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2014-12-02姜永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例谈语文教学方法

姜永国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基本场所,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着眼于学生素质提高的需要,教师应重视尝试,比较分析,慎重选择。本文尝试运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方法 例谈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淡化了汉语语法教学,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汉语语法教学,把它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在教现代汉语词性知识时,我曾用“在”做例子,指导学习,让学生认识:辨析词性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我曾经是这样教学的。先讲结论,后举例,最后让学生做题,训练巩固。

结论:(1)“在”+名词(名词短语),“在”是动词。如,①他在遥远的地方。(2)“在”+动词(动词短语),“在”是副词。如,②同学们在学习。(3)“在”+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在”是介词,如,③我们在球场上打球。

结果学生学得很吃力,我思考着换一种方法,改变教学程序,再教。

先设计了6个例句:①爸爸在家里看书;②外婆在洗衣服;③我在学校里;④在学校里,我学习很用功;⑤大伙都在看戏;⑥姐姐还在厂里。要求学生思考:(1)各句子中“在”是什么词;(2)把6个句子归三类,说说每类有什么结构特征。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比较、归纳几组句子的结构类型。接下来,我点拨了一下,学生比较轻松地得出了结论。最后,让学生随意举几个例子来验证结论。当验证的结果成立时,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发现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我觉得学生还是在老师规定的框框里打转。

我又尝试了分组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完虚词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巩固、探究任务:探讨“在”的词性和用法。分组合作,以某一阅读材料为例,找出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整理出相应的文字材料,进行交流。

一组以《驿路梨花》为例。

整理记录:材料共用了21个“在”字,如:①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②同行的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③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里淋了大雨;④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树林里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⑤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句①②③中的“在”是介词。句④中的“正在” 是副词。句⑤中的“在”是动词。

另一组以《小橘灯》为例。

整理记录:材料中共用了16个“在”字,11个为介词。“她不在家,窗前桌子上留着一张条子”一句中的“在”字是动词。“过了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个竹凳子” 一句中的“在”字是副词。另有“正在”、“实在”、“现在”等副词的运用。

结论:“在”是汉语中的一个基本词,使用的频率高,而作介词的情况最常见,作动词、副词的情况相对少一些,因此,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介词。

我比较了这三种方法。

方法一是传统的灌输法。这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再训练的方法,对教师来说,简单而且不太费力。只要有足够的训练力度,效果好。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把学生当作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时间久了,学生依赖性会强,思想会僵化,学习能力受到限制。

方法二是比较分析法。先让学生接触语言实际,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形成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方法三是自主探究法。体现了选择性学习,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实践、体验、领悟、提高。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方法体现了这一要求。

很明显,灌输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特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分析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思维的核心地位,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自主探究法,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灌输法到比较分析法和自主探究法,实现了两个转变: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学生为中心,从重视对学生知识传授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

灌输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是不可取的,比较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选用。这三种方法反映了不同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只有适应语文素养养成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例谈语文教学方法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