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新论

2014-12-04

理论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张 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53)

一、传统文化:如何厘定

这里讲的传统文化当然特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有宗统、皇统、血统等含义,近代开始,“传统”的中国语境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英文的“传统”(Tradition)指代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即传统就是文化现象。国内学者基本上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传统文化:从时间上看,它是指周秦至清中叶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或者周秦至1919年五四运动之间的文化;从内容上看,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器物、制度、典籍、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取向等。如果要定义传统文化,它是指体现华夏族核心精神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人文情怀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和顽强的硬性,即使战乱不断,也不让文化毁于一旦。它经历了原始文化时期、元典文化时期、封建文化时期以及近代文化思潮兴起时期四个阶段。原始文化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文化和新时器时代文化,原始的宗教活动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元典文化时期是指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五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相互批判、借鉴与吸纳,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许多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墨子》、《庄子》、《老子》、《孟子》 等所阐发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执政理念、科学技术等内容,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的演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公元前220年统一的秦帝国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是中国封建文化时期。由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构成的封建文化形式和内容勾勒出了中国人政治诉求、伦理规范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走向,反映了传统中国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多层面的社会心里。中国近代主要有洋务运动引领的工业科技思潮和戊戌维新所推动的政治改良思潮。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激发了一批爱国志士的救国热情,他们希望学习近代西方先进的工业和军事技术,依靠经济力量的强大来富国图强。然而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充分暴露了中国政治文化的腐朽以及技术强国的不足之处。此时的政治民族主义者认为,技术是渗透政治的,发展经济、提高技术必须革新政治体制,维新运动由此蕴育而生。他们虽然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管理制度的主张,但是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改革,也注定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爆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作为一种外来的先进文化,如何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始成为时代探索的崭新课题。

二、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根资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理论具有世界性、历史性和普遍性,它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着科学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为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然而任何理论的运用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良性对接,摒弃腐朽落后的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恶意侵蚀,才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铸造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纲领。

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宝贵资源。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以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实用至上的思维方式的流行,重归纳轻演绎的研究方法的束缚,加之统治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近代中国没有象西方那样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然而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先进的文化元素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有力推动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核心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如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勤劳致富、反对奢侈则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工作生活作风;儒家讲的义利之辩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有利于将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的关系放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框架内进行诠释,也有利于我们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扭转单纯从马克思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发展的狭獈模式,从而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功能。二十五年前就有学者指出:“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怎样发展,竟争机制怎样引进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总不能也不会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儒家所讲的义利之辩、推己及人、敬老爱幼、先忧后乐、勤俭自恃、廉洁奉公等等,似乎都可以赋予社会主义的新内容,而纳入新的道德观念。”[1]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将传统的诚信观念发扬光大,没有诚信也就没有公平与正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市场也难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本政治学说。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吕氏春秋》中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的说法;唐代大臣魏征曾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明未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阐述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理论。历代统治阶级运用民本学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民”、“驭民”,达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理想效果。可是,从客观上讲,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可取之处在于把“民”当“人”对待,对“民”要实行仁政,讲究仁爱,有如管仲所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国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就必须吸取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门类齐全,既是中国人民勇往直前、锐意创新的宝贵财富,也为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就需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让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马克思的文化理论的形成有着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文献中对文化的起源、功能、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世界文学”等进行了广泛而卓有见地的思考。这些理论是马克思考察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得出的带有规律性论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时代化和大众化。既要将传统的文化推陈出新,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又要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坚决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的入侵。当今的世界诚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里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2]鉴于此,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应该具有民族本位思想,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再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国化的有力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社会建设相关的思想是异常丰富的,如:“等贵贱、均平富”的观念,“天下为公”的观念,“和为贵”的观念等。经典作家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坚决批判,他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己任,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美妙的描绘。他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3]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消灭了阶级、消除了等级的大同社会,是无矛盾冲突的和谐社会。

最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强力保证。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论述很多。如孟子就认为心性可修悟天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张载则直言不讳地说:“天人本无二”,认为人性与天性相通。朱熹强调天人不可分割,“天即人,人即天”。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思想。他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环境恶化的阶级根源、技术根源、社会根源。他说:“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国家越是以大工业为自己发展的起点,那么它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过程也就越迅速。”[4]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征服自然”转向“善待自然”;通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因生产力水平低下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根本途经则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作支撑,使之有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否则它就没有根基与活力。与此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自觉转型,以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只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和引领者。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有着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众多的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勤劳的汗水和高超的智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文化软实力,由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更需要对文化遗产采取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现实的情况却是,任意篡改传统文化经典的有之;为了经济效益大拆文化遗址而大建旅游景点的有之等等。传统文化传承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宽厚平和、注重和谐、爱国统一、勤劳勇敢、诚信友爱等,”一种“民族的标志,如语言、姓氏、习俗、建筑、美术、文字、音乐、舞蹈等,”“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力”,一种“民族文化的传人,”各种“学术资源,”各种“知识系统”,各种“情感宝库........人情味、亲情味、友情、爱情。”[5]在某种程度上看,保护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否则文化现代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国家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逐渐进化的过程。受历史条件、技术水平、生产力发达程度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每一阶段或时期的文化并非都是先进的,任何文化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由于文化世界的状况也会与前一时代有所不同,因而,人就会有新的文化意向,从而在这个新时代,过去的那些价值当然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如果这时人们仍然把前一时代的价值奉为圭臬,显然,它就只能是一件已经过时的不合身的衣裳。”[6]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总体上讲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到如今,良莠不齐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等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第三,必须把人的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文化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如果只注重物的积累,满足于衣,食、住、行、热捧于功名利禄,而不追求个人心智的修炼、社会功德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必将成为物的奴隶而走向人的反面,科学发展的目标也会难以实现。 ”[7]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人”是“邦本之人”、“求仁之人”,与我们现时代的社会之人、实践之人是有共同之处的。在经济生活、社会实践中我们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把“三个有利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官僚主义是滋生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温床。在现时代,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高傲自大,虚而不实,欺上瞒下,抬高自己而贬低群众,不愿担当、相互推诿,捞钱、揽权、争待遇,投机钻营,饱食终目、无所用心等等。如果听任官僚主义作风无限蔓延,就会损害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给党的执政基础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必须有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8]为此,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 “五位一体”建设的全过程。

[1]李侃.门外私议[J].东岳论丛,198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3.

[5]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111-119.

[6]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深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16—417.

[7]张谨.现代化进程中的研究客体与人的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9,(10).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