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李勇《“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

2014-12-01杨建兵

文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观念现实

内容摘要:李勇的新著《“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围绕着对19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变”这一现象,从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心理和文化人格等主体性因素入手,对“新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确认,在这种因素分析、价值分析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对“五四”以来的乡村叙事在1990年代之后所发生的这种显著变化做出非常中肯深入的评析。整部著作扎实厚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关键词:《“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 乡村叙事 “新变”

20世纪以来,中国小说的乡村叙事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从启蒙到后启蒙,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批评家们不断地变换着概念,尝试去解读乡村叙事这一迷人而眩惑的文学显现,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赵园的《地之子》、范家进的《现代乡村小说三家论》、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叶君的《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等,可以看作是乡村小说叙事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相关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些研究也存在某些明显的缺憾,如对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呈现出来的“新变”,没有做充分的确认;在对“新变”进行某种价值确认时,往往拘泥于对“问题”的表层理解,缺乏一种历史的、文化和心理的考察与分析;由此在对“新变”做出预测和指引方面也就有着明显欠缺,如此等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勇的新著《“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价值。该著围绕着对19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变”这一现象,从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心理和文化人格等主体性因素入手,对“新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确认,在这种因素分析、价值分析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对“五四”以来的乡村叙事在1990年代之后所发生的这种显著变化做出非常中肯深入的评析。整部著作扎实厚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首先,作者建构了一个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研究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叙事的框架,确立了有效的阐释模式,内容板块及其具体视角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上所述,乡村叙事既是作家创作的沃土,也文学研究的热点,如何从旧题中写出新意,不仅是作者面临的难题,也是留给读者的阅读期待。客观地讲,1990年代以前的乡村叙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累积和推进,已经相当充分和成熟,作者以1990年代以后的乡村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当然也自然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是乡村叙事,也存在文学视点、文化立场、价值取向、叙事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借助作者的说法,相对于90年代以前的乡村叙事的大体统一,90年代以后的乡村叙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解体”状态和“溃散”局面,如何将这些“解体”和“溃散”的乡村叙事“凝聚”起来,从庞多杂乱的乡村小说中清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是作者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也是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该著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思潮演变、农民的现代主体建构和作家创作心态三个不同角度,对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做出整体性的描述,又选择一些代表作家做典型个案分析,既注重对文本的细致研读,敏锐把握和捕捉小说的特点和具有意义深度的细节,又不是仅仅拘泥、局限于文本解读,而是通过对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作家心态的合理追踪和深度剖析,探讨作家的创作困境背后深藏着的某些复杂的因素。宏观揭示与微观分析,整体概括与个案讨论的有机结合,使整部著作逻辑严密,层次井然。

其次,作者始终坚持一种“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原则。一方面,作者在分析文学现象和思潮演变时,不是孤立地分析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叙事,而是以史的眼光,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寻找它的源头与流脉,通过对中国近一个世纪乡村叙事的梳理,指出乡村叙事发展到1990年代以后,在主题、题材、叙述情感、叙述方式等各方面出现“新变”的必然性,同时前瞻性地预测乡村叙事未来发展的走向,使得整个研究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另一方面,作者在论述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叙事的“新变”时,虽然运用了“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解体”、“凝聚”与“逸散”等学术名词,但并不是努力在理论上推陈出新,而是以此作为文本阐释的有效工具,也是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由于作者的阐释和分析始终以文本为重心,从文学形式的角度切入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揭示乡村叙事思潮的叙事上的变化,使得著作不仅是史的批评,更是艺术的批评。尤其可贵的是,在分析具体文本时,作者还结合时代背景,透过作家的创作心态,去辨析不同作家在其作品文本中的风格表现,进而寻找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小说创作上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这种知人论世、言文互证的批评方式,又使批评具有了心理或精神批评的意义。有论者将重视文本分析的“形证”、关注外部环境的“史证”、透视创作心态的“心证”归纳为实证研究。当然,这种研究不是将三者割裂开来,只取一点,不计其余,而是强调它们的彼此融合,和互相渗透。该著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实证研究的概念,但自始至终都践行着实证研究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该著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再次,作者主体心灵的注入,使该著具有了一种情理交融的批评风格。也许作者出生于农村,对农村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作者在论述时,并不满足于一种客观的叙述判断,字里行间往往隐现着作者对乡村命运、农民命运的担忧、同情与困惑。在阅读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无处不在,既有对农民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尊重,又有因他们受到歧视却无从反抗的悲叹和怨怒;既有对作家心态迷惘和困惑的体谅和肯定,又有对他们理性能力的不足和文化人格上的缺陷感到失望和痛心。一般说来,批评者主体心灵的注入会带来理性判断的偏颇,使批评失去客观公正的原则,甚至流于没有主见的迁就。然而,作者恰当地把握住了主体情感的介入尺度,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平衡,虽然处处充满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但问题的提出和情感的批判均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因而有了独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与之形成呼应的是,作者的语言文字也带上了抒情色彩,如“中国现代以来的乡村叙事者在理智与情感的纠结中却往往很轻易地便失去了这样一种对‘事实的贴近和感应,这鲜明地反映在叙事者对于现代化‘观念的迷恋和盲从以及这种迷恋和盲从所导致的对‘广袤大地上的多数人的绝望、挣扎而丰富的生活的轻忽上。”这种抽象化的抒情,赋予了评论以情感的温度,因此,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种胡风式的批评风格,正是当下的学院式文学批评所急需的。

作为一名“80后”的博士,李勇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这些论文基本都与90年代以来的乡村叙事密切相关,这部厚重的著作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作为一名读者,除了感叹后生可畏,也使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期待。

(作者介绍:杨建兵,文学博士,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念现实
“剧本杀”里的现实逃脱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梦与现实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什么是观念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