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设计中资源的利用
2014-12-01诺王永
诺王永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合理地运用语文教学资源可以丰富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拓展性,能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本文以《定风波》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个课例为例,探讨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运用 课例
语文教学资源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语文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教学资源应是多元化的,一般可由‘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部分组成。”本文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强化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加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使教学设计本身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师应整合课内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图像、影视、图书等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补给资源,使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改变了教材一统课堂的局面。以下结合《定风波》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个课例分析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和方法。
1.基于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无目的地利用教学资源会导致教学内容凌乱、散漫,使课堂混乱不堪。所选的两个课例都利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定风波》教学设计中,导入时引用了“文学文本解读的三境界”,这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方法目标而设计的。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课例中,设计者用丰富的背景图片,目标是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意象群,通过了解海子的内心世界深化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可见,设计者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
所以,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要求是“用到位”,“位”即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源应先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筛选教学资源,并择优利用。
2.基于教材内容为主体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课外教学资源是服务于教材学习的材料。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源时要始终注意语文教材的主体地位。
《定风波》教学中用余秋雨的“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的观点探究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心理与其写作风格的关系,有利于理解“东坡范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充满丰富多彩的图片、音乐、文字,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海子的对生活和诗歌的热爱之情,众多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未使教材失去主体地位。教材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不容否定,语文设计中不能不顾教材的主体地位,大量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冲淡教材的价值,甚至无视教材内容。
3.基于实际学情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应适合教学实际,在具体的学情中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中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在《定风波》教学中,设计者选用温庭筠的《菩萨蛮》、苏轼的《临江仙》、周邦彦的《关河令》为素材,当教师提问“哪一首词是苏轼的?”时,学生能够整齐地回答出“第二首”,并能结合文本特征分析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可见,所选用的教学资源是符合教学实际的。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选用海子的《幸福一日》,让学生从“太阳”、“马”、“花楸树”这些平凡的事物中去理解海子的幸福,进而理解“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中内涵的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可见,基于学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在教学中有很好的收效。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有选择地筛选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中获得预期的效果。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语言、文学、文化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选入语文教材的内容只是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是改进语文教学的一种途径。
为了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开发和运用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首先应当认识到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思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其次应当加强语文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思考筛选并利用有益的语文资源。再次,语文教师应养成积累教学资源的习惯,注重教师的阅读,保证教学资源的活水长流不息。最后,语文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的乐园中寻求索,在丰富的语文积累、学习、阅读中体验教书育人的幸福。
(作者介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