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不特”显旅游短板
2014-12-02钟瑜
□本刊记者 钟瑜
随着节庆旅游的热度升温,各大景区也迎来了商品购物潮,景区街道两旁,那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总让人欲罢不能。但逛遍大江南北之后,不少细心的旅客发现,一样的丝巾、一样的竹雕、一样的木梳……在南北不同景区的“地方特产”中都能看到。
就如网上流行的有趣段子:一名游客在陕西的某景区花30元买了一顶帽子,然后戴到江西某景区,看到同款帽子,于是跟摊主说,“我在你这买的帽子,颜色不喜欢,换顶吧。”到了福建某景区,如法炮制,又换了一顶不同颜色的帽子。
外出旅游,人们习惯带些当地特产,宣告“到此一游”。可这些地方特产大多遇到一个“尴尬”,包装不同,产品相同。到北方旅游的朋友说,“北方的特产,吃的大多是糕点类或枣类,卖的大多是绣缎或仿古物件。”到南方旅游的朋友则说,“南方走一圈,能带的不是这个糕、那个糕,就是这个绣、那个绣。”而到沿海城市旅游的朋友则说,“在沿海一线的城市旅游,除了海鲜干货就是贝壳制品,毫无新意。”朋友小Q旅游从来不买地方特产,她说:“一块绣了花的手帕,在杭州的景区叫杭绣,在湖南的景区叫湘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则成了赣绣。而这些都能在浙江义乌找到,因为它们都是义乌制造。”
其实,何止是景区商店里的特产不特,你去看看那些美食街、步行街,从建筑的外观、街道的规划,到小吃的种类、店铺的品牌,全国各地的景区大同小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潮下,城市建设尚且千城一面,景区特产“义乌批发”自然更不奇怪。
针对“特产不特”、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有媒体表示,单单着眼于门票暴利,无视景区资源保护,无视旅游服务质量,无视特色产品保护和创意产品开发,注定不会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想将这一短板补齐,相关景区、地方政府就应在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上多想点子、猛下工夫。而作为致力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尤其应该赶紧让这块短板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