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2-04郑丽平
■郑丽平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选择。当今世界,现代性已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性的纵深发展、其影响的日益凸现及不断扩散,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应对现代性挑战、克服现代性弊端、避免现代性陷阱作为推进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我国应对现代性挑战、解决发展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有鉴于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现代性视角,深刻理解现代社会变迁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先进性,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和着力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术界从这一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不揣浅陋,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一、现代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
现代性是当代人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它无疑是一个包罗万象、内涵宏富的概念。宽泛地讲①,它指涉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整体发展趋向。自20 世纪下半叶现代性问题产生以来,西方理论界分别从经济、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众多角度对现代性展开研究和讨论,现代性因而在人们面前呈现出“多重”视界。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现代性,早在16 世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就产生并发展着,是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必然。也就是说,现代性并非浮在书面上不可企及的理论概念或者学术术语,而是客观存在于现代社会的行为方式、社会运行方式以及国际交往方式之中,一定程度决定着作为整体的现代社会的未来走向。
理解现代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刻理解现代社会。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也正是通过关注现代性赖以存在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注现代性的。马克思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洞见,对于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至今仍是西方现代性研究者难以超越的理论典范。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就把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并称为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三大代表。诚然,马克思从未明确提出过“现代性”的概念,但是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对于客观存在的现代性的关注、分析和批判。事实上,马克思很早就意识到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存在。他认为,在现代性的支配下,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为了本民族和本国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最大可能发展生产以满足自身需要。随着工业化在世界更大范围的推进,以及交往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交通的更加便利,原来的孤立、分散逐渐被现代的交流、融合和碰撞所代替。于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经济上的联系如此,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品格也如此。正如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许多经典论述都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动描述。他曾指出,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任何联系了”[1](P274-275)。“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P275)总体上讲,马克思将现代性视作一个整体性概念,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开展研究。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将现代性作为整体性概念,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现代批判的基础上,阐明了现代性的价值本质。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那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现代性问题的最终解决,现代性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分析为我们理解现代性视野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立场和科学方法。
现代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必然联系。一方面,从概念分析上看,现代性在本质上即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现代社会诞生以来,随着人作为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共存于人类社会的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等观念被唤醒,以这些观念为核心的价值观就被大大突显出来,日益成为现代性的普遍价值取向。正是这种截然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导致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明显分野。此后,现代性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意义上无限重合。然而“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人类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个国家、民族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固有因素的根本不同,因而不可能处于同等发展状态,这就造成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差异。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体的主流价值认同,是一个社会群体普遍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标识。它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统率和支配地位,决定着这个社会的价值目标,并凝结在这个国家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中。在现代性视野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性变迁过程中两种主要价值观。二者的对立并存是现代性价值追求的基本状态。
另一方面,从现代化的全球发展实践来看,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核心价值观越来越成为克服现代性问题或现代性危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当今世界,现代性问题频现,危机重重。这已经成为中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何克服现代性危机?如何解决现代性问题?西方哲学界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然而,唯有马克思给出的方案因其革命性、彻底性,最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因而能展现持久魅力。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生产造成了现代性问题,而现代生产方式受资本逻辑的支配,因此,现代性的逻辑也就是资本的逻辑。“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P287)这样经典的论述和分析就是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西方其他思想家的显著区别。现代性压抑人性,造成了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这是现代性最根本的危机。要获得作为劳动主体的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的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因此,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提出的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解决现代性问题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实践也表明,各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现代性困境,而这种困境已经不仅仅是资本的无限扩张、生产方式的无限改进、物质财富的大量丰富所能解决的。更多时候,问题和危机的解决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文化软实力因素特别是作为核心要素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讲,是否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凝聚社会共识、集聚社会力量,最终克服本国现代性危机、解决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变迁
在现代性变迁过程中,作为两种主要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态之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替代物出现的,是相比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先进的事物。具体来讲,它是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性价值追求的最新诠释。系统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变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以增强历史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内生性演化,以增强现实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未来前景,以增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
(一)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最初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历经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最终上升为一种国家实践。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运动、制度,在本质上更是一种价值观。它最初源于对现存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否定,代表着人们对公正、平等、幸福的美好社会的向往。自16世纪始,相继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多种体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学说,其中,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巨大,特别是这一学说的诸多社会试验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为向往美好社会生活的人们指明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发展方向。空想社会主义追求没有私有制和剥削的平等、幸福、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观的基础上,阐释了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设想,即平等、博爱、和谐、幸福、劳动、人的全面发展。[1](P69-74)其历史意义就在于,对资本主义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尖锐批判,描绘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美好图景,但是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未能提出实现理想的具体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而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P302)。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不容忽视,正如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3](P635-636)
正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将之作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美好社会价值理想而斗争的理论武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历史早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非一纸空谈,它科学阐明了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现实途径,即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在国家未来发展实践中逐步推进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从价值理想到国家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依托各国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国实践逐渐转变为多国实践,展现了强大生命力。以1840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同时也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式诞生。这一科学理论虽然并未明确对未来社会价值观进行阐述,但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制度设计,诸如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计划经济、按劳分配、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社会主张,都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诉求,即平等、自由、富裕、友爱互助、和谐幸福。[4](P66)这些价值观念随后被设计在一系列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纲领中。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各国工人阶级开展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消灭剥削和压迫、尝试建设公平正义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从此,社会主义作为制度确立下来,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也有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为抵御资本主义的疯狂进攻,苏联艰难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举措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宁、斯大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在本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在列宁时期,在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造就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政治上建立由人民自己管理社会和国家事务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文化上普及文化教育以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等等。斯大林时期基本沿袭列宁时期价值观建设思想,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以“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更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又成为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潜在束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在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此后,东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8 个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亚洲的中国、蒙古、朝鲜、越南和拉美的古巴,分别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遭遇了严重挫折。从赫鲁晓夫执政开始,逐渐动摇和否定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全盘否定斯大林进而否定列宁,背叛和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进而颠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最终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执政党放弃了对政权的领导,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特别是推崇价值观多元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随后,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遭遇严重挫折。但是事实证明,苏东事件根源于执政党自身原因,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不代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失败,恰恰是因为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主动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动放弃对政权的领导。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发展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代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希望,代表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承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代主题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5](P107)而奋斗,到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探索本国道路,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引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中国的价值观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建设道路。从科学发展观明确倡导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内容越来越符合中国具体国情。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入到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阶段。2006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此后,全社会掀起了学习、研究、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潮。经过理论的不断凝练和实践的不断发展,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需要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正式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度理论自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里程碑。2013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提出具体意见,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央提法确定下来,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超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以增强我们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性在全球深入发展、在我国面临深刻转型阶段形成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P5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构建,深刻反映着现代性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包括资本主义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对人类价值观的现代性超越。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1](P88)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更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物,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基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
中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因。比如,在人民与国家关系层面,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同时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提醒统治者要爱护人民,这样的价值观念固然是封建统治者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政治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民主的价值追求。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强调“天人合一”,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相处,而“和而不同”则强调不附和,有自己的特色;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体现了古人对平等的价值诉求;强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善。在个人修养和行为方式层面,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人们积极进取,要有敬业精神;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倡导整个社会团结、和谐乃至共同享有权利和义务;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倡导人民的个体修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倡导重诚信,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中国近代革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在中国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民族国家而奋斗,形成了自强不息、敢于担当、为民族存亡而奔走呼号的近代民主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国人为反对强权、争取国家独立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进步知识分子为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而浴血奋斗,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终于在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间蕴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继承这些优秀精神基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寄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了当今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获得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替代物。从历时性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本上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
诚然,两种价值观都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这种貌似一致的词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困惑。特别是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程度仍然遥遥领先的世界格局下,如何理解这种超越?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价值观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先进的价值观必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体现他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究竟是“谁的”价值观?这是科学辨别两种价值观本质的唯一标准。以“自由”为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由于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他们所拥有的自由不过是出卖自身劳动力给资本家的自由,任凭资本家压榨和剥削的自由,没有任何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自由。而资产阶级的自由显然非全民性的,而是仅限于资产阶级的自由。马克思早已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的本质,那就是:“在自由竞争情况下,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7](P159)资本,是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要素。资本的支配无处不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受资本的驱使,反映资本的利益。而社会主义的自由,指的是每个人的自由,社会主义要实现的自由是要保障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因为,只有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促成社会共同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论证的“自由人的联合体”[1](P294),在那里,人们的自由是最广泛、最全面、最真实的自由。因此,从自由主体的范围来看,广泛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优势,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只代表一小部分人的私利;社会主义的自由,代表了人类价值理想、价值目标的发展趋势,具有无可辩驳的优越性。
同样地,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也都深深地打上了“为谁服务”的烙印。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历次危机就是对资产阶级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最好诠释。每当危机来临,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大批失业,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导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家却宁愿把大量的牛奶和生活必需品集中销毁,也不愿拿出来分给处于饥饿困苦中的失业工人,而这些被销毁的过剩商品原本就是这些工人在几倍于自己的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这些利润显然被资本家赤裸裸地剥夺了。近来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那些作为资本人格化的华尔街精英们追逐金钱、贪婪无度的本性。2011 年9 月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就将占有社会财富1%的精英群体对99%的社会民众的巨大不平等彻底暴露出来。抗议者喊出的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口号,就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虚伪性、欺骗性。无数事实证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内核,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不过是包裹在这种内核外面的“遮羞布”。
可见,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两种价值观本质和内涵的根本不同,并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超越性。在现代社会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必然反映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使它赢得了比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价值诉求的新提炼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今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遇到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人们产生了一些迷茫和困惑。突出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中国的改革将走向何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有何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目标有什么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在世界上展现自身生命力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深入回答这些迷茫和困惑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它在吸收以往人类社会一切美好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特别突出“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课题,以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回应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性阶段的各方关切,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突出“中国特色”的时代意蕴。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强调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更高级价值追求,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在宏观层面为中国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定了明确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突出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人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强调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真实的结果平等,使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强调要把蛋糕分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公正,强调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突出强调每一位公民要爱国,积极肯定我国历史文化和当今发展成就,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积极与国际敌对势力、一切非理性爱国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强调公民要爱岗敬业、努力为推进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强调珍视诚信品质,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不断汇聚社会道德正能量;强调友善待人、友善待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反映时代需求,又直面社会矛盾,既描绘目标,又给出解决的办法,因而能够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共鸣,已成为凝聚改革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总之,现代性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现代追求,又承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当今多种价值观交锋、交融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必将有力地消解西方现代性价值的诸多缺陷,从而获得世界上更多文明国家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正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全体人民只有共同坚守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推动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由于涉及现代社会自16世纪以来的整个变迁过程和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变化、特征和趋向,自现代性问题产生以来,人们对现代性的界定仍然莫衷一是。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