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勤勉务实的“公仆文化”

2014-12-02李辽宁

今日海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官本位公仆执政党

□李辽宁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官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官”者,官吏、官员之谓也,是阶级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统称。从性质来看,“官”是一个中性词,意味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治理模式,孕育着不同的“官文化”: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官文化”以“权治”(亦即“人治”)为核心内容,通过权力和权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官文化”以“法治”为中心,“权治”服从于“法治”,统治者(执政者)以法律为武器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古代传统中国社会总体上属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尤其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这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的“官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我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就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系列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文化”与历史上的“官本位”文化本质迥异,与一般管理型的“官文化”也截然不同。

时代在发展,我们党的社会角色和执政环境也在变化。在社会角色上,我们党已经由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党,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执政环境上,我们党已经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由封闭条件下的执政党,变为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由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下的执政党,变为现代化加速推进条件下的执政党。在此过程中,我们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内外部挑战,比如: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利益需求的多样化问题;不同阶段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执政党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国际国内反华势力的蓄意破坏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威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巨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民众不断上升的社会期待,执政党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老虎和苍蝇一起打”,一手抓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手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在此过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不敢干”、“怕出错”的思想,“不作为”现象比较突出,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怕担当耍滑头,怕风险做和事佬,怕认真混日子”的错误观念。说到底,就是宁可不作为,也不愿意丢了“乌纱帽”。从根源上讲,这还是传统“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持这种思想的人,已经忘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如果任由这种思想肆意蔓延,必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严重影响到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一是加强教育引导,铲除“官本位”的思想根源。为此,要继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强化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严厉惩治“庸懒散奢贪”和“不干事、不担事”现象。在选人用人上,要选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担任主要领导岗位,同时坚持适度包容原则,允许能干事的人在做事过程中积极改正错误。三是加大正面宣传,在全社会培植勤勉务实的“公仆文化”。事实上,“公仆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广大民众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使那些不想干事、怕干事的领导干部感到有压力,让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感到有动力,那么整个社会的“公仆文化”氛围就会变得浓厚起来。如此,将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猜你喜欢

官本位公仆执政党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只见公仆不见官”
一句话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不沿袭“官本位”的特立独行者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哪里错了?
我国官本位政治文化与“官二代”现象内在逻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