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师范生职前教育调查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

2014-12-02张海娜

黑龙江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范生问卷技能

张海娜,林 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25)

1 调查意义与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为教师职业奠定了必要的专业成长的基础。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继续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2]。职前的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是教师后续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深入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采取个别访谈与集中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化学化工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的部分化学专业师范生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师范生职前教育”的调查分析与统计,从中找到化学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2 调查设计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使得调查问卷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化学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师范生的真实需求,笔者首先采取个别访谈的方法,与师范生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形成本论文的设计研究框架,进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

本问卷为封闭式问卷,共30道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和实习状况。在问卷设计完成之后,笔者于2014年4月选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本科二、三年级以及部分研究生同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测试,问卷当面发放,当面指导,当面完成,填写后统一收回。本次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共向学生发放180份问卷,回收178份,回收率为98.9%,其中废卷6份,有效问卷为172份,占发放问卷的95.6%,有效率为96.7%。就学院来说,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为7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3.3%,来自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为101人,占总人数的56.7%,。就年级来说,大二的学生为78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43.8%,大三的学生为82人,占总人数的46.1%,研究生的学生为18人,占10.1%。总体说,本次问卷具有较强的说明性和代表性。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笔者将有效问卷进行编号整理,并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此问卷无缺失值,初始信度系数为0.866,达到了有效问卷的要求,在清除无效数据后,问卷信度系数达到0.909,信度很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2.2.1 因素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运用因素分析法,剔除了相关度不高的题项,确定15个题项,即15个因素,即可认为对于化学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方面的问题。学生主体的主要需求可如表1所示:

8你认为你专业应开设更多的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专业基础课程9你认为你专业应开设更多的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验类课程10你认为你专业的各类课程应更加紧密地与中学教学相联系30你认为你专业应从多方面更加重视教育实习(如甄选带队教师)21你认为你专业应组织更多的与中学师生交流学习的活动22你认为你专业应集中强化训练教学技能26你认为你专业的教育实习应适当延长时间(如2~3个月)28你认为你实习之前的课程学习会对实习有帮助4你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与中学教学联系紧密Component 1 0.818 0.803 0.692 0.679 0.667 0.656 0.654 2 0.659 3 0.714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生主体的主要需求也从侧面反映出现阶段学校层面在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将其归纳总结成3方面,即课程设置单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类课程少之又少。教学技能训练不足,与中学教学缺乏联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方式单一,实习时间较短,对于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2.2.2 差异性检验

运用因素提取法,从15个因素中提取出3个因素,即专业应从多角度(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实习方式等)促进实习工作的开展,应增加与中学教学的联系以促进实习工作的开展,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利用问卷的各项特征问题对以上3个因素分别进行相关的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学院、年级、民族及高考录取批次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及实习工作的开展方面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笔者选取了不同的年级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着重分析,分析结果(截取需要表述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如表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大二与大三的学生对于本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实习工作开展的问题差异性达到显著性水平,大三年级的学生认为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经过个别访谈,笔者得知现化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相关的课程均开设在大三年级,故大二学生通常认为大二之前开设的一般教育课程与专业学科课程对于实习似乎没有多大作用,而大三学生经过了学科教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后认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利于自己的教育实习。

同理分析,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大二与研究生的学生对于本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问题的差异性也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生认为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的程度依旧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而大三与研究生的学生对于此问题的差异性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二者认为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的程度持平。

表3 Means Plot

究其根本,产生此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就在于现化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类课程均开设在大三年级,在大二之前学生只能学习到一般教育课程和普通专业课程,各类课程比例失调,且设置过于单一,时间分配又不适宜,导致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发展态势,没有体现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师范性流失。

3 对策及建议

3.1 改良课程设置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课程体系的支持,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的获得都有赖于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等职前教育计划安排的正式课程的学习,当前的课程结构主要由一般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构成,虽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实际上还是存在许多弊端。针对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与改革,以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针对化学师范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应调整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强化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即可将学科教学类课程适当提前至大二年级下学期,以促使学生可尽早进入专业学科教学类知识的学习之中。这样,便可使其在职前教育阶段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

3.2 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随着师范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必须重视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使师范生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3],使师范生入职之际便可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针对师范生现专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的现状,笔者认为化学师范专业应开设系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随着年级的增长,可在大一开设以普通话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口语技能训练,常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等。在大二进行以讲课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说课、听课和评课技能训练,等等,并组织开展基本教学技能大赛以检验训练成果。在大三开设教育研究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训练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等,并在每一学年新开设训练的基础上,循环复习巩固上一学年已进行的训练,以试图努力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使其形成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的技能,确保其可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工作,为其后续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3.3 重视实习工作的开展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锻炼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师范院校应重视实习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教育实习,使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受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为后续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师范院校首先应拓展教学实践模式,在教育实习之前,先开展教育见习、观摩教学、微格教学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学实践成效。其次可在大三、大四学年组织循环进行多次教育实习,使教育实习穿插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学校要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稳定的见习与实习的机会,使其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能有机会充分接触并熟悉新课程,与中学师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汲取一线信息,切实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魅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缩短入职适应期,促进其后续更快的专业成长。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Z],2010-07-29.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1.

[3] 王维先.教师职业技能与训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师范生问卷技能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问卷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画唇技能轻松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