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2014-12-01杨荔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7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作品人文精神

杨荔

摘 要:苏格拉底有一句治理名言同时成为他的墓志铭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本身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当代文学作为当代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当中无处不渗透着人文精神。该文主要论述了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表现和历程,总结了当代文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文学 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 渗透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01-01

文学界形象地形容文学艺术为女子的绣花针,它的每一处针眼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进而编织成衣服美好生动的画面。文学本身就应该是有灵有肉的,实现着情感的表达,渗透着人文的气息,该文通过人文精神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逐渐发展而来的渗透历程,表达当代文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意义。

1 现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历程

1.1 五四时期

现代文学起始于推翻满清封建王朝、中华民国的成立时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发展到了黄金时期。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时代背景的转变和轮换,先进的知识分子发掘出国家的全新正确道路,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现代文学因其深厚的时代特征,多数呈现出了革命性和阶梯性。

比如说,著名学者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就描述了一个敢于上进、积极进取的普通劳动者在旧社会的剥削下逐渐走向堕落的过程。而巴金先生的《家》也正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旧思想之间的冲突和博弈。此外,丁玲老师的“日记体”《莎菲女士日记》也成功描述了一位精神反叛、时而彷徨的知识女性。所有的作品,都到处闪现着人文精神。

1.2 辉煌时期

20世纪的30年代,是中国对外战争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十年建设的黄金阶段。现代文学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其中以曹禺的《雷雨》和矛盾的《春蚕》为经典的代表,《春蚕》是借蚕来表征无私奉献的人,歌颂了人类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力求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作品当中。《雷雨》则是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呈现出善良政治的人格主题,表达了旧时代劳动妇女的形象,同样使读者们体会到人文精神渗透于现代文学中的艺术性魅力。

2 当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历程

2.1 改革开放前期

我国文学界以1949年为界限,将中国文学划分为了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在百家争鸣的政策号召下,当代文学进一步重视“人”的刻画。在建国前的30多年中,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政治动荡,“文革”之后,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完善更是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时期多为“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刘心武的《班主任》及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是典型的代表。《班主任》完全再现了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心理和命运带来的影响,暗示了精神拯救心灵的重要意义,拯救了心灵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著名短片小说《神圣的使命》充满“文革”的烙印,展现出了当年知识分子在监牢里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扼杀。

2.2 社会主义新时期

自20世纪的80年代以来,我国再次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在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兴起了“先锋文学”,这种文学形式注重于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通过人生境遇,揭示生命本质,让人们能够对人类和社会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使得人类通过文学对命运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众多的作品当中,以余华的《活着》来进行详细的探讨。《活着》这部作品成功地诠释了生存本质意义,读者们能够在这不作品中感受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存留下来,更是为了追求真正有品位的事情,这是一部蕴含了丰富人文精神的当代作品,它既能够引领读者的心灵起飞,更能够让读者们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感染。

2.3 在文学教育中的渗透

文学作为当代民族及精神本质的主要载体,对于提升民族忧患意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的当代文学教育中必须要渗透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创作人才的培养阶段就生成一种人文的素养,给学生们多多推荐一些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比如说老舍先生、鲁迅先生和刘心武先生的作品,让学生们了解人文精神,善于运用人文精神。

3 当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意义

3.1 启迪心灵,提升作品价值

文学是社会背景的土壤,一切能够永恒的东西都是关涉人、关照人的,是一种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肯定,通常这类作品都能够全面透彻地琢磨人生本相。可以说人文精神,在现当代文学当中扮演者重要的内在灵魂角色,它是文学的风骨,更是文学的内蕴,同时是文学的灵魂。人文精神在当代文学中的渗透使得文学脱离了空洞的边缘,使得文学有如一眼清泉,倒映出真实的生命意义,读者们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赏读,窥视到自身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些在作品中塑造和体现出人文精神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人文性。

3.2 结合时代,体现精神气息

众所周知,任何形态和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要高于生活,作品本身一定要充斥着浓郁的时代性色彩,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掺入人文的精神,令时代气息浓烈地散发出来,使作品充满活力并且要富有生机,在改变过去程式化的评论和叙事手法中,把握住“人”的灵魂和精髓,所以,在作品当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社会心理和时代风貌的直观、真切的彰显,能够积极引导人类的生活,提升读者的精神世界。

3.3 净化灵魂,提高作品可读性

很多读者在近来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文学创作越来越集中体现人情味,每一位读者似乎都能够在阅读的作品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共鸣,这正是凸显了当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读者们能够在主人公的人生旅途和各类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共同点,进而发掘出人生的真谛,更加懂得该如何把握当下,珍惜生命,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传达出人性的光辉,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而且更乐于赏读当代的文学作品。

4 结语

归根结底,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有机构成,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领域内部想象,纵观整个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各处都十分到位地穿插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文学领域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该次论文我们探讨了人文精神在当代文学中的渗透历程,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向着摆脱精神桎梏的方向发展,推动人类的解放。

参考文献

[1] 赵秀芝.人文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J].群文天地,2012(24):54.

[2] 郭涛.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101-102.

[3] 唐先田,陈友冰,岳毅平.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重构[J].江淮论坛,2005(1):98-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文学作品人文精神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