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布白”
2014-12-01董霖钟顾玉武
董霖钟+顾玉武
引言
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他感觉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并打算捐款;十分钟后,牧师没有讲完,他就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他决定不捐了。最后,牧师结束演讲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而且还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钱。上述故事中的这种由于外界剌激过多或强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对象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故事中的“牧师”在当前教育一线中不少,而“马克·吐温”也很多。有多少学生正是因为遇到了“牧师”样的喋喋不休、口若悬河的热心教师而对语文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讨厌语文?又有多少语文教师因为课堂上逆反的“马克·吐温”式学生而苦恼,进而发牢骚——现在的学生基础能力不行,学习积极性太低……虽然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上述故事里的情形应该是一个典型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中“布白”或“留白”,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
一、“超限效应”分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不加以注意,信息就会很快消失。而注意具有“选择”基本特征,即面对外界的刺激信息,人会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自己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同时,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应该尽量符合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将学生的注意长时间保持在教学内容上,学生才能有效接受学习内容。
同时,有关教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的一节课里,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如下表所示[1]:
时间 0—5分钟 6—15分钟 16—20分钟 21—40分钟 40—45分钟
注意力特点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比较集中 疲劳,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集中 疲劳,注意力分散
根据上述变化规律,第四阶段是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学节奏应该适度加强、加紧、加快,重点、难点可在此段突破,教师讲解力度要深。而其他几个时间段则可适当“布白”,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或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据报道,国内某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生因口吃屡次求职受挫,最后无奈任教于一偏远山区乡村中学。由于口吃问题,谁都不会认为这位年轻教师将来在教育领域会有一番大作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授课班级学生成绩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县教研员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听课后才知晓其中的原因。原来,这位教师因口吃问题,每每讲到关键处都不得不停下来自我调整,而恰恰是这个正常教学环节中的“败笔”却给学生留出了必要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2]
回顾今天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或观摩课,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课堂教学往往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于是,授课教师总是走马灯似的刚出示或提出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则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有时虽然也在踊跃回答,但总是给人作秀的感觉,因为所谓的踊跃回答大多数是优等生在进行自我展示。
二、语文课中如何“布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空白留得不足会限制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欣赏和创造,进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说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布白”很重要。
(一)教学难点“布白”
一般来讲,对于能够理解的事物、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会去探究它、观察它,此时,也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反之,对于缺乏兴趣的事物或难以理解的事物,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教学难点内容时应该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动向与反应,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很难理解,那么不妨将此难点留给学生课下思考,切不可为追赶教学进度,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赶鸭子上架。因为对于有些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的体验、阅历或知识储备,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后就不能理解。
因此,对于学生难以接受的教学难点,教师应该“布白”。如教师在讲解《匆匆》一课,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初中生,无法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与文章的主题意义,尤其是由于面临升学考试压力,学生都希望时间能够过得快一些,这样就不用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学校里面。面对这种问题,教师点到为止即可,时间到底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学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慢慢感受到的,也许是学生初中毕业的时候,也许是高中毕业的时候,甚至有可能是大学毕业时候,那时他就会自然而然理解朱自清对时间的感叹。那时,学生如果能回想起这篇课文,能想起语文老师讲解这篇课文的只言片语,那都是老师的功劳,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好比中药与西药。
(二)教学内容“布白”
优秀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有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知识上的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所讲的和现成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勾引”他们,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在这里,故意保留某些教学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像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根引火线,能起到调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作用。
如当教师讲授《报任安书》一课时,会结合司马迁的不幸遭遇讲解课文主题,便于学生理解司马迁的情感与作品背后的意义。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学经验欠缺的教师会花大量时间在课前查阅司马迁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详细介绍。这样做的结果是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兴趣听老师讲,更多的学生把握不住课文主题。于是,语文课变成了历史课,变成了文学课。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只会把司马迁经历中最跌宕起伏的部分简要说给学生,并强调作者的这一经历对他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为弄懂课文主题,会主动在课下查阅司马迁的资料,填补老师在课堂上的“布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有意保留部分教学内容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扩展性阅读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endprint
(三)疑难问题“空白”
当前语文教学中缺少“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尽可能地传达给学生,即灌输式讲授;学生上课时竖起耳朵接受教师精心准备的知识大餐,从不怀疑教师理解的正确与否与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可想而知,而且没有问题的教学也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辩证思考能力,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与“问题”意识,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疑问,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留下空白。
比如讲《背影》一文,在课前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现在要写一篇作文,主题是关于父爱的,你会写什么内容?正常情况下,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写自己父亲的背影。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大脑里已经有了一个问题: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好写的?怎么用“背影”表达父爱呢?一系列问题会随之而来。而这些问题又恰恰与课文主题紧密相关。这些问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索。学生为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而且还能把握课文的细节描写与细腻的语言。问题所引出的空白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解答,也可以通过与同学交流获取理解。对于学生无法填补的空白,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去理解,寻求答案。在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大胆的怀疑精神与提高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1]耿书丽主编.避免课堂失误的50个细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8.
[2]石生奎.语文课堂教学应留出必要的空[EB/OL].http://www.zhyww.cn/teacher/201001/28885.html,2010-1-22.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耿书丽主编.避免课堂失误的50个细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党雷.留点空白 启迪思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4]张伟浩.语文教学应多给点学生“空白”[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董霖钟 顾玉武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75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