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情意洋溢语文课堂
2014-12-01俞敏
俞敏
内容摘要:阅读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不但要读,而且要扩大阅读的范围,注重阅读的方法。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各种方法的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 阅读课堂 情意
阅读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要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有体验的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传情达意的读、有兴趣的读、创造性阅读等,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选取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有体验的读
有体验的读,就是指导小学生在阅读时能感受体验到阅读过程带来的愉悦和乐趣,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有体验的读,就是引向自“悟”,发展个性;就是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如教学《荷花》中的一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冒”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冒”字让我们感觉动作特别美;“冒”字让我们感觉荷花在生长;“冒”字让我们有荷花不断往上长的感觉……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文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二.传情达意的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这种“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传情达意的阅读体验才能获得。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传情达意的深读课文,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我一般从文章的整体着眼,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词句切入,指导朗读。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我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问学生:“你认为这句话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哪些词应该重读?”学生试读之后纷纷举手回答:“用坚决的语气”、“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必须和‘放掉这两个词语应重读。”于是我请同学们读此句,重读“必须”和“放掉”,读出坚决和命令的语气。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同时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伴随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通过传情达意的读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文章中心,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并且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的语感得以培养,心灵得以美化,情操得以陶冶。
三.有兴趣的读
现代阅读教学应该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情趣激发情趣,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课文,让心灵与课文亲密无间!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读书的活动中。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恐龙》一文第二自然段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自己书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教学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在阅读课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起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浓浓“情意”洋溢着语文课堂,让课堂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东莱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