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12-02李名亮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心内科四川攀枝花617063

吉林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李名亮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心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3)

医学研究中表明,高血压随着长期发展趋势,容易导致患者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严重阻塞或导致机体血管腔变狭窄,持续发展会出现功能性改变,最终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而形成冠心病[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程度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危机患者生命。钙通道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两种药物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药物[2]。因此,本研究中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与单独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两种药物合用的临床疗效,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9月的7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国际高血压协会(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均为心绞痛症状,经心电图检测中有心肌缺血,排除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和对治疗性药物有禁忌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6.1±13.2)岁,平均病程(4.2±1.5)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5.9±12.8)岁,平均病程(4.3±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用药前3 d停止服用其他类降压药物,禁止服用其他可对血压产生影响的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购于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30701),5 mg/d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购于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30701)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购于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X1965)10 mg/d口服,两组12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2006年6月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有关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4]。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程度 >10 mm Hg,血压恢复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 85% ~100%;有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程度 <10 mm Hg(1 mm Hg=0.1333 kPa),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55% ~85%;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改善,正常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率低于5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

注:1 mm Hg=0.13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38 156.3±10.8 139.1±8.8 99.1±6.2 86.0±5.6观察组 38 156.4±9.8 126.4±6.3 98.9±5.9 76.5±4.2 t值 16.594 1.026 15.480 2.03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根据临床上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占疾病总死亡的40%以上,有半数死亡原因与高血压发病有关[5]。高血压是心血管综合征而且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最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伴发血压升高,我国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均合并高血压症状,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血压升高状况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形成。目前仅仅依靠单纯的降压治疗已经达不到根除的目的。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机制: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通道拮抗剂的一种,属于二氢吡啶类。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机体内可以有效抑制钙引导主动脉收缩,与受体解离及结合的速度较慢,而且药物作用产生较迟缓,药效在体内维持作用的效果时间相对较长。有研究表明[6],氨氯地平对于血管平滑肌的选择作用主要通过口服,机体体内后可以明显增加其心排血量及冠脉流量,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心肌供氧量及减低耗氧量,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可以激活LDL受体,以此控制脂肪在患者动脉壁上的累积,减少了脂肪,从而抑制了胶原的合成,起到对机体增强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贝那普利治疗机制:贝那普利作为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产生了抗高血压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单独口服氨氯地平片比较,其临床疗效更加明显,而单独口服氨氯地平患者血压较难控制,多数需要加倍剂量治疗。两种药物合用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P<0.05)。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多见,在临床治疗方面多以口服药物为主[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显著控制治疗患者的血压,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组合性药物。

[1] 李惠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57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95.

[2] 刘希德,刘 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144.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 中国循环杂志,2008,17(1):90.

[4] 朱海霞.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1,30(14):457.

[5] 任万军.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7):1261.

[6] 胡海龙,廖德祥.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联合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8):1533.

[7] 李沛玲.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2(36):7695.

猜你喜欢

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