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探析

2014-12-04尤国珍

理论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估群众服务

尤国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北京 1001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全面领导、科学部署和积极推动下,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绝大多数行政区划、面向各层次社会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社会阶层、社会思潮都处于一个日益多元化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和扁平化,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在数量上日益增多,在种类上也日益多元。要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进程,至少应该包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整的路径体系:一是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形式(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等的建设路径,二是制度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路径,三是价值观层面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路径。

一、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路径

“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是指公共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形式,具体指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等。”[1]与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表现形式,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路径即是指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而开展的建设途径。在当代中国开展公共文化的物质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三大路径:

(一)坚决遵循市场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调节要求去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是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原理,社会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经济领域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文化领域的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然要求包涵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领域朝着与之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因此说,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在当代中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必然保证。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摆脱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束缚,打破一开政府文化部门及其外围组织包办公共文化服务的“小生产”格局,切实树立“社会化大生产”意识,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动员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和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使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主体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证;再者,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要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亦即“适销对路”,这也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在指导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时必须改变文化宣传机构自己说了算的传统模式,而要公共文化服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二)注重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精神和服务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去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软的方面”与“硬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公共文化服务得以开展的承载空间和设施,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硬的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在于文化内容和服务品质,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软的方面”。盲目大规模地上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或者公共文化产品载体生产,而不能有效地提升其中所蕴含的公共文化内容和所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这种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就是一种典型的浪费现象。只有将公共文化服务“软的方面”和“硬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硬的方面”围绕“软的方面”来展开,才能真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三)积极推进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科技转换工作,通过大力引入高新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始终离不开完善且系统的技术支持。每一次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转化,都会带来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相应提升。电视广播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普及和推广,极大地便利了优质公共文化如电视节目、电影、流行歌曲等的传播和普及,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便利了图书、报刊、光盘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传播和配送,一方面扩大了单一公共文化铲平及服务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缩小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享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差距。密切关注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一旦有涉及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转换进展,尽快地引入到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物质层面建设中来,必将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力的大发展,并进而为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来看,可以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转换进展主要集中在网络技术领域,并以计算机和手机为主要载体。如何进一步挖掘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转换空间,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向。

二、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建设路径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党政机关层级也多,各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再加上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本身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形式、存在形态、开展时间、参加人员甚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灵活多变,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自然也就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性,给我们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带来了很大挑战。要真正克服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就必须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切实开展并完善基本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主导地位的保障机制

政府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尤为明显。然而正因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在理论上充分认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的应有地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并且详细论证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各种实现形式。[2]确切而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只是政府的基本文化职能;具有这一职能并不能说政府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正如政府具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职能,并不能说政府就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主体是一个道理。

正因为政府具有“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文化职能,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必须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责无旁贷的主导作用,既要包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实现现代化的长期规划、行政保障,还要包括对公共文化服务行业规范、服务标准的制定以及对服务绩效的有效监督。另一方面,政府同样必须把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限定在“主导”而非“主体”的角色。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务属于社会事业范畴,政府决不能越俎代庖,回到计划经济体制年代“包办社会”的老路上去,而应当把政府的努力集中到为文化服务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营造创造公共文化生产力的良好社会环境上来。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强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体制的建设,才能建立起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导地位的保障机制,使政府在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科学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公共文化职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绩效评估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一直是困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一道难题。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是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政策和使用一定的评估技术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一方及其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数量、质量、效率、公平性、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关键是评估指标评估准则的确定,这既要考虑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期望目标,也要顾及公众的实际需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绩效评估的成败。”[3]由于不同的评估主体往往从各自的评估立场出发,依据不同的政策规定,采取不同的评估技术方法,从而也导致对统一时空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绩效评估往往出现多元化的评估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这种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科学有序地对某一时空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展开系统的绩效评估,才能科学认识这一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掌握其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和环节,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准备条件。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最主要监管机构,既可以自主地对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也可以委托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主体(如专家学者、调查公司等)进行评估。

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尚无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制度规定或法律保障,这一领域的制度建设亟需起航。一方面,可以“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绩效评估作为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把绩效评估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促进绩效评估健康发展的文化财政管理体制”;[4]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制度化,也可以通过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行政规章,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建设。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反馈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的着眼点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5]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作为自身建设的起点,唯有如此,才能把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扎根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沃土,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要把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进程置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引领之下,就必须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

王水维、汪志铭、张武刚和王菲菲等基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出了七条基本特征,可综合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日益丰富,但公共文化服务仍然缺乏有效的需求反馈途径,供给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错位,仍有“需求空白”现象;二是部分项目初步建立了反馈机制,社会力量也逐步参与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之中,但并未形成与公众文化需求反馈联结的服务供给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机制更不可能形成;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在指导思想上转向“以人为本”,但仍然缺少适当的需求反馈收集、处理机制,也就难以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满足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价与系统反馈;四是文化精品虽有产生,但尚未形成以人才集聚为基础的、根据需求反馈创作的文化精品孵化机制。[6]

上述四方面内容为我们思考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提供了一个四维导向。首先,党和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机构,要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战略上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的建设,通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完善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其次,要把收集、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反馈机制建设的核心目的。最后,还要重视有效需求反馈的激励机制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是公共文化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的生力军,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依靠力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可以从“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态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和“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正确的服务态度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前提,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必须首先从转变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们的公共服务态度入手。服务态度是检验奋战在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们是否坚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的试金石,更是保证党和政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最终实现公共服务主体地位的根本前提。因此,切实扭转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公共文化服务态度,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的首要选择。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这些消极思想不但没有被铲除,反而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相结合,伪装得更深了。例如有的党员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对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漠不关心,即便相关个人、单位找上门来,也是能推就推。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公共服务的要求毫无耐心,被百姓鲜明地形容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党员干部只顾嘴上答应,对真正要求落实的事情却是无兑现之期。还有的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却讲好处、图报酬,要求“小事小礼,大事大礼”。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服务态度,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恶化了党群关系,不利于党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实现。

因此,转变服务态度对于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刻不容缓。只有转变过去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种种错误认识,彻底清除部分党员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关系,明确共产党员的勤务员和公仆身份,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漠视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服务态度。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形成热情周到的公共服务态度,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灿烂的笑容去迎接和面对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才能为党和政府彻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开辟道路。

(二)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中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除了切实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态度外,还必须要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使这种为人民群众提供周到细致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深入到每位党员干部的内心和灵魂,并最终上升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自觉。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广大党员干部个人方面来讲,就是要加强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切实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去,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去。服务意识是一种内心理想信念,服务意识强烈,才能摆正服务态度。对于奋战在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只有加强自身服务意识的党性修养,才能心甘情愿为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共产党员的个人党性修养和党员的个人价值评价,强化自身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使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的内心活动。

其次,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使自己为人民群众开展公共服务的服务意识更加生动和具体。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强化和锤炼自己的公共服务意识,才能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很好地胜任这一工作,也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避免只是停在马列著作和会议传达之中,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努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为了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得到更优化、更有效地贯彻落实,也是为了使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在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落到实处。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仅有正确的公共服务态度和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是不够的,最后必须要落到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行动上。要为群众服务好,使群众满意高兴,就必须要增强党员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光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火热之心,却缺乏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只能使党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流于形式和空想。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首先,要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新的思想文化观念也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才能真正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服务。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党员及党员干部不能像从前那样,坐等群众上门要求,而应该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尤其是特殊群体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在工作中要想到前头、做到前头。二是变单项服务为综合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单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今天做了,明天过了,而是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从基本文化服务到个性化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序列,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其次,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本领。增强自己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本领,是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体现党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党和政府要定期对奋战在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既应包括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性的学习,更应包括如何在代表党和政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如何应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体系,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本领成为这一领域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总之,要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进程,既要遵循公共文化服务在物质层面的建设规律,也要加紧改变公共文化服务在制度层面面临的供给不足的局面,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只有在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形成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组合拳”,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1][3]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9,150.

[2]冯守仁.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8.

[4]王水维,汪志铭,张武刚.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19-320.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5.htm.

[6]王水维等.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7.

猜你喜欢

评估群众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