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饲料预混料饲喂水貂的试验研究
2014-12-04徐逸男杜东升王凯英孙伟丽
徐逸男 杜东升 王 卓 王凯英 孙伟丽
(1.沈阳双良饲料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14;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3.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112)
水貂是一种对饲料营养价值要求较高的动物,尤其是水貂处于繁殖期间,饲料营养价值对水貂发情、公貂精液品质及产仔成活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繁殖期水貂不仅对常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需求较高,而且日粮需配合预混料以保证水貂对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因子的需要。繁殖期水貂饲料预混料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通常情况下,按照营养需要量以玉米蛋白粉等为载体配制成1%预混料,市场上也有按照日粮4%添加的预混料。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水貂养殖场均采用鲜饲料饲喂水貂(科学研究实验中有配制干粉饲料),在鱼类、鸡骨架、鸡肝等动物性饲料基础上加入一定量膨化玉米,根据日粮蛋白、脂肪等其他营养元素比例计算,膨化玉米占比例为20%~40%不等(以干物质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预混料配制方法及组成
常规预混料添加的方式在水貂实际生产中存在储存、运输、营养价值消耗等问题,此外,预混料和膨化玉米与鲜饲料要求必须混合均匀,增加了劳动量,尤其是对于小规模的农民养殖户减少劳动量并节约成本是最受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课题组人员开发了新型、实用性水貂饲料预混料配方,将膨化玉米与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外加金霉素、胆碱等配制而成,成分组成及配方见表1。有效降低了运输、储存成本,减少了劳动量并且适当降低了成本。该饲料预混料由沈阳双良饲料有限公司进行预生产,商品名称“水貂鲜料伴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动物实验基地完成饲喂效果评估。
表1 预混料组成
1.2 实验设计
选取健康繁殖期水貂公貂45只,按照体重分成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伴侣饲料1(金霉素)、伴侣饲料2(恩拉霉素)、伴侣饲料3(植酸酶),实验动物单笼饲养,早晚饲喂一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实验分为2个周期,第一周期伴侣饲料占鲜料的配合比例分别为10%;第二周期鲜料伴侣占鲜料比例为20%。
1.3 实验方法
1.3.1 一期实验
按照伴侣饲料占10%(鲜料计算,每组5 000 g饲料,称取玉米面500 g)计算,配制日粮配方如表2,按照鲜饲料计算,每只水貂饲喂330 g左右,折算成干物质,每天每只水貂饲喂85~90 g。一期实验日粮营养成分测定如表3。
1.3.2 二期试验
将干粉玉米饲喂(水貂伴侣)的比例上调至20%的比例(以鲜料计算,每组5 000 g饲料,称取玉米面1 000 g),重新设置日粮配比,见表4。
3 结果
3.1 水貂采食量
10%比例添加组与20%比例添加组对比,从实验开始观察每日采食量,对剩料称重记录,公貂对饲料的采食情况很好,每组每天剩余饲料200 g左右,平均每只仅剩余饲料13 g左右(鲜料),实验后期饲料几乎没有剩余,两种添加比例水貂的采食量如下表。
表2 预混料营养成分(风干基础)
表3 实验一基础日粮组成
3.2 水貂生长情况
体重指标,实验开始前空腹称重一次,实验结束期,空腹称重一次,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如表8:每只水貂体重变化几十克至几百克不等,多数在体重变化100多克,又增加,有减少,此时期处于公貂配种后的时期,公貂体重变化在正常范围之内,我们认为体重的增加或者减少是自然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两种添加比例组水貂体重变化趋势类似。
表4 基础日粮营养成分(风干基础,%)
表5 试验二期基础日粮组成
表6 二期试验主要营养水平
表7 两种添加比例水貂的采食量
表8 试验期间水貂体重变化情况
3.3 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表9 粗蛋白表现消化率
3.4 排便状况
试验期间,观察水貂粪便情况,排便正常,粪便成条状,颜色属正常范围。
4 讨 论
本研究推荐的水貂饲料预混料(鲜料伴侣)应用水貂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荐添加量为20%。预混料伴侣饲料1(金霉素)、伴侣饲料2(恩拉霉素)、伴侣饲料3(植酸酶)对于水貂采食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添加少量的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对于水貂粗蛋白消化率也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粪便成型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根据粪便颜色观察对于改善肠道微生物,控制导致稀便、拉稀的等菌类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该预混料推荐使用比例为20%,20%与10%比例组相比较,采食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于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20%组高于10%组,获得了较好的饲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