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对冠心病下壁及前侧壁心电图ST-T影响的即时效应观察

2014-12-01杨冠男王锐李承家鲍春龄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灵台神道联组

杨冠男,王锐,李承家,鲍春龄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针灸治疗冠心病疗效较为满意,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5]。本研究从经穴与脏腑相关角度出发,通过电针灵台、神道穴,观察冠心病患者下壁及前侧壁心电图ST-T影响的即时效应差异,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选腧穴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自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共纳入患者60例,依据针刺治疗前常规心电图 ST-T变化,将患者分为导联组1(Ⅱ、Ⅲ、avF导联组)和导联组2(V4、V5、V6导联组),两组分别实际完成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建议,采用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与陈灏珠《实用内科学》,选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并采用加拿大心血管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分级属于Ⅰ、Ⅱ、Ⅲ级者;②平时或发作时常规心电图检测显示Ⅱ、Ⅲ、avF导联和(或)V4、V5、V6导联有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等改变者,并且无严重并发症;③年龄在 40~70岁者;④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非冠心病导致的ST-T改变者;②急性心肌梗死及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③严重心、脑、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40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两组均取灵台、神道穴。

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取灵台、神道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以长40 mm毫针直刺0.8~1.2寸,力求针感向前胸或侧胸部放散,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手法,提插幅度 0.1~0.2寸,捻转角度<180°,频率约100次/min),电针治疗仪一组导线的两个接头分别连接灵台、神道穴,选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常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和 V4、V5、V6导联ST-T的变化,分别于针刺治疗前和针刺治疗结束卧位休息 10 min后进行心电图检测。心电图连续测定 5个心动周期,ST段的偏移以 TP线为基线,并规定 ST段、T波在基线以下为负值,在基线以上为正值,计算各个指标的均值作为测量心肌缺血程度及回复过程的指标,标准电压10 mm/mV,走纸速度25 mm/s。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前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以及V4、V5、V6导联即刻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ST段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 ST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ST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效果相当。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段比较 (±s,mV)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段比较 (±s,mV)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导联组1 30 ﹣0.02±0.04 ﹣0.01±0.031)导联组2 30 ﹣0.03±0.03 ﹣0.02±0.031)

3.3.2 两组治疗前后T波比较

导联组1治疗前后T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联组2治疗前后T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联组2效果优于导联组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波比较 (±s,mV)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波比较 (±s,mV)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导联组2比较3)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导联组1 30 0.01±0.07 0.03±0.071)3)导联组2 30 0.00±0.01 0.06±0.072)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卒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

王锐教授从医20余载,辨证论治临证中每有独到之处,尤擅施用灵台和神道两穴治疗各种冠心病、心绞痛、心脏过早搏动等心系疾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6-8]。灵台、神道为督脉经穴,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上贯于心,且旁通足太阳膀胱经,与之多处重叠。《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与巨阳中络者合……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经为“巨阳”,两脉阳气隆盛,经气交通同主一身之阳,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五脏之腧,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也”。说明脏腑背俞穴不仅与足太阳经有关,还与督脉有关。督脉为“总督诸阳”、“阳脉督纲”,通过与足太阳膀胱经的横络联系,统摄调节十二经脉,调整影响脏腑气血[9]。可以看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在循行和功能上联系紧密,针刺督脉腧穴调理脏腑的功能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来实现的,因此督脉腧穴也具有调节脏腑的作用[10]。同时督脉贯穿整个脊柱,交会诸阳经,联系胸腹腔诸脏腑,但又不同于十二正经与脏腑有固定的属络关系,只是通过上、中、下三焦的布散与阳气的通达作用,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其经穴主治范围广泛,具有濡养五脏六腑和分段主治的特性,督脉居于第7胸椎至第1胸椎的腧穴主治上焦心肺疾患。灵台、神道穴分别位于第6、5胸椎棘突下,位于上焦,故可主治上焦心肺疾病[8]。

从背俞功能带的概念来看,背俞功能带是指位于胸1棘突到骶4棘突下缘之间,脊柱旁开2.5寸范围内的带状区域,具有调整脏腑之气的功能,而督脉穴、夹脊穴、背俞穴均位于背俞功能带这一区域之内,同一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具有相同的神经解剖基础,所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诊治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内脏功能的调节主要和植物神经有关,背俞穴与督脉穴所在的背俞功能带,其深层分布于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节,显微镜观察也证实,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故针刺灵台、神道穴不仅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痉挛、改善组织代谢、减轻神经压迫的作用,而且可以同时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及交感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植物神经中枢,以调整内脏功能[11]。

《灵枢·背腧》认为背俞穴“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因此,选取督脉穴来代替背俞穴,既保证了疗效,又进一步提高了针刺的安全性,更体现了“精穴疏针”的思想。

左室前侧壁的供血由左冠前降支和左旋支供应,而心肌下壁的供血差异性较大,当右冠、左冠旋支的左室分支或前降支的左室前分支发生病变时,使血流量减少,即可发生下壁的心肌缺血[12]。其中左室下壁由冠脉后支供血,80%起源于右冠脉,20%起源于回旋支[13]。左冠状动脉主干外径约为4~5 mm,一般左冠状动脉较右冠状动脉粗大且分支较多[14],心肌规律性收缩对冠脉血流量影响很大,左冠状动脉血流受心肌收缩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是在左心室深层,心肌收缩对冠脉血流量的影响更为明显[15]。基于左、右冠状动脉在解剖和生理上的自身特点,以及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心脏不同的支配作用,本课题在操作方法中要求针刺灵台、神道穴时,力求针感向前胸或侧胸部放散,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功能,从而对心肌前侧壁和下壁的缺血状况起到不同的改善作用。

[1]吴长岩,贾乐红,吕志军.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静息心电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6):32-34.

[2]郭翔,陈美仁,李强,等.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6):100-101.

[3]李碧怡,杨飞,老锦雄.电针背俞穴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心电图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09-710.

[4]Wang JX, Zhou Q, Xu GG,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Neiguan (PC 6)and Ximen (PC 4)on the left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1):40-41.

[5]王峰,周玲,夏罗敏,等.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96-97.

[6]房丽君.王锐教授施用至阳、灵台、神道3穴论治经验[J].中医研究,2011,24(10):69-70.

[7]王锐,张宁宁,谭奇纹,等.电针灵台、神道穴对心脏过早搏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5):385-387.

[8]杨振杰,吴富东,王锐.针刺督脉穴治疗过早搏动浅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17.

[9]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

[10]张海山,高希言.针刺督脉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5):47-49.

[11]崔承斌,王京京,吴中朝.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J].中国针灸,2005,25(7):483-486.

[12]刘景芳,屠洪,方毅,等.冠脉造影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前侧壁导联ST段压低[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8):548-549.

[13]郭飞.下壁缺血时罪犯血管判定的四步法[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8(3):238.

[14]张俊.冠状动脉的解剖学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09:17.

[15]朱大年.生理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6-127.

猜你喜欢

灵台神道联组
按神道 促睡眠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灵台仙山
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制度研究
“联”心共建“组”阵蝶变
灵台穴渊源与临床应用探微
他克莫司二联与三联用药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日本社会への神道の影響
推行联组管理 整合“内外监督”
——临汾市积极探索市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新模式
灵台风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