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2014-12-02庞振阳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法林脑部肝素

庞振阳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类少见的静脉血栓性脑部血管疾病[1]。它的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出血等不良的并发症状,因此,曾经不建议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溶栓以及抗凝等方式,即肝素、华法林等药物。但是随着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脑部血管栓塞类疾病的报道的增多,我科将这一方式应用于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探讨其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2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期间在我科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共计25例。其选取标准是应用MRV和临床表现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年龄为25~45岁,平均(34.1±2.1)岁;男9例,女16例。对照组为9例,年龄为27~45岁,平均(35.4±3.4)岁;男3例,女6例。治疗组为16例,年龄为25~44岁,平均(34.5±2.8)岁;男6例,女10例。A、B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的措施,即根据颅内压的变化,若压力过大则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少出现疝的可能性。同时要对患者使用改善脑部血管循环的药物和营养脑神经类的药物。若患者在发病期间出现癫痫的症状,则需对症使用抗癫痫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则在上述的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即:在住院期间,使用低分子肝素4100 U,进行皮下注射,1次/12 h,疗程为7~21 d,平均(14±1.9)d。出院后,则改用口服华法林片3 mg/次,1 d/次。每治疗7d都需查1次凝血功能,根据情况必要时改变药物的用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嘱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回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根据研究对象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回院复诊的结果,观察各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并计算出各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愈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治疗痊愈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措施的效果。同时使用统计学的方式比较两组结果的不同性,则可知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即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可以增加治愈患者的概率。结果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痊愈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的概率较低,其既往的治疗方式往往是对症处理,即由于血栓的形成而导致的颅内压的增高,从而使用脱水剂降低压力[2]。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结局,往往使用营养脑神经和改善患者的脑部循环的药物。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状要及时的处理,即对癫痫等症状的进行抗癫痫的治疗[3]。我科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来治疗这类疾病,并与传统的方式进行对比,来讨论这一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相对于肝素,低分子肝素有选择的作用于凝血因子Ⅹa,而对Ⅱa的作用则大大减弱[4]。这就会在增加其抗凝的作用的同时减少在治疗的过程出现出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5]。本研究通过对比可知,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并发症状的出现概率,有临床的应用的价值。

[1] 蒙陶莎,郑金瓯.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序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前瞻性临床研究[J].内科,2013,8(3):239.

[2] 翟震天.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648.

[3] 李改荣,闻 宁.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4):457.

[4] 武金颖.低分子肝素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综合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76.

[5] 马丽娜,李玉云,浦岩柏,等.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47.

猜你喜欢

法林脑部肝素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汉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用药的影响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女性偏头痛恐提高发生脑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