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对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的比较研究
2014-12-03施扉桐
施扉桐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模糊这一概念最早在1965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查德(L.A.Zadeh)[1]教授提出。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模糊集”(Fuzzy Sets)的论文,在文中提出了模糊概念和模糊理论。此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拉考夫(Lakoff)[2]在1972年 发表论文“模糊限制语:语义标准及模糊概念的逻辑”(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在文中首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
学术文章撰写者也许由于各种制约因素,无法提供最准确、最精确的信息,因此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使自己的语言有回转的余地,避免太过绝对,同时也体现出学术文章的严谨性,客观性。一个出色的作者总是善于通过使用不同程度的模糊语来达到他们的写作目的[3]。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术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用法。Hyland[4],Meyers[5],Salager-Meyer[6],Skelton[7],Vantala[8],赵英玲[9],冯茵[10]等均对这一用语做了详尽的定性分析。但是,国内外对于英汉学术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以及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定量对比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分别收集了360篇国内和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摘要,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其异同之处,为国内学者的论文摘要写作提供借鉴。
一、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
不同语言学家对模糊限制语有着不同的定义。拉考夫在他的论文中提到,所谓的模糊限制语就是“一些具有能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特性的词语”[11]。它可根据所说的真实程度或所涉及的范围对话语进行修改,也可以是人的主观臆测和想法。在文中,他举出众多例子来阐明语言的模糊性,同时也指出在自然语言中有很多模糊限制语。韦舒伦(Verschueren)认为:“模糊限制语直接限定命题内容,即无须绕道地评价命题的态度、认知或证据方面的状态,然而同样表明了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12]。
1972年,查德(L.A.Zadeh)[1]在论文“对模糊限制成分的模糊集论解释”(A Fuzzy Set: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nguistics Hedges)中将模糊限制成分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修饰模糊词,比如very,more or less,much等等。第二类指它们从哪方面作用于模糊词,比如essentially,techni-cally,basically.
在此之后,一批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对模糊限制语的探索研究,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Salager—Meyer(1994)将模糊限制语分为5类:遁词(shields);近约词(approximators);直接表达作者个人情绪的模糊短语;情感加强词(emotionally charged intensifiers);复合模糊语(compound hedges)[13]。Hyland(1996)在文章中指出了表达模糊意义时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词汇层面上的模糊限制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情态动词;实义动词;认知副词;认知形容词;名词化[4]。伍铁平(1999)在其著作《模糊语言学》中说到,模糊限制语按语法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词.第二类是表示“有点”、“稍微”的后缀。第三类是so...that...,表示这样的...以致..。第四类是表示主观见解的短语或从句[14]。Prince和何自然将模糊限制语分为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性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包含两种: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缓和性模糊语又可分为两类: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11][15]。
在Hyland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以下4类模糊限制语入手,进行国内外论文摘要的比较分析。(1)情态助动词。虽然很多学者认为can拥有模糊词的用法,但是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所有学者的认同[16],因此本文对模糊意义的情态动词只限于may,might,could。(2)实义动词,包括引出间接引语的动词,如suggest,indicate,estimate,也包含tend,appear,seem 之类的半实义动词。(3)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如possible,possibly,probable,probably,general,generally等。(4)名词化,比如possibility ,assumption,hypothesis等。
二、研究方法
1.语料库的建立
本文所建的语料库分别基于国内和国外的核心期刊。国外方面,从“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期刊中各随机抽取120篇摘要。国内方面,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金融研究》、《实验力学》等期刊中各随机抽取120篇摘要。两组语料总计720篇,在科目上相互对应,时间跨度上也彼此相当(均从2009年至今)。
2.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语料库检索软件是Antconc3.2.1.。首先,将以上720篇语料文本放入Antconc中进行检索,筛选出其中的模糊限制语;其次,统计出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频率及用法。最后,根据科目种类对各科目模糊限制语的用法进行比较分析。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表1、表2根据本篇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总结了720篇语料中模糊限制语的数量以及每千字中出现的频数。对表2的频数进行横向比较,大致可以看出,国外期刊摘要中模糊限制语出现频数较多的是实义动词(14.96),以及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10.9)。而国内期刊中模糊限制语出现频数较多的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副词(12.3)和实义动词(10.6)。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内期刊摘要中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副词和情态助动词的频数要高于国外期刊摘要。
表1 收集语料中模糊限制语数量
表2 各类模糊词每千字出现的频数
1.语言学期刊比较
通过对国内外语言学刊摘要的语料库检索,笔者发现国外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多于国内,国内期刊摘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非常之低。
表3 语言学学刊模糊限制语数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国外语言学刊摘要中,最常使用的模糊词依次是实义动词(323次)和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副词(238次),每千字中出现的频数分别是15.6和11.5。国内语言学刊摘要中,最常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依次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95次)和实义动词(81次),每千字出现的频数分别是8.8和7.5。
表4 语言学学刊中各类模糊词每千字出现的频数
国外摘要和国内摘要对于模糊词的用法有所不同。
首先,国外摘要中最常用的模糊限制语是实义动词,其使用频率远高于国内期刊;而国内摘要最常用的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这一现象说明国内在英语写作中对动词,特别是带有认知意义的动词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半系动词方面,国内外期刊摘要的用法也有异同。国外期刊摘要中最主要使用的是appear(7次),appears(5次),而国内期刊摘要对其使用频率较低,分别是2次、1次。国外期刊中appear(s)的用法主要是appear to do,比如“appear to be relevant”,“appears to be more variable”等,而国内摘要中对appear的用法是appear in someplace,或 Sth appears,比如“this remark appears”,“appear in Russian”。
其次,在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上,国内外期刊摘要对其使用频率略有差异。这些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某一观点的态度[16],国内对于这些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国外文摘。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文摘中这些认知形容词和副词的表达方式要比国内文摘更灵活,除开两者都使用的 more,well,significant,about,likely等,国外摘要中也会使用relative(26次),relevant(16次),general(15次),generally(13次),intensifying(8次),fully(9次),strongly(6次),highly(8次),possible(11次)等来表达作者的态度、看法。
再次,在情态动词的使用方面国内语言学刊中每千字出现的频数要高于国外期刊(分别是2.9和1.8),但整体使用频数并不高,这与Varttala的研究结论有出入。Varlattala(1999)认为情态动词在学术论文中使用频率是最多的,究其原因,可能是Varlattala与本文选取的文体不同,Varlattala选择的文本主要是医学类,而本章则主要针对语言学类的期刊[16]。
最后,名词化在国内外期刊摘要中的使用频率最低。国外期刊摘要中出现的名词化主要是possibility(10次),possibilities(1 次),assumption (6次),hypothesis(6次),approximation(1次)。国内期刊摘要中只出现了hypothesis(5次)。这也说明学术文章中鲜少使用名词化来表达模糊意义。
2.金融类期刊比较
国内外金融类期刊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也存在些许异同。同语言类期刊一样,金融类国外期刊摘要使用最频繁的模糊限制语是实义动词(270次),以及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167次),每千字出现的频数依次是19.9,12.3。金融类国内期刊摘要最频繁使用的也是实义动词(194次)和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189次),每千字出现的频数依次是13.8,13.5,两者的频率差距基本相当,并没有国外期刊摘要中比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摘要中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要多于国外摘要,这再次说明了国内金融期刊学者更常用这些认知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模糊性。
表5 金融期刊模糊限制语数量
表6 金融期刊中各类模糊词每千字出现的频数
同时,表示模糊意义的情态助动词以及名词化形式,在国内外金融类期刊摘要中的频数相对较低,国内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国外期刊摘要。通过检索发现,国外使用的情态助动词是may(15次),might(3次),国内使用的情态助动词是may(13次),could(10次),两者都倾向于使用 may来表达可能这一模糊概念。但是,国内期刊摘要中也会使用could,它表示的可能性要大于may,模糊性要小于may。国外期期刊摘要中则没有could,而是用might,它的可能性更甚于may,模糊性大于may。这也说明国内学者在写作时所抱的态度比国外学者更为确定。
3.物理学期刊比较
在物理学期刊方面,国外摘要中常用的同样是实义动词(303次)和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248次),每千字出现的频数分别是11.9,9.7。国内期刊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236次)以及实义动词(170次),每千字出现的频数是13.6,9.8。比较两组数据可以得知,国内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每千字出现频数远高于国外摘要,实义动词的频数则低于国外摘要,这一特征与金融类期刊摘要相一致。经过统计,国内物理学期刊摘要中共出现9种表示模糊性的实义动词,而国外期刊摘要中共出现了15种。在国内物理学期刊摘要中,实义动词使用最多的是show(85次),其余动词如discuss,explore,explain,proposed用的频率不是很多。这说明,国内物理学期刊在使用实义动词来表示模糊意义时,用法比较单一,没有像国外物理学期刊一样拥有多样性的实义动词。另外,在国外期刊摘要中,动词的各个时态都有出现,而在国内期刊中大部分实义动词都只出现一种时态,比如expressed(1次),discussed(11次),found(8次),proposed(22次)。
表7 物理学期刊模糊限制语数量
表8 物理学期刊中各类模糊词每千字出现的频数
在情态动词方面,与金融期刊摘要一样,国内期刊摘要使用情态动词的频率要高于国外,但是没有用名词化来表达模糊性。
4.小结
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语言类期刊摘要与力学期刊摘要的模糊限制语使用情况大致相同。两者的国外期刊摘要使用最多的模糊限制语是实义动词和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实义动词的频数要多于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两类专业的国内学术期刊摘要使用表达模糊限制语最多的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然后才是实义动词。这一特征与国外期刊摘要相反。与此同时,这两类国内外期刊摘要的情态动词和名词性的频数相对较低,力学国内期刊摘要甚至没有名词化来表示模糊性。金融类期刊无论是国外摘要还是国内摘要,使用频率最多的是实义动词,然后是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国外期刊摘要中,情态动词的频数和名词化的频数是一致的;国内期刊摘要中,情态动词的频数略高于名词化。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表示模糊性的时候大多依赖实义动词以及表示认知的形容词和副词。
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在三类期刊中,国内期刊摘要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国外。这也说明在国内英语写作中,情态动词被寄予了较大的重视。名词化方面,虽然国内外的频数在四类中都处于最低,但是国外的频数都高于国内,这也恰好说明国内教学方面缺乏对名词化的重视。实义动词方面,这三类期刊的国外期刊摘要都要高于国内。通过3.1,3.2,3.2对三类期刊摘要的分析,不难发现国内期刊中实义动词没有国外期刊实义动词的多样性,同时时态方面也没有国外运用自如。这一发现反映了国内英语教学主动词汇和被动词汇之间差距之大,输出的词汇远远少于输入的词汇,词汇间缺乏多样性的转换,语法在写作中也没有灵活运用。在表示认知意义的形容词和副词方面,语言学期刊国外摘要对此类词汇的使用频数比国内更多,金融类和力学类期刊中,国内摘要出现频数均高于国外期刊。但综合来说,国内期刊摘要中此类词频数要高于国外期刊摘要,这一发现恰好与实义动词的发现相反,暴露出国内英语摘要写作中过分依赖形容词、副词来表达模糊性,而弱化了实义动词重要性的问题。
四、结束语
Brown(1979)曾说,掌握语言的关键就是要学会模糊。他认为在使用外语时,学习者通常听上去很呆板教条,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懂得使用模糊性语言[3]。Kennedy(1987)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量词的重要性,学会使用量词才能表达出量化的东西[17]。John Skelton(1988)在他的论文中也提到,一方面,研究生可以通过练习模糊限制语更熟练地在学术论文中表达模糊含义;另一方面,英语习得者也可以通过运用模糊限制语来掩盖他们在交际中的困惑或迟疑[18]。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国内外摘要写作之间的差别,最为突出的差别就在于实义动词的使用方面。Quirk(1991)认为动词在句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理由如下:1)动词出现在英语的中心位置。2)动词几乎是句子中必不可少的。3)它决定了其他的成分。4)它不能被随意移动[19]。Healy和Miller(1970)发现动词决定了整个句子的意义[20]。杨惠忠和桂诗春(2003)[21]通过建立大型语料库,发现动词错误在所有英语学习者所犯错误中占15%,而在句法错误中有16%的错误是来源于动词。这也间接证明了动词在国内英语使用中的缺失,从而导致在学术写作中动词使用率远低于国外的现象。
另外,Halliday(2008)的词汇语法认为,“语言的核心包含词汇和语法两部分;它们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从相反视角审视同一现象,它们是构建意义的源泉”[22]。Sinclair(2004)的词汇语法认为,词汇与语法同等重要,词汇是构建语言模式的出发点。他指出,传统语言研究将语言看成“空位一填充”模式,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同时,他揭示了研究方法的缺陷和观察语言手段的不足。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证明,意义的实现可以通过除语法范畴外的其他手段进行[23]。在国外论文摘要写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觉出语法与动词的结合,而这一点在国内论文摘要中并不突出,因此,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有必要成为未来英语使用的重点。
[1]Zadeh,L.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5.
[2]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58-508.
[3]Channel,J.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04.
[4]Hyland K.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Hedging in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J].Applied Linguistic,1996(7):433-454.
[5]Meyers,G.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Articles [J].Eng1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0(13):175-187.
[6]Salager—Meyer,F.‘Procrustes’Recipe:Hedging and Positivism Articles[J].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1-35.
[7]Skelton,J.The Representation of Truth in Academic Medical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121-139.
[8]Varttala,T.Hedging in Scientifically Oriented Discourse Exploring Variation According to Discipline and Intended Audience[M],2001.
[9]赵英玲.英语科技语体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15-17.
[10]冯茵,周榕.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7(2).
[1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157-159.
[12]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193.
[13]Salager-Meyer.F.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994(13):149-170.
[1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3.
[15]Prince,&et a1.On Hedging in Physician Discourse[J].Linguistics and the Professions,1982(6).
[16]Varttala,T.Remarks on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Hedging in Popular Scientific and Specialist Research Articles on Medicine[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9(2):177-200,187,185.
[17]Kennedy,G.Quantification and the Use of English:A Case Study of One Aspect of the Learner's Task.Applied Linguistics,1987(3):264-286.
[18]Skelton,J.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Hedges.ELT Journal,1988(1):37-43.
[19]Quirk,&et a1.A Comprehensive English Grammar[M].London:Longman,1991:50.
[20]Healy,A.and Miller,D.The Verbs a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Sentence Meaning[J].Psychonomic Science,1970(20):372.
[21]杨惠中,桂诗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2]Halliday,M.A.K.Complementarities in Language[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8.
[23]Sinclair,J.Trust the Text:Language.Corpus and Discours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