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生态功能
2014-12-04白延平
武 宁 白延平
(1.遵义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2.安顺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与研究的开展理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等微观层面,[1]很少关注民族文化的翻译生态环境。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探讨翻译本体和翻译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来考察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以及翻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给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以翻译研究的生态视角为理论基础,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生态功能。
二、翻译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学的视角,借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的翻译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国外学者彼得·纽马克很早就注意到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并提出“翻译生态”概念。后来,戴维·卡坦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内容做了初步描述。最早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概念的是米歇尔·克罗尼恩,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他主张译者要关注“语种生态”,保持翻译生态系统健康平衡。国内学者胡庚申教授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本原理和整体生态理念,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翻译生态学的构想,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原则、标准、过程和方法进行新的描述和阐释。[2-3]许建中则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的外部生态环境以及翻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4]
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把翻译置于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动态和谐、整体关联的背景中,将翻译纳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指出翻译是翻译主体与其翻译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强调翻译生态系统观,将翻译生态系统划分为翻译无机环境和翻译群落两部分。翻译无机环境指原语文本以及翻译群落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历史制约条件;而翻译群落指的是翻译活动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译者)、消费者(译文读者)和分解者(翻译研究者)。[5]翻译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各司其职,实现自身特定的翻译生态功能。翻译生态功能包括内在功能和外部功能两方面:其内在功能是生产,即内部的各生态因子通过相互作用而产出翻译作品;外部功能主要表现在翻译对语言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贡献。
三、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
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是生产翻译作品。这一功能是通过翻译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因子实现的,翻译生产者(译者)、消费者(译文读者)和分解者(翻译研究者)通过相互作用和运转,从而使翻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相互传递和转化,使知识流、能力流和价值流得以聚增,最终完成翻译“生产”的目标。[4]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同样遵循上述翻译生态运行规律,通过译者、译文读者和翻译研究者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发展和完善的。
(一)生产者
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明确提出“译者中心”的翻译理念来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正如所谓“成亦译者,败亦译者”。[3]就少数民族文化翻译而言,译者一是要“适应”——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要选择——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诸要素的选择。
译者适应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环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对少数民族文化所涉及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首先,译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物理环境、气候、空间以及所构建的环境等的了解。此外,特定地区的某一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译者只有理解该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习俗信仰等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才能实现翻译的成功转换。
译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选择主要面临“译什么”和“怎么译”的问题,即“翻译内容”和“翻译方法”的选择。翻译要选择当译之本。我国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文化多姿多彩,灿若星辰。从《蒙古密史》、《宇宙人文论》、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碑文等民族历史、哲学和宗教文化,到藏族历法、藏族医学、苗族医学以及蒙古族的农学等科学技术;从“侗族大歌”、“孔雀舞”、楼兰古城遗址等民族艺术,到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等民族文学。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值得向外国读者译介的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翻译方法的选择而言,可根据翻译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目标语读者类型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民族历法、医学、农学等民族科学技术这类以传授知识信息、介绍经验方法为主的文献,翻译时应以“准确”为准绳,即忠实的传递原文的信息。在进行民族哲学、宗教、史学的翻译时,译者应努力进入原语和目标语的历史语境,要从认知环境和语言环境等方面去接近作者,与作者近距离交流,并在译入语中找出与原语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民族文学的翻译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的艺术魅力,即做到“审美忠实”,如《麽经布洛陀》、《苗族史诗》的翻译应再现原诗的音韵特征,以诗译诗,打造译作精品。民族民间艺术、民族风情的翻译则可以通俗易懂为原则,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以达到对外推荐的目的。
(二)消费者
经生产者(译者)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化译作如同商品一样,最终流向消费市场,接受译文消费者(读者)的评价。译文读者是检验译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翻译生态因子。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十分重视译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认为译文的读者在理解译文时应该达到能感知原文的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可见,读者反馈对整个翻译生态链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一部译作如能得到译文读者的认可,就会反作用于翻译生产者,激发其翻译的激情,生产出更多的佳译来。反之,则会挫伤译者翻译的积极性,影响翻译的生产。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具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读者。根据译文消费者的国别可分为国内读者和外国读者;根据消费者的素养或需求可分为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在国内,少数民族文化译文的读者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和部分英语教育者和英语专业学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阅读译文主要是为了民族文化继承和传播的目的。英语教育者阅读民族文化译文主要出自学术研究或英语教育的需要,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阅读民族文化译文可以增加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少数民族文化译文的外国读者主要指对我国民族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一般情况下,精通汉语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外国研究者相对较少,他们只有通过翻译作品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通过阅读民族文化译作来了解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激发其来华旅游的兴趣。
(三)分解者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不但要接受来自译文消费者的反馈,还要接受来自翻译分解者(翻译研究者)的评论。不过与译文消费者不同的是,翻译分解者的评论会更加严谨,更加专业,更加理性,从专业的视角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不同类别和翻译特点提供意见和建议。用生态翻译学的术语来讲,对译文的评价标准就看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转换程度。[3]民族诗歌如《苗族古歌》、《阿诗玛》等文学艺术性极强,语言形式与诗歌意义密不可分,对译文的评论可以多集中于原诗音韵节奏等语言层面的创造性转换。对于少数民族宗教、民间艺术、民俗民情如“风雨桥”、《吊脚楼》等的翻译,其评价则主要集中在文化维度,关注译者是否成功向外国读者介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至于民族科学技术翻译则可以侧重于交际的角度,不必计较于语言形式的对应,而是要准确传递原著的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因子是一个互动互联、相互促进的整体。生产者创造出译文,译文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反过来又促使译者改进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质量,翻译分解者的研究则极大丰富了民族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翻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翻译生态系统,系统内的各生态因子相互协调,不断完善译作,实现了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也为翻译生态外部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基础。
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的外部功能
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翻译对其赖以生存的翻译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反作用,即翻译生态的外部功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的外部功能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
(一)有利于民族语言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语言生态观研究语言系统、语系及语族成员之间以及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6]语言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语言的种类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性,语言生态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促进了语言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世界上的成千上万种语言一起构成了语言的生态多样性,不管是何种语言,使用人群的多寡,作为一个自足的语言系统,都可以满足其使用者的需求,正所谓“存在于斯,发展于斯”。各种语言都是语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都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默默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然而,在语言霸权和语言求同的大趋势下,各种自然与非自然原因致使语言生态遭致严重破坏,弱势语言面临生存危机和逐渐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利用民族语言成为民族语言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翻译对民族语言的保护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对维护整个语言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面向非主流语言即弱势语言的翻译本身就是对过去只重视强势语言翻译(如英语)的一种反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中,应尽量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翻译而使世人知道我国民族语言的存在,并使其逐步走向世界,从而保护多样化的语言生态。
(二)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
生态翻译不仅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而且要促进文化交流的平衡,构建和谐的世界。[4]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翻译方向一边倒,我们过度重视英译汉和外国文化的引进,而民族文化的对外译介却步履蹒跚,翻译生态严重失衡。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生态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生态平衡,以及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民族科学技术。少数民族文化中民族历法、民族医学、农学和水利工程等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的。
2.民族宗教、民族史。如北京的“雍和宫”、大理的“崇圣寺三塔”等宗教名胜,以及“蒙古秘史”、“西南彝志”等历史文献,都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3.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如彝族的《梅葛》、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风雨桥的传说》、朝鲜族的《春香传》等,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显示了特有的民族艺术魅力。
4.民族艺术。少数民族的音乐、美术、舞蹈、建筑艺术和民间艺术等,可谓色彩斑斓,瑰丽无比。他们闪耀着民族的智慧,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通过翻译把这些生态因子介绍到国外,让外国读者理解、欣赏其艺术的魅力,从而有利于改善民族文化翻译生态发展传播的外部环境。
(三)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翻译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支柱的旅游已经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建筑、饮食、服饰、艺术等为核心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独具魅力,对外国旅游者极具吸引力。本世纪以来,西部各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纷纷以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为支点打造旅游品牌。如四川的“大熊猫之旅”,贵州的“多彩贵州”,云南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谓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只有通过翻译才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所熟识,只有通过翻译才能对外推介民族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领略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是在翻译生产者、消费者和翻译研究者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完善的,从而实现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同时,民族文化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有巨大作用,这是民族文化翻译生态外部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翻译研究应当重视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建立和谐、平衡的翻译生态体系。
[1]黄兴国.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译介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3,(3):75-7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4]许建中.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97,98-99,287.
[5]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译,2010,(1):55-58.
[6]梅德明.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