,目的让农民工对所学感兴趣,农民工中有一部分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过程中能起到带头作用。从表2的数据来看,一是年龄越小即使学历低学习情况都较好,学历低者中年龄较大者学习情况较差些。具有中专学历的年龄较小,学习情况较差,学习的自觉性也较差,反之情况较好。具有高中学历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好。②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到,学员大多数不愿参加培训,因此必须重视农民工学员的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条件较差,上有老下有小、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有严重畏惧心理、集中学习两个月有困难。如果教师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情感上接近他们,学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农民工学员生活补助,承担经济困难农民工学员生活必需品购置和星期天回家的往返路费,效果会有所改善。

表1

表2

4.4 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工培训课堂及实践操作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对于培训新型农民工的教师要坚持几个做到:①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使教学与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传授知识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育人;②做到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及时纠正学员的不良习惯;③悉心听取学员的建议,并及时改进;④与学员增进情感交流,更好地解决培训学员在学习上的困难。

4.5 学院发挥自身特色提供就近的就业岗位 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从业,是政府大力倡导并努力推进的工作。农民工经职业技能培训能积极地为城镇化建设服务,而且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新型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从业,两者就能相互依托。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尽量多提供岗位,提供大量有利于农民工选择的岗位。从而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他们将获取知识作为争取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样既优化了当地经济结构,也推动了城镇化发展。一个农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需付出很大成本,除了经济成本,还有非经济成本,如个人和家庭的情感成本。离开亲人的孤独,工作的辛劳与经济的贫困,都会增加他们内心的不公平感和受挫折感,所以就近就业利大于弊。

[1]陆俊杰.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

[2]李振祥.县校合作: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3]史秋衡,张湘韵,矫怡程.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7).

[4]吴伟民,林辉,颜志敏.城镇化建设对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进程农民工城镇化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