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培养对象的心理特点
2014-12-04吴宇航覃灵晶
陈 欢,吴宇航,覃灵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培养小学教师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2006年国家启动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免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不仅师范生生源质量大有提高,而且第一届毕业生于2011年全部按协议到岗执教。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于2008年升本后随即启动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但高考分数达到二本线以上的考生报考免费定向师范院校并不十分踊跃。在总结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中起点四年制免费师范教育的经验基础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虽然同之前的五年制免费定向师范生一样是初中起点,但培养对象接受的是本科教育,将享有本科文凭。初中毕业即进入大学,而且是在同一所学校学习6年,这批六年制初中起点的免费师范生有些怎样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越来越引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学者的关注。
一、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生源特征
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具有“三多一少”的特征,即农村学生多、非独生子女多、富裕家庭少、少数民族学生多[1]。有研究发现,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基本都是非独生子女,其中家庭经济不富裕的比例高达
67.3%,还有21.7%来自贫困家庭。有80%的学生报告他们选择免费师范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四年来总共招收了5525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其中女生占85.1%,农村生源占78%,家庭年收入在3万以下占58.8%,非独生子女占78.5%,同样也符合“三多一少”的特征(具体见表1)。
表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校所有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构成情况表
由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对象来自初中应届毕业生,因而比普通高招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五/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入学年龄在15周岁左右,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他们的心智水平与认知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阶段。在一项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研究发现,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正处于十五六岁年龄的学生内心深处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如人生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矛盾等。另外,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为自我为中心、偏激、自控制力差、耐挫能力低等[3]。
这些情况提醒教育者需要根据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上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措施上,与一般的高招生有所区别,从而使他们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
二、免费师范生的入学动机及相关差异
免费师范生与当地政府签了“十年之约”。协议要求,免费师范生必须回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10年以上,如有违约行为,应退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赔偿协议规定的违约金。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后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内,不得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但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成为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参加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有调查发现,62.7%的同学对10年之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原因主要是担心基层的教学条件艰苦,害怕在乡下的几年工作中思想会变得落后,担心自己无法与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接[2]。由此可见,10年的约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原有的人生理想,而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负面情绪。
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体制采取“自愿报告”、“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并采取了公费教育定向就业和适度缩短学制等措施。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地吸引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初中毕业生,为培养较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提供了优质生源。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的入学动机会对他们的学习效能、心理契约和专业承诺产生影响。据调查,个人特性、社会激励、就业—职业因素、关系他人的影响是免费师范生存在的四种主要入学动机。其中有49.25%的学生的入学动机为社会激励,而且在入学动机上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科差异[4]。
除此之外,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承诺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女生在规范承诺、总承诺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的总承诺高于城市学生;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学生的规范承诺高于家庭月收入7000元以上的学生[4]。在我们针对本校6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大一新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报考动机为“自愿”者占24%,“父母要求”者占17.1%,“两者皆有”占58.9%,其中后两者占总数的76%。
另外有研究发现,入学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又通过人们的学习行为提升或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免费师范生整体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一般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总效能感上两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学科上,艺体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效能感都显著高于文科、理科类学生[4]。
三、与其他同年龄或同类型学生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一)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比较
在一项针对五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免费师范教育具有公费教育、定向就业、定期服务的特点,导致他们毕业后没有就业压力、在读期间经济压力较小[5]。再加上进入师范院校后,教育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内心空虚、沉溺于网络世界、缺乏理想和追求,有的学生甚至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严重的孤独隔离感等心理问题[3]。另外,因贫困带来的自卑心理、学习动力不足,以及人际交往障碍都是免费师范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6-7]。另一方面,在对免费师范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测量发现,免费师范生在责任心、勤学、乐观、求知欲上的得分都较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女生责任心强于男生;文科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水平上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更乐观;大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学习最勤奋。大三学生次之,大二学生则相对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于其他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求知欲[8]。
目前关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心理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在一项关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的调查发现,大一、大二学生比大三、大四生存在更明显的学习倦怠,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分析认为是跟大一生年龄较小存在适应障碍,大二生要面临学籍转换考试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9]。
(二)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比较
有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的整体学习自我效能感与一般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有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存在较显著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对学习四维度的分析表明,免费师范生比非免费师范生具备更有效的应试技巧,但课外自学能力显著低于非免费师范生,说明非免费师范生比免费师范生更善于自学和管理自己的课余学习时间。在对学习适应性进行年级比较时发现,大一的免费师范生适应水平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而大二的免费师范生显著低于非免费师范生[10]。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在刚入学时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学习过程渐渐发现自己缺乏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同时学习支持不如非免费师范生,导致学习适应性在大二急剧下降。
针对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在成就动机、自尊和幸福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在年级、性别、生源地以及专业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非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在年级和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即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三年级学生,男生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女生。总的来说,免费师范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低于非免费师范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免费师范生享受在上学期间学杂费全免的政策,并在毕业后回到生源地从事十年以上的教育事业,导致他们没有就业的压力,追求成功的动机也有所减弱。由此可见,国家的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对于免费师范生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自尊方面,免费师范生的平均自尊得分稍高于非免费师范生。而且,非免费师范生的自尊水平在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免费师范生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城镇免费师范生自尊水平高于非城镇免费师范生。究其原因,由于来自城镇的免费师范生拥有较好的家庭成长坏境,在城市也能够获取更好的社会资源,所以相比非城镇的免费师范生具备更广博的见识,在心理上的优越感也更强。在幸福感方面,免费师范生在负性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男生的负性情感的得分高于女生,换句话说,男生比女生的负性情感体验感受更强烈。这提醒教育者要更关注如何提高男生的幸福感。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在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免费师范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要高于非免费师范生,这也反映出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对免费师范生在生活上有实质性的帮助,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11]。
在对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二者学习动机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专业性质上差异显著。在理科生中,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强度低于非免费师范生;而在文科生中,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比较接近[12]。而对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的调查发现,相对非免费师范生,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存在更显著的情绪耗竭、更低的成就感,以及更低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9]。
(三)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与高中生的比较
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13]。有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抑郁、自我伤害行为、网络成瘾、自我和谐,以及学习焦虑、消极应对方式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14]。总之,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中国现代高中生在自信心、上进心、幸福感、纪律性方面表现较强,但在实践能力、自主能动性、亲子沟通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又表现较弱[15]。这可能与近十年来高中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学习压力、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带来的压力有关。目前的调查发现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与高中生在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别[9],因为他们处于同样的年龄层、面临相仿的升学考试压力。但不可否认地是,免费师范生与普通高中生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家庭教育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尽管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同,但是他们同是青少年,同样需要父母用正确、积极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关爱与期盼。
根据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三多一少”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要有所转变是有较大的难度的,经济能力的提高幅度也不会很大,虽然他们不会面临像高中生那样强的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但是,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在初中起点招生的,他们仍然处于心智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发展阶段,思维和想法还不成熟,他们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健康与持久的关注与关爱。
四、总结
总之,免费师范生有其相应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心理特点与多种因素有关。他们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承担并履行着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他们对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有着迷茫。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免费师范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比如,家庭相对贫困、对10年之约有抵触情绪、对自身的学习目标要求下降、缺乏教育信仰、渴望专业培养等。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和五年制免费师范生、普通高中生、非免费师范生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也有着不同方面的差异。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培养对象年龄偏小,心理发展必然有其不成熟的地方,同时他们的入学动机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效能和成就动机等。他们对学习的倦怠,来源于自己没有明确的方向,还处于迷茫期。他们拥有着不同的特殊成长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早期个性的形成,故而他们对于大学与未来的心理适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需要研究者和教育者综合考虑他们自身的家庭环境、学校社会影响和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出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究,给出合理的引导建议与方案。
[1]胡久华,魏锐,申秀民,朱鹏琼.免费师范生的成长发展及其培养[J].北京:中国教师,2013(7):34-36.
[2]武智勇,谢世友,魏欣.免费师范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分析及相关对策[J].科教文汇,2010(8):28-32.
[3]徐利萍.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J].心理导航,2013(27):121-123.
[4]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詹小平,李茂平.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67-71.
[6]张春梅.免费师范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2):93-101.
[7]丁超.高校免费师范生新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张晓娜,冯维.免费师范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0(6):39-42.
[9]陈欢,吴宇航.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
[10]崔源琳,冯维.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86-89.
[11]李增芬.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幸福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2]钟贞明,李冬梅.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10(2):102-104.
[13]杨胜文.当代高中生心理特征及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235-237.
[14]杨美英,吕乃达.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1):21-23.
[15]徐芹梅.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历史教学成效[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