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2014-12-02杜根旺
汪 涛,丁 雪,杜根旺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最早深入研究区域创新的学者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Cooke教授。他在发表于1992 年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性规则》一文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Cooke认为,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互动不断学习和改革,从而形成良性发展轨道,区域创新使这种互动超越企业自身,涉及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所、大学等组织,这就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区域创新能力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形成机理、能力差异比较、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1 区域创新能力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主体的互动。Foss认为存在于区域间的高阶创新能力应根植于企业内部网络、个人间的内在联系,首次将企业能力概念延伸至区域水平[1]。与Foss的观点相类似,Cooke认为,特定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借助于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互动、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互动,而且需结合社会资本、文化等区域资源[2]。Tura和Harmaakorpi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界定进行了拓展,指出区域创新能力更是一种将经济、智力和社会等资源以及应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进行有效结合的能力[3]。
不少学者是从资源整合的视角定义创新能力。Teece和Dosi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个体感知环境变化、发掘现有资源和培育竞争力以通过开展创新活动重新整合资源、塑造竞争力的能力[4]。甄峰、黄朝永和罗守贵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技术、知识和信息等要素不断纳入社会生产过程的一种能力[5]。吴海林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对生产要素进行创造性集成的能力[6]。
一些学者更为关注创新的结果,强调区域创新能力最终要落脚于商业化。例如,Furman、Porter和Stern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在长期内生产“new-to-the-world”技术流及使其商业化的能力[7]。Riddel和Schwer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8]。黄鲁成、柳卸林、李永忠和冯俊文等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9-11]。
一些学者从区域创新能力的特性方面对之加以理解,强调区域创新能力是高度异质性的、与经济和体制环境条件相关,很难以同样的方式在其他地区复制[12-14]。
总的来说,学者们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上未达成一致观点,概括起来可从以下方面理解:首先,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于区域内各组织机构间的互动,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重新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汇总;再次,区域创新能力应落脚于创新活动的商业化、给区域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最后,区域创新能力受外部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的也就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
2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比较
由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异质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对不同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
Furman、Porter和Stern 建立生产函数,并利用1973—1996年17 个OECD 国家的专利活动数据,探寻不同国家创新能力差异的来源[7]。官建成和刘顺忠利用1985—200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基于各省的创新能力,利用K平方聚类分析法将样本省份分为3个区域,并利用泰式函数分析区域内、区域间及总体的创新能力不平衡指数[15]。Mikel、Joost和Thomas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概念框架,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4个维度,并基于这4个维度将西班牙的17个自治区划分成5个区域,进而分析了这5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差异[16]。李习保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分析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能力差异越来越大的原因[17]。Quatraro在总结前人关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扩散理论、区域创新能力框架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建立逻辑方程,分析意大利西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18]。
王晓光和方娅建立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属的3个主要城市(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9]。陈雄辉、张本祥和徐毅等将广东省视作一个大的创新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测算了组成这一大创新网络的21个节点城市之间的平均最短距离、度分布、群聚系数、网络组分等,比较了各市的创新能力[20]。巴吾尔江、董彦斌和孙慧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排名,并比较、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21]。张彦红、范勇和田晓琴利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相关数据,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贵州、云南、广西、甘肃、新疆5 个省区的创新能力[22]。吴汉利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算了中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进行了排名[23]。
学者们对国家、地区、省市等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首先,学者们在选取研究对象时采用的区域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单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区域,一些学者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区域,一些学者根据相关指标对区域进行聚类。其次,学者们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同。生产函数、逻辑方程、复杂网络、因子分析方法都在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比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后,学者们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侧重点不同。一些学者分析了区域间的差异,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内部的差异,一些学者分析了不同区域在不同因素上的差异。
尽管相关研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首先,因子分析是学者们采用较多的方法;其次,大家所遵循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即首先建立理论框架,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区域,最后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许多学者纷纷采用专利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一致认为专利源自真正新颖的想法,它提供了从原材料到工艺的独占权,因此能反映从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潜在经济回报,可被用来测量技术创新能力。
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表现在从创新投入到创新商业化的方方面面。除了差异比较外,学者们希望构建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更全面、更综合的评价。表1和表2列示了国内外所构建的一些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相对丰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也日趋成熟。国际上的评价体系已趋于标准,如《全球竞争力报告》已成为测度和评价一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标准体系。相对而言,国内构建的评价体系较为松散,虽然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成果等指标上有一定的重复率,但是总体上有一定差别。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者们遵循的研究路径不同,如刘风朝和潘雄锋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构建,赵彦云和甄峰按照创新能力的运作机制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这种差别也可能源于中国各区域在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结合所属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国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国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较为权威的理论体系是Furman等建立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此理论框架中,Furman 等认为国家创新能力依赖于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中更具体的创新环境以及两者间的联系[7]。Riddel和Schwer结合Furman的理论框架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就业是影响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学位授予量、行业研发投资和专利存量[8]。邵云飞、范群林和唐小我对Riddel建立的公式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的文化积累、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数、专利存量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生因素[32]。官建成和刘顺忠基于Furman 的框架进行研究,认为增加企业创新资源投入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更为有效的方法[15]。魏守华、吴贵生和吕新雷对Furman 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完善,对1998—2007年中国省级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 活动规模等创新基础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33]。
一些学者研究了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例如,陈劲、陈钰芬和余芳珍发现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34]。徐磊和黄凌云利用1985—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低于较低门槛时,FDI在该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不显著;当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处于两个门槛之间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当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跨越了较高门槛后,FDI在该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增强[35]。刘和东发现,短期内FDI的技术外溢正向效果明显,而长期内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36]。
将区域创新能力置身于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一些学者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区域间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例如,Greunz利用153个欧洲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当两个区域的空间距离较近时外部区域的研发支出对本区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影响,而当两个区域的空间距离较远时这种影响不明显;外部区域的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对本区域的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本区域的技术差距对本区域的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37]。王锐淇等力求在考虑各地区间互动的条件下找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38]。
在区域内组织间互动方面,Yam、Lo 和Tang等以中国香港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各主体的研发能力,而且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内各组织的交互学习[39]。李习保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得出知识生产者与知识使用者的互动、区域创新主体间的国际联系等都对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17]。Fromhold-Eisebith 分析了德国Aachen地区的创新环境和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关系[40]。李新功发现,创新环境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初始的激励,而社会资本在企业建立后更能满足企业对创新的需求[41]。表3 列示了学者们通过研究所得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表3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涉及设施、环境、关系等方面,虽然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一些指标上还是有一定共识。目前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还是比较充分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力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因素的影响力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一定变化。因此,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还需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真正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起到正确的指示作用。
5 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认识到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展开了研究。
在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特征方面:Schumpeter认为,不同阶段的工业扩张使创新成果被不同程度地获取,创新能力的延迟扩散使得创新成果的获取大大滞后于其赖以产生的工业扩张阶段。Tura和Harmaakorpi指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具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的特点[3]。Quatraro指出:区域创新能力随着体系内创新活动的增加而出现;相对于区域内推进型产业的扩张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的扩散也存在一定时滞;不同区域的创新能力存在很大差别[18]。
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方面:刘友金认为,集群式创新的形成过程就是分工条件下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相互耦合的演进过程[42];方玉梅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新区发展运行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遵循“环境支撑—要素聚集—组织结网—能力形成”的演进路径[43];刘凤朝和冯婷婷建立了过程导向的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并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44]。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演化的研究已发展到实证阶段。例如,Yam、Lo和Tang 等建立了一个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和企业创新系统(firm innovation system,FIS)相互联系的理论框架,并采用结构方程、利用中国香港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39]。Van Hermert、Nijkamp 和Masurel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体系,建立了基于区域视角的创新来源与商业化来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基于企业视角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表现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自荷兰243个中小企业样本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分析区域创新来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表现。[45]。Castellacci和Naterab收集了1980—2007年87 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相应指标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探究了两个指标群内部及两个指标群之间的长期关系,并据此建立了协同进化模型[46]。
目前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理论研究还相应较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方法,已有研究也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学者们采用的方法多样(如结构方程、协整分析、计算机仿真等);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仍侧重于理论描述,而国外研究在实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另外,学者们所选取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存在很大不同,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也有一定差异。尽管如此,学者们在以下方面已达成共识: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发生着动态变化,这些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6 结语
区域创新能力已引起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差异比较、指标构建、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认识,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和研究内容的拓展。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本文认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深化相关研究:
第一,进一步拓宽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视角。区域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学者们偏重于某一视角的研究,现有研究未全面阐释区域创新能力,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此外,由于研究目的和方法不同,因此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今后有必要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多视角的整合研究。
第二,进一步完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47],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31]。虽然每个评价指标体系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建立一个相对较为规范的指标体系更有利于客观地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区域创新能力的总趋势以及优劣势。
第三,进一步整合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48]。目前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大部分学者仅单纯分析了某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后续研究应更注重因素间的整合。
第四,进一步加深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具有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形成的研究还相对单薄,而国内的此方面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44]。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区域选取合适的方法探索其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未来的一个挑战。
[1]FOSS N J.Higher-order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Industry Studies,1996,3(1):1-2.
[2]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lusters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45-975.
[3]TURA T,HARMAAKORPI V.Social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bility[J].Regional Studies,2005,39(8):1111-1125.
[4]DOSI G,TEECE D J,CHYTRY J.Technology,Organization,and Competitiveness:Perspectives 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7-66.
[5]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45-53.
[6]吴海林.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03(1):106-111.
[7]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8]RIDDEL M,SCHWER R K.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J].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9]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7.
[10]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J].铁路技术创新,2003(3):35.
[11]李永忠,冯俊文,高朋.区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综述研究[J].技术经济,2007(12):28-31.
[12]LAWSON C.Towards a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region[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2):151-166.
[13]ANTONELLI C.The Micro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London:Rout Ledge,1999.
[14]ROMIJN H,ALBU M.Innovation,networking and proximity:lessons from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in the UK[J].Regional Studies,2002,36(1):81-86.
[15]Guan Jiancheng,Liu Shunzhong.Compar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PR China-based on data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patents[J].Technology Management,2005,32:225-245.
[16]MIKEL B,JOOST H,THOMAS B.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Spanish case[J].Technovation,2006,26(4):463-472.
[17]Li Xibao.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ransition:an empirical approach[J].Research Policy,2009,38(2):338-357.
[18]QUATRARO F.The diffus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evidence from Italian patent data[J].Regional Studies,2009,43(10):1333-1348.
[19]王晓光,方娅.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00-103.
[20]陈雄辉,张本祥,徐毅,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0):121-124.
[21]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26-30.
[22]张彦红,范勇,田晓琴.2008—2011年贵州省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47-50.
[23]吴汉利.我国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2-15.
[24]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30-35.
[25]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6]赵彦云,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59-65.
[27]朱孔来.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9):54-57.
[28]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5):37-46.
[29]张军涛,陈蕾.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1(4):36-44.
[30]傅为忠,韩成艳,刘登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07-111.
[31]陈晓红.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2010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6-40.
[32]邵云飞,范群林,唐小我.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1(9):28-34.
[33]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76-85.
[34]陈劲,陈钰芬,余芳珍.FDI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研管理,2007(1):7-13.
[35]徐磊,黄凌云.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09(2):16-25.
[36]刘和东.区域创新内溢外溢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28-36.
[37]GREUNZ L.If regions could choose their neighbors: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between European regions[J].Cahiers Economiques de Bruxelles,2001(1):63-84.
[38]王锐淇,蒋宁,汪春晖.我国区域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31-37.
[39]YAM R C M,LO W,TANG E P Y,et al.Analysis of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Hong Kong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11,40(3):391-402.
[40]FROMHOLD-EISEBITH M.Innovative milieu and social capital complementary or redundant concepts of collaboration 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6):747-765.
[41]李新功.以社会资本为契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J].管理世界,2007(1):158-159.
[42]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22-29.
[43]方玉梅.高新区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8-10.
[44]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J].科研管理,2011(8):17-25.
[45]VAN HERMERT P,NIJKAMP P,MASUREL E.From innovation to commercialization through networks and agglomerations:analysis of sources of innovation,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of Dutch SME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3,50(2):425-452.
[46]CASTELLACCIA F,NATERAB J M.The dynamic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13,42(3):579-594.
[47]李柏洲,苏屹.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软科学,2012(6):90-121.
[48]李林,杨泽寰.区域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