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议武术谚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2014-12-02杜晓红韩金明周志勇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武者谚语武术

杜晓红,韩金明,周志勇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2.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09)

民族传统体育学

邹议武术谚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杜晓红1,韩金明2,周志勇2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2.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09)

中国武术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践总结及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教育、体育等多视角对武术谚语进行综合性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武术谚语对武术功法、技战术以及武术器械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在军事谋略思想、武德修养与民族精神、中医养生原理、儒释道思想及传统美学等方面体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武术谚语的重视与应用,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发挥武术谚语的教育教学价值和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武术;谚语;传统文化

武术谚语作为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简练生动的语言,阐释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动作,归纳精辟的武术要领,是习武者长期实践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运用广泛。“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态等在一个民族的谚语中都有所积淀”。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交融,武术谚语作为武术传承的一种语言方式,也折射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格和心灵境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内在精神和文化特色。因此,对武术谚语的了解和运用,不但可以指导习武者的练功、格斗、传艺等活动,也会不断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其精神得到提升。对于学校武术教育而言,一些优秀的武术谚语不仅可以为武术学习提供具体的方法原理,而且也是对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既生动形象又自然而然地延展与弘扬。基于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践总结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大量的武术谚语进行系统归纳、分析,从历史、文化、教育、体育等多视角进行综合性比较分析,梳理武术谚语的应用范畴,挖掘武术谚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特征,旨在更加有效地发挥武术谚语对武术与传统文化促进与传承。

1 武术谚语对武术自身的发展促进

据史书记载,武术谚语的初见端倪始于晋时,在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自称:“少尝学射”,“又曾受刀盾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求,以待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1]是以一种口诀的方式出现,随着习武者引用的次数日渐增多,演变成现在的耳熟能详的谚语,便于记忆和传颂。武术谚语的形成最重要的目的是指导武术的习练方向,是习武者之间相互传颂的方式,记录武术练习方式的文化符号,并最终总结呈现出武术运动的一些普遍规律。

1.1 对武术基本功法的指导说明 武术基本功法是武术入门的练习,动作难度大,内容和形式单调,缺少趣味性,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基本功的练习中,可以引用武术谚语来指导和说明要点,比较形象逼真,提高学生理解力,降低讲解的繁琐性。如,在教学中各种手形的正确握法,关键是明确手法的要点,以冲拳练习为例,可运用谚语“肘不离肋,手不离心,起如刚锉,落如钓竿”来说明出拳收手应紧靠身体,好像拧绳一样,完整而紧凑,同时拧腰顺肩。这样运用谚语讲解,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地加强了武术的教学效果。在步形、步法上的要求,如,弓步“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莫晃动”、“弓步不拔根,力量蓄其中,弓步不偏料,千人难牵动”等,用以说明提高武术功法练习的要求和准确性。而对于腿法的学习一般不容易掌握,不理解怎么发力,很难做出教师的要求,可以给予明确的谚语提示,如,表现正踢腿要求的“抬腿轻,放腿松,三直一勾一溜风”等,以此来提高关键点的把握程度。

1.2 对武术技战术的指导 在武术谚语中,对拳术、功法作用的说法既起到了宏观思想指导的作用,又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如,“拳为武艺之源,功为武艺之基”,充分说明了拳术是武艺的基础,拳成之后,其他武艺无不从此而生的思想。如今的习武者仍需明白和遵循的指导思想还有,“法有万端,理存于一”、“取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取法于上,得之乎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拳练百遍、身法自然,拳练千遍,其理自见”等。这些内容不仅为武术习练者指明了练习的目标和方法,用以说明武术练习中的一些核心原理,而且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与智慧是对“阴阳之道”的一种具体诠释。正是有了这些武术谚语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帮助习练者提高武术技艺,修炼心性人格。

还有一些武术谚语更加明确地指明了具体的练习方法与攻防特点,如用以说明武术动作发力特点与方法的有“劲由腰发多根基,贯入两肋四肢躯”、“发到手脚成一点,丹田叫力山也移”、“出手如飘风,收手如狡兔”。用以表明腿法重要性的有“脚底拔跟,功夫不深”、“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不实则拳散,步不活则拳乱”。用以说明武术整体技艺技巧的有“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势断劲不断,劲断意相连”、“身如驽弓,拳如箭”、“远用手,近用肘。宁换十手,不换一肘”、“久练自化,熟能生神”等。

1.3 对不同武术器械技法特点的指导说明 武术兵器种类繁多,号称“十八”般兵器,每种兵器的应用特点都不尽相同。尤其是在现代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常用的刀、枪、剑、棍,初学者不易了解其特点与区别,容易混淆,而利用武术谚语来说明就显得非常生动明了。如,表示枪、棍技击特点的有“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枪如游龙,棍似旋风”,生动地说明枪有“尖”要想刺出去更有力、有攻击效果,必须走直线,穿梭其中,形似蛟龙;而棍则靠抽打抡圆攻击对方,形成一片的攻击范围,势如旋风,这样才能发挥出棍应有的击打力。而刀法的应用特点则更为详尽,如,“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单刀应用是一只手持刀,另一只手做护持刀手运动,并为其增加作用力;双刀则要看2手持刀的灵活性,更重要是步法的协调配合,辅助双手完成上缠下绕、左盘右旋的动作;而大刀则主要是展现其凶猛之力,刀口砍击的方向,以此来展现刀法的应用特点。类似谚语还有“剑走青,刀走黑”、“鞭舞一堵墙,拳打一片星”等。

2 武术谚语的传统文化特征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武术在军事、宗教、民间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武术谚语则以一种简洁明了的语言方式承载和体现了相关文化事物和思想内涵。

2.1 对军事战争谋略思想记载与转化 史书记载的武术对战方略的谚语有许多,如,“以假乱真,诱敌深入”、“退是假退,真退是败。步步向前,天下无敌”、“似守非守,勿忘勿助,若存若亡”、“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彼斜我正,彼正我斜。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学会十字战,天下英雄打一半,餐稳如盘石,根因敌难摧”、“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中土常守,刚柔如意”、“技法不熟,战不能胜”、“顺人之势,就人之力。彼来吾就,彼去吾随”、“先退后进,蓄势察敌”、“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等。这些武术谚语的使用,正是武术本质—是由技击性决定的,是指2人在实际的比武较量中总结、转用过来战术方略,明确了武者在与敌对战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同时指导习武者运用一些计策谋略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从古到今,中国历经许许多多军事战争,由于武术和军事战争的密切联系,军事战争中所产生的谋略自然而然会对武术谚语中记录的方略思想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如,“先退后进,蓄势察敌”在军事中表示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退可以改变敌我双方的态度,使不利我的因素变成有利因素,退可以骄敌之心,乱敌之志,乘机出手。对于习武者的应用,则说明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看似运用对象不同的战略思想,其实是把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谋略运用到人与人之间技击的方略中,使其发挥同一个的作用。还有被引用武术技击类的谚语需要稍微转化一下变成更具体的思想,如,“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武术练习和实战中“彼不动,己不动”是听劲,是对对方动静的侦察。“彼微动,己先动”则是从听劲中自己掌握了对方的进攻动向,做好了准备,立即发动攻击。这也正和《孙子兵法》中所言:“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的战术思想如出同辙[2]。也正是这种转化并记载的武术谚语,才使这些谋略能运用到社会的更多地方。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2.2 对武德修养、民族精神的颂扬与传承 习武者历来就对武术的礼节及武德非常重视,传统的拜师需要有见证人、向师父递帖、递茶水,并在师父面前说出自己的拜师理由,以此来表明决心传承本门绝学。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包含了一种文化力量,不仅代表自己要尊师重道,努力跟着师父学习本门的武术拳术,而且代表入其门就是约束师徒、同门师弟之间的行为,遵守本门的规矩。因此,在武术的发展中逐渐就形成了道德伦理,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武术谚语。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拳以德立,无德无拳 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拳禅如下,力爱不二,主守从攻,戒除杀念”、“字不多重,万人担不动,武夫不讲理,艺高难服众”、“徒弟技艺高,莫忘师父劳”、“尊师要象长流水,爱徒要象鸟哺雏”等。这些武术谚语的形成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中对“尊师重道”最好的诠释。随着习武者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使得武术谚语中关于武德教育类的谚语广为流传,对整个社会中其他阶层的群众也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武德发扬光大成为全民族、全社会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以礼相待、以德服人、尊师重道、互助友爱等优良的社会传统道德。

人们通过武德类的谚语对人进行武德教育,同时阐明做人的道理,更容易让人理解、记忆犹新,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尚武崇德的精神非常有帮助,还能够全面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2.3 对中医养生原理的汲取与引用 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在同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武术谚语中自然而然会有很多关于缜密的中医养生的内容,这对于武术的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经常被引用武术谚语与中医原理交融在一起,如,“常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天天走太极,治病又防身,三极百利无一害”、“少时练得一身劲,老来健壮少生病”、“药补不如食补,靠补不如练武”、“坚持练功,百病不生,中途歇功,百病丛生”、“前俯后仰,其势不劲。左侧右依,皆身之病”等武谚来说武术练习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以此来增加武术锻炼的价值功能。另外还有的利用中医理论的指导意义,通过武术单个动作的谚语命名,来说明本招式的作用,如,养生八段锦动作名称谚语,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等[4]。这些谚语在武术中不仅强调练习武术的好处和重要性,同时巧用中医理论来体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使得中医不再仅局限于用药物针灸等手段治疗疾病,而实现了运用武术强身健体的作用,增强辅助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标。从而产生以中医学的整体观为指导,合理运用了五行学说的原理,以及相生相克的制化规律来增强脏腑的功能,疏通周身的经络,纠正阴阳偏亢,调整气血平衡以达到内外兼修、扶正抗邪的功效。武术谚语通过引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基础,从而壮大自身的体系机构,体现它自身功能和价值所在。

2.4 对儒释道思想及传统美学的体现

2.4.1 对儒释道思想渗透与吸收 中华文化思想是儒释道等诸家思想的集合体,武术是在中华哲学思想下形成的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体,而武术谚语是在中华传统哲学的思想笼罩下形成的易于流传的谚语风格,主要是便于记忆和传播武术文化内容。因此,武术谚语的风格、内容必定会渗透着儒释道思想的内涵。

中华道家文化中所提倡做事要“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在武术中正是吸收其内涵,才有太极拳指导性武术谚语中所讲的阴阳之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懂为劲。”,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来化解一切劲力。巧用太极拳的动作风格展示文化的内在价值,从而达到“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夸”,此乃“太极”的真正含义[2]。

中国儒学文化倡导的“中庸”思想,武术谚语也有所体现,当习武者练习武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会勉励自己说:“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自夸口”,使自己一直保持奋进而又谦虚的状态;在武术动作的表现力练习的方法中常常说“含而不露,神态舒展”,不苛求反而会得到更佳效果。

因此,综上可以看出儒释道等诸家思想不仅影响着习武者的习武态度,还指导习武的实践的方式,不仅是武谚的核心文化基础,是对儒释道思想的一些具体反映,而且还间接呈现出武术发展中的各种形态和模式,形成武术练习中的法理。

2.4.2 对审美情趣(表演类)赋予与体现 “扬于艺”的武术赋予武术技术表现美,从而出现了当时的社会利用武术来耍把式卖艺,以至于到今天的武术套路表演,都是为体现其独特的动作神韵、动作技术和动作风格。使武术不单单追求动作的质量,同时也要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因而出现了一些对于武术动作描绘的武谚,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身如驽弓,拳如箭”、“拳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稳如泰山,静如处女”等都是对武术动作的描述,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感觉,对观赏者形成一定的心理或思想上的积极影响。

人们要想明白武术美学的关键点,追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事物的描述方式,善于运用修辞,经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既增加对事物的内涵理解,同时也赋予事物的美。如,形容拳、眼神、身法、腿法速度的武谚“拳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跟生活中形容速度快的流星、电、游龙、射箭等事物联系在一起,具象性增加人们练习的参考。还如,武术谚语形容的12型“动、静、起、落、立、站、转、折、轻、重、缓、快”描述成“涛、岳、猿、鹊、鸡、松、轮、弓、叶、铁、鹰、风”。从而会对12型动作产生巨大的想象,不单单只是知道其描绘的样子,更重要是领会其动作的关键所在,构建了武术练习的参照。恰如其分地对中国文化“阴阳之道”的真正阐述,阴阳相反互根、阴阳相互消长、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济等。同时也是对于事物内、外美,局部美和整体美的生动诠释。

因此,由武术运动中的形态和意识所产生的美学,用语言来表达的话就形成了武术谚语,使武术融合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神韵,形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3 结 语

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传承,作为传承武术文化内容之一的武术谚语也需要增加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整理,并予以重视。在当前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可以通过武术谚语增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发扬和传承武术谚语的文化价值。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其文化内涵,进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世界人民作出重要贡献。

[1]蔡仲林,周之华. 武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罗景,丁丽萍,论武术歌诀及其武术传播的启示[J].武术文化研究,2013,2(4):22-27.

[3]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

[4]毛振明.大学生体育文化[M].东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5]杜晓红,李强.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9(2)57-60.

[6]陈雁飞. 中国学校武术教育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Discussion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 of Wushu Proverb

DU Xiao-hong1, HAN Jin-ming2, ZHOU Zhi-yo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09, China)

Chinese Wushu proverb is with rich content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interview, teaching practical summary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comparatively analyses Wushu proverb from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culture, education and sports i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shows Wushu proverb is of obvious guidance to Wushu skill, technique and tactics as well as Wushu instrument. Abundant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presented in aspects of military strategy thought, Wushu morality, national spirit,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s well as traditional aesthetics. Emphasis and application of Wushu proverb contribute to better expression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value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Wushu proverb.

Wushu; proverb; traditional culture

G852

A

1004-7662(2014 )12-0068-04

2014-09-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创新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LA110166)。

杜晓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武者谚语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飞檐走壁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