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12-01周正良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7期

周正良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发挥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这其实也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表现。该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学院,打造一支企业化背景的金牌讲师团队,改变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模式等措施来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送教下企 企业培训学院 培训教育 金牌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44-01

在新形势下,现代大学应该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基本功能。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作为2013年成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一直通过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发挥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送教下企”服务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把培训和教育送到企业去,让企业员工足不出厂可享受到好的学习服务。学校在企业建立培训学院,作为“送教下企”的载体;打造一支具有企业化背景的金牌讲师队伍,为企业学员开展继续教育;根据企业学员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模式;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学员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员的需求;开展多元评价和信息反馈,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1 根据企业需求,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学院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性、竞争性的社会,每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发展、超出同龄人,甚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都离不开学习。高职院校创新“送教下企”服务,一方面,不但让企业感觉到学校是在关心企业员工的成长,同时也可用培训和教育来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稳定员工队伍;有利于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有利于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另一方面,“送教下企”服务对高职院校来说不仅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学校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学生就业都有积极作用,对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也有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送教下企”,岭南职院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让企业挤出或新建一些场地作为教学课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甚至配有阅览室或微型图书馆,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学院。企业培训学院,不仅是“送教下企”的载体,同时也与《教育规划纲要》中要“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相符合。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精心策划“校企携手,量身定制企业自己的培训学院-项目推荐书”。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学院。

2 制定《金牌讲师管理办法(试行)》,打造一支具有企业化背景的金牌讲师队伍

培训质量是企业培训学院的生命线,而师资又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金牌讲师团队,是企业培训学院的战略目标,也是“送教下企”工作能否做好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有一部分老师是从学校—学校,从理论—理论,他们的理论基础非常丰富,教学水平非常高,但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与企业、行业的接触比较少,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在企业讲课不受学员的欢迎。

岭南职院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了一批既在企业工作多年,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和环境,又有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作为“送教下企”的金牌讲师。学院制定了《金牌讲师管理办法(试行)》,对金牌讲师的招聘规定五个基本条件,按照“招聘通知—面试—试讲—报批—签订聘任责任书”的招聘程序来选拔金牌讲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沉淀,岭南职院目前已建有一支具有企业化背景的金牌讲师团队,所选教师全部具有丰富企业阅历及多年教育工作经验。

3 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充满活力的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模式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岭南职院根据企业学员的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教育模式。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深受学员欢迎。

4 编制《学员手册》,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经常会有突发性的生产订单或者销售任务等客观原因,需要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而来企业培训学院学习的学员大多是企业骨干员工或者储备干部,他们的学习时间或者教学安排自然会经常要调整。如何更好地为学员提供服务,保证“送教下企”工作能有序开展,岭南职院编制了《学员手册》。《学员手册》涵盖了“学员名单、教学计划、本学期课程安排、教务管理、班务管理、部分金牌讲师简介、管理团队及联系方式”等十三项内容。在班务管理中,每班设有班主任、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等班干部为学员服务。还有班级邮箱、班级QQ、网站、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与学员进行沟通。

5 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督导,开展多元评价和信息反馈,提升培训效果

为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督导,岭南职院在“送教下企”中,对任课金牌讲师的教案和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填写《教案检查情况记录表》、《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检查表》和《听课表》。在教学期间,对任课金牌讲师的教学情况向学员发放《教学情况调查表》。由学员对金牌讲师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后填写《教学意见反馈表》,将真实情况反馈给任课金牌讲师,促使金牌讲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所加强及改进。课程结束的时候,结合金牌讲师实际情况及《教学情况调查表》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

总而言之,作为社会的一个机构,高职院校必然要对社会的发展承担相应的职责,要为提高所在地区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层次、经济发展层次有所作为。高职院校推行的“送教下企”服务深得企业的青睐和一线从业人员的欢迎,可实现校企共赢和校企深度融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发挥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这其实也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M].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11.

[2]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商务印书馆,2010.

[3] 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