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

2014-12-03肖志红

外语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表达式主观语义

肖志红

(长沙医学院, 长沙 410219)

论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

肖志红

(长沙医学院, 长沙 410219)

语法化和主观化是两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引进并诠释国外关于这两种语言现象的分别研究与对比研究,通过进一步归纳与反思得出结论:英语语法化和主观化之间的互动过程与连带关系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相互渗透、互为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语言是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系统;语言的运作机制与体现在语言中的人的意向彼此交融,语言的历时演化与发展离不开二者的相互作用。

语法化;主观化;语言;英语;关系

1 引言

语言学研究发现,语言表达式的抽象化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语义虚化,使语言表达式失去原有意义,变成只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语法单位,学术界通常把这种语言现象叫作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同样指一种语言演化过程;语言的主观性使得说话人对其话语的“立场”、“态度”和“情感”表露无遗(李洪儒 2010,2013),主观化就是指语言为了形成能够表达主观性的相应结构而经历的演变过程(沈家煊 2001)。Benveniste指出,“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之深刻,以致于人们可以发问, 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叫作语言”(Benveniste 1971: 225)。

国内外研究通常只针对语法化和主观化这两种语言现象中的一种,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Traugott和Langacker是国外相关研究领域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前者从语法化入手,考察“语法化中的主观化”(Traugott 1995),后者通过建构认知语法体系研究主观化的内涵。本文在引进并诠释Traugott和Langacker等学者思想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归纳与反思,对语法化和主观化这两种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作出进一步探索。

2 作为语言现象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语法化与主观化都可以从历时与共时这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从历时维度出发,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一部分,它主要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途径;主观化主要考察言语内容中可辨认的说话人主观态度的发展变化(Traugott 1989)。从共时维度着眼,语法化和主观化分别是语法现象和“语义-语用”(Traugott 1989)现象,它们分别研究在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表达语法关系和语义-语用关系的各种手段。本文主要采取共时研究维度。

一些学者认为,对语法化的理解和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事实上间接阐明了语法化的两种研究视角。广义语法化主要指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也就是一种着重探究语法形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使用,以及如何对语言产生影响的研究。这种研究显然要求历时的研究维度。广义的语法化把语法化界定为一种考察视角或研究方式,而狭义的语法化则是指语法化现象,也就是语法化框架试图解释的实际语言现象;例如,某个词汇单位或结构获得某项语法功能,或者某个语法单位获得一项语法化功能的动态过程。这就需要从共时的研究维度展开具体研究。另外,也有学者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维度指出,“语法化是语法范畴和编码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是研究语言和言语、范畴和类范畴、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语言理论,旨在强调自由的词汇表达和受制约的形态句法编码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范畴的基本非离散性和语言的非确定性”(Traugott & Heine 1991:28)。事实上,语法化这一术语和问题最初就是作为“语言现象”被提出来的。有学者认为,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1912)提出,它指“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Harbsmeier(2006)认为,“语法化”概念在中国的13世纪就提出来了,它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主要指语言现象“实词虚化”。

自从Benveniste(1971)和Lyons(1977)的奠基工作之后,学术界对主观化的界定方式和研究维度呈现多样化。按照概念界定,“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 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 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沈家煊 2001:268)。目前,学术界对主观化的研究取向各有侧重。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语义-语用研究维度以外,主观化的历时研究可以考察语法变换对于说话人目的意向、主观评价等的表达,还可以研究表达主观言语行为的词汇意义的发展;例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些词汇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主观化过程:agree(原始意义是“乐意、适合”);insist(最初是一个拉丁语词的过去分词,它的意思是“旁听、列席”);promise(最初也是一个拉丁语词的过去分词,表达“送上前来”的意思)(Traugott 1987)。Langacker(1987,1990,1991)从共时角度看待主观化。他关心的不是语言逐渐形成其主观性成分的历史过程,而是从认知维度出发,通过观察日常语言使用,判断说话人如何出于表达需要,以一定视角来识解(construe)客观情景。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体系中, 主观化被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Langacker 1990)。比较而言,Traugott对主观化的界定非常宽泛:主观化概念表达一种“语用过程”,“ 命题的意义通过这一过程更加依赖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态度,也就是对待话语内容的态度”(Traugott 1989)。

3 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

在英语研究中,语法化和主观化的关系主要有语法化与主观化此消彼长、相互渗透,并且在单向性假设中互为依据。

3.1 此消彼长

语法化和主观化之间的此消彼长体现为,被语法化或主观化的语词、语句等语言表达式各自的发展变化远不是任意的。语言表达式的语法化过程可能会约束它们的主观功能,而被主观化的语言表达式可能会丧失其原有的语法功能。

根据Givon(1979)等学者的观点,语法化这一现象经历了“语义丧失”(bleaching,相当于一种语义弱化)、“音韵丢失”(phonological loss)等过程。Langacker(1990)同样把语法化和语义弱化联系起来,并且指出,这种弱化或许就是主观化的发生。Langacker关于认知语法和心理语义路径的理论研究促使他把最大程度的主观化与最大程度的语义缺失联系起来。他用“戴眼镜”来类比这种情形。“如果一个人将眼镜摘下来并看着这副眼镜,那么眼镜就被意识最大化的呈现出来;然而,当人戴着眼镜并且并不对它们加以关注时,它们就从意识中隐退了”(Langacker 1987,1990:22)。在他看来,表达的零形式是主观化的最大化体现。然而,很多情况并没有提供表达零形式和主观化之间相互关联的证据;例如,在焦点小品词、立场副词、程度修饰语等具备明显主观化优势的语言表达式中就不存在表达式形态与主观化程度之间的关联。这可能是由于Langacker对语义衰减和主观化之间一致性的判断来自于他本人对论元结构(事件、特别的动态事件及其参与者)等语法表达式的“主观化”鉴别。

实际上,Langacker所讨论的上述现象可以从语用维度作另一解释。正如一些研究中所指出的(Traugott 1989,Bybee 1990,Sweetser 1990,etc.),在语法化过程中,虽然语义特征或许被削减了,但是,它们可能会被语用强化所替代。Lehmann(1985)曾经提到,这是语言表达式的表达性的增强。然而,更加具体的研究表明,被强化的是具体说话人闯入对话的认知角色(相当于认知主体)的主观立场(Halliday & Hasan 1976: 27)。我们可以假设一个说话人允许听话人进行更强有力的解释。长久下去,说话人始终要求听者做更多推断,这可能会导致听者把植入性的和表达性的目的归于说话人。因此,对语用意义作语义上的重复分析会形成某种语义过程。当这种语义过程出现时,说话人可以选择一个清晰的形式,这个加强的形式(脱离语境还是具有潜在的模糊性,但是在现时语境中却是清晰的)可能通过对话暗示(以一种虽然尚未语义化,但是可能最终会语义化的形式)导出推论。这一语用强化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由对话功能所引导的语法化动机所导致的,说话人的认知交际性等动机导致其尝试在话语中增加信息量。

3.2 相互渗透

语法化与主观化的相互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法化和主观化是分别通过语法手段和语义-语用手段区分语义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语法化和主观化在彼此的研究领域具有普遍性特征。具体讲,语法化和主观化都是旨在区分语义的语言现象,只是前者主要以语法为手段,后者主要以语义和语用为手段,并且,这两种手段有时可以互换。例如,Levinson(2000)从共时的角度着眼并认为,语法化是在语言的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并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语法化定义为语用结构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杨成虎(2000)认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相互交融主要体现为这一过程,即最初表达具体的、词汇的以及客观的意义的形式和结构通过在特定句法语境中重复使用而在表达抽象的、语用的、人际的以及以说话人为基础的功能上发挥作用。

3.3 互为依据

语法化研究中的“单向性假设”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事实上,主观化研究中同样存在早已被默认的单向性假设,这就是“语义发展具有日趋以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信念为基础的倾向”(Traugott 1989)。也就是说,语词、语句等语言表达式的用法始终朝主观性这一单维向度发展。语法化和主观化之间的联系就在于,这两种语言现象相互之间分别构成导致其单向性假设的主要因素。

较早的研究已经揭示,主观化的单向性伴随语法化过程而逐渐明朗(Meillet 1912)。一些主观化形式可以通过语法化被其他新的主观化形式所替代;例如,将来时形式shall被will逐渐替代,will 被 be gonna逐渐替代等。正如Meillet指出的,连词是一种语言中最不稳定的形式;英语中大量焦点小品词和立场动词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Herring(1991)指出,Tamil的修辞问题标记(例如,陈述性的 and then what did he do?)以及附加语(例如,right?),这些主观化用法被语法化为因果连接词(例如 because)。这似乎为伴随语法化的主观化单向性假设提供了反例。然而,从语用维度考察这一过程,可以得出,这些表达式的关注焦点从以听者为主要方向到更为内在地,更加单纯地向以说话人为基础的语篇组织转化。此外,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还可以考察Halliday & Hasan(1976)从服务于语篇功能的元语言结构(例如,rather than)和其他服务于人际功能的结构(例如,must)中区分出的一系列语法和语用交互作用的语言现象。因此,语法化和主观化的单向性是较为概括并具有普遍性。

然而,在语法化的最初阶段存在关于单向性主观化的反例,例如,语句中的连接词变成时间或地点副词,或变成标记性的等级小品词;将来时助动词变成going或wanting等动词。然而,在这些语法化例子中并没有完全的反主观化,这是因为时态和从句连接词至少部分地与关系编码、说话人时间或话语组织产生联系。主观化中关于语法化单向性的反例同样存在;例如,在主观化中可能发生粘着语素被作为自由形式重新整合,随之而来的是语言材料的重新整合,这和语法化的平常路径刚好相反。Matsumoto关于日语中一定数量的作为自由词素的次级附属词素的整合性研究对于解释语言表达的主观化倾向具有建设性意义,这是因为他所讨论的例子包含逐渐增强的主观化(Matsumoto 1988)。

4 结束语

在英语研究中,语法化和主观化的关系主要有3种,即此消彼长、相互渗透、互为依据。其中,语法化和主观化的此消彼长主要指,语言表达式的语法化过程可能会约束它们的主观功能,而被主观化的语言表达式可能会丧失其原有的语法功能。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相互渗透主要有两方面体现:其一,二者同为区分语义的语言现象;其二,二者在彼此的研究领域具有普遍性特征。语法化和主观化互为依据指的是二者相互构成其单向性假设的主导因素。主观化是语义-语用过程,语法化与主观化的互动机制与连带关系表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3种语言机制之间不存在明确界限,语言是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系统(谢萌 2012);并且,语言本身的运作机制和语言中人的意向彼此渗透和交融,语言的历时演化与发展离不开二者的相互作用。

李洪儒. 知晓命题意向谓词与说话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哲学系列探索(12)[J]. 外国语文, 2010(6).

李洪儒. 说话人意义的形成机制及其功能——“语言与人”系列研究(1)[J]. 外语学刊, 2013(6).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谢 萌. “图像论”意义观的本体论解读[J]. 外语学刊, 2012(6).

杨成虎. 语法化理论评述[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4).

Benveniste, E.ProblemsinGeneralLinguistics[M]. Coral Gablres, FL: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1971.

Bybee, J. L.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 Past Tense Modals in English [J].BuffaloWorkingPapersinLinguistics, 1990(l).

Carey, K. The Ro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ve’ Perfects[A].Reportatthe1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storicalLinguistics[Z].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1.

Givon, T.OnUnderstandingGrammar[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Halliday, M.A.K. & R. Hasan.Cohesionin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Harbsmeier, C.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LanguageandLogi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erring, S. C.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Tamil [J].ApproachestoGrammaticalization, 1991(1).

Langacker, R. 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s. I & II)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991.

Langacker, R. W. Subjectification [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0(1).

Lehmann, C. Grammaticalization: Synchronic Variation and Diachronic Change[J].LinguaeStile, 1985(20).

Levinson, S. C.PresumptiveMeanings:TheTheoryofGene-ralize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Lyons, J.Semantics(2nd. vol.)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Matsumoto, Y. From Bound Grammatical Markers to Free Discourse Markers: History of Some Japanese Connectives [J].BLS, 1988(14).

Meillet, A. 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J].Scien-tia(RivistadiScienza), 1912(26).

Schwenter, S. A.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an Anterior in Progress: Evidence from a Peninsular Spanish Dialect [J].StudiesinLanguage, 1994(18).

Sweetser, E. E.FromEtymologytoPragmatics:MetaphoricalandCulturalAspectsofSemanticStruc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Traugott, E. C.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J].Language, 1989(65).

Traugott, E. C. & B. Heine (eds.).Approachesto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1.

Traugott, E. C.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sation [A]. In D. Stein & S. Wright(eds.).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责任编辑孙 颖】

OnRelationshipsbetweenGrammaticalisationandSubjectification

Xiao Zhi-hong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19, China)

Grammaticalisation and subjectification are both significant language phenomen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interprets foreign researches on re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two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through further generalization and introspection.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there’re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grammaticalisation and subjectification in English, such are waxing and waning, inter-infiltration and inter-motivation. To some ext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language is an organic system which is integral and sequential; languag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human intention reflected in language are in complete harmony, their interaction support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grammaticalisation; subjectification; language; English; relationships

H0-05

A

1000-0100(2014)03-0061-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主观意义研究”(10BYY099)的阶段性成果。

2013-12-20

猜你喜欢

表达式主观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既有建筑结构鉴定表达式各分项系数的确定分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