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前预习途径的探究

2014-12-03袁丽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课前预习途径

袁丽萍

摘 要:进入中学阶段后,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数量的增加上,而应该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思维方法,把一些个别的、孤立的、简单的形象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比较、概括,进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本论文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语文预习的特殊重要性,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逐步深入的探究适合中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途径,使得课前预习在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等方面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前预习;语文课程标准;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26-01

一、教师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在预习阶段的正确指导就像教走路一样,当学生学到了步骤后,多次使用这些步骤,就能使预习像走路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在这个初始阶段,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所以预习的步骤对于那些对预习无从下手的学生就尤为重要。针对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文体,所采用的预习方法当然也会有所不同。笔者根据新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针对不同的文体,总结了相应的预习步骤,具体如下:

1、识字与写字部分

(1)现代文阅读:摘抄预习中字音有疑难的词语、字形方面容易出错的词语、新积累的好词等,每课不少于10个。

(2)文言文阅读:摘抄预习中字音有疑难的词语、词义难以理解的词语、重要的文言语法(包含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古字通假、一词多义等),每课不少于15个。

2、阅读部分

(1)小说能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来概括并叙述故事;能找出关键人物,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好句,并结合小说内容具体体会它的作用。

(2)散文叙事散文,能概括事件,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并选择好句进行朗读和赏析;抒情散文,能读懂作者所写景物或所托之物的特点及寄予其中的情感,并能对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朗读和赏析。

(3)说明文能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能了解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能举例证明。

(4)议论文初步分析文章的结构,并能根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概括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作者的主要论点,并能概括文章所采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且能分析文章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通过预习,学生不可能把以上的问题全都解决,所以在预习的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除了以上预习步骤中会产生问题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提一些自己的疑惑。学生在预习时的有益收获,可以减轻教师上课的负担,使课堂在轻松有序的节奏中更好的进行。

二、中学生自主安排预习

安排好预习的时间,第二步就该明确预习的内容,使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在这里,“读、划、写、查”是学生可以使用的基本方法:

1、“读”——先略读一遍课文,以领会课文的大意。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初读不够,再进行细读。虽然语文课文的文体不同,但在诵读时,都应该找到文章的关键所在。例如,《项链》这篇课文,通过朗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过程能够有清楚的了解。

2、“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课文内容按照情节发展划分成几个层次,并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重点用“☆”,对重点字、词下面加“△”,对疑难问题旁边加“?”表示等等,划时要重点突出,切勿面面俱到,符号太多。

3、“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的相应的留白处。(1)写段意:每一段在段后写出段意;(2)写小结:一要概括本篇课文内容,二要反映课文内容各层次之间的关系;(3)课后的探究练习:对练习题思考的同时,可将主要思路写在题后空白处,便于课上再次回忆。

4、“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1)合上书本思考刚才进行的预习活动的内容大意,哪些内容已看懂,哪些内容模糊,哪些内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2)对照课上老师的预习指导,检查自己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并可以与家长进行交流,能简要地用语言表达;(3)根据课本的练习,做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家长促成中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1、与孩子共同预习,由父母变成同学。在孩子预习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或者抒发亲情的课文时,父母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探讨,像同学一样抒发自己的看法,使自己的孩子在预习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维,勤于思考,敢于提问。

2、拓展预习的场所,增加预习的机会。中学阶段的学生随着日渐沉重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少的时间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3、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其实,突击式的询问并不是很好的方式,适当的交流锻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开拓,学生应改变将学习看作“任务”的观念,而转变为自主学习,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切实将语文预习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预习的可操作性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才能促使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向更广的层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璐琳.中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1.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课前预习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