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

2014-12-04李小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异位症盆腔复发率

李小梅

(江西省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新余338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

李小梅

(江西省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新余338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并诊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胶囊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3个月,均通过2个疗程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和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8%(5/3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31.1%(1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为76.9(30/39),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43.6%(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上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可有效减缓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较高的妊娠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于育龄妇女的一种良性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体以外位置。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破坏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行为,与恶性肿瘤特点相似,容易引起患者的盆腔痛和不孕症,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发病率高达15%,对育龄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并诊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并诊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女性不孕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患者39例,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为 (26.2±5.3)岁;其中继发性不孕27例,原发性不孕11例;患者病程6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为(3.5±2.3)年。观察组患者39例,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为 (26.9±4.9)岁;其中继发性不孕25例,原发性不孕14例;患者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4.1±2.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病种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胶囊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患者于月经第5天起口服米非司酮胶囊,每日1次,5mg/次。

1.3.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补肾活血中药配方为:红花6g,香附、淫羊藿、三棱、莪术各10g,桃仁、丹参、熟地黄、黄芩各15g,鸡血藤、山药各20g,金银花30g。根据标准取水煎煮,1剂/d,分2次取汁早晚口服。

1.3.3 疗程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3个月,均通过2个疗程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

1.4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将疗效标准评定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盆腔包块和局部体征明显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月经后同时期对比);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减轻,其盆腔包块无增大现象或略缩小 (月经后同时期对比),患者停药3个月内无病情加重症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或持续恶化,局部病变呈加重趋势发展。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无效)/本组患者总数。

1.5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随访1年内患者的复发和妊娠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率。数值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疗效比较 经对比分析可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组间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8%(5/3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31.1%(1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为76.9%(30/39),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43.6%(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胶囊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能够诱发黄体溶解、抑制排卵和干扰女性子宫内膜完整性。在西医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补肾活血药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腔淤血情况,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进而使病情好转,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2]。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西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都不具有100%的治愈率,许多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患者停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上还需预防复发。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上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可有效减缓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较高的妊娠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罗香花.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37.

[2]赵丽冰.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6):2500-2502.

doo:10.3969/j.issn.1672-2779.2014.08.047

1672-2779(2014)-08-0001-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王健萍

2013-12-27)

猜你喜欢

异位症盆腔复发率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部超声诊断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