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整合、风险控制以及子女社会化问题——少数民族家庭的教育投资研究
2014-12-03吴珍珠
吴珍珠
(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
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的文化资源整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在著名的《家庭论》中阐述了“家庭经济学”的概念,简单地说是提升家庭劳动成员的生产能力用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因此看待少数民族家庭的投资能力最直观的途径是从少数民族家庭的物质资源入手,例如铜锄、竹木锄、铁锄、犁耙等劳动工具是否能找到更有效率的替换品,如果发现了就赶紧花钱去买,蒙古族经济学家张丽君认为这是对少数民族家庭投资的最好理解,即投入金钱去整合新的物质资源,但具体到“教育”投资则不可避免地参入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
首先,我们应厘清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少数民族家庭的教育投资是伴随着少数民族传统家庭结构解体而出现的,例如传统壮族家庭以三四代同堂的复合型结构形态(兄弟不分家)为主,“当壮族人生活逐渐富裕后,有能力盖两到三间吊脚楼,兄弟分田分家成为常态,促使壮族家庭生育子女的数量越来越趋于‘一’”[1],这时候方才具备了教育投资的土壤,即当一个多人口大家庭变成单独的核心家庭,便能将物力财力集中起来重点培养家庭中的唯一接班人而不是生多个孩子放逐在田地上耕作,正是少数民族传统家庭结构的解体促使教育投资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家庭成员向独立的经济载体发展。其次,少数民族传统家庭解体意味着“现代文化资源压过了传统文化资源”[2],在新兴的家庭场域中,文化认同意识出现分化,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家庭的祭祀设备被现代电器设备取代,整个社会所酝酿的文化转型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行为来实现,所以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涵义并不是单纯地指代送孩子读书或者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的本质是尽可能地摄取不同文化资源来满足少数民族家庭和社会文化转型的需要。
(1)工程管理条线系统一体化:工程管理系统及移动应用全面深入使用,将工程管理体系及制定整合进入系统,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2)客户服务条线系统一体化:营收、报装、表务、客户信息、抄表全部纳入一个系统中,微信公众号、热线系统及机器人等。(3)管网运行条线系统一体化:GIS为基础,整合水力模型、SCADA、工程系统、DMA、产销差计算、外业巡线、消火栓等内容。(4)动态水力模型,智慧生产。(5)系统办公全面、高效、便捷、充分。(6)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基本建成,试用磨合及优化。
因此除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外,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方向还包括社会性教育投资与专门性教育投资类型。什么是少数民族社会性教育投资类型呢,例如拉祜族织锦、纳西族刺绣、藏族酿酒、佤族雕刻、羌族乐艺,它们是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劳动中具备长远性经济回报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经济学中的“漫延性”效应,即除了能使受教育者本人获得创造财富的能力外,还会影响到整个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专门性教育投资类型则指向“少数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与总结下来的经典教育素材”[3],例如彝族名著《玛牧训世教育经典》、藏族传世医学典籍《四部医典》,回族宗教法学《圣训》等等,它们往往是民族智慧与财富的象征,如果说社会性教育投资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社会的生产技术人才,那么专门性教育投资则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人才,例如我国羌族遗产保护需要博物馆、羌寨、羌碉、白石图腾等民族文化元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