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根管治疗术标准化教学体系初探

2014-12-01倪成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0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牙髓根管

倪成励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安徽 合肥230601)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内科门诊中的常见多发病,所以培养学生掌握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能尤为重要。根管治疗术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1],此项技术可帮助病人保留患牙,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相关设备及器械的引进,大批青年学者的迅速成长,此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落后地区及基层此项技术发展缓慢,治疗尚不规范,甚至不实行该项治疗技术。专科口腔医学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面向基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性人才,所以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的培养中应特别重视此项技术的规范化及推广。笔者就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根管治疗术的实训教学改革及标准化考核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1 优化根管治疗术实训教学内容

1.1 调整教学内容

将根管治疗术的实训教学内容按照临床诊疗顺序系统化,包括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断、病例的正确选择、开髓、根管预备及冲洗消毒、根管充填、治疗结果判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根管治疗术。

1.2 精心设计实训模型

牙齿模型是实训课程教学的必备教具,为了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需要,每年除了购置仿真根管模型外,还布置学生在寒假期间到当地医院门诊收集大量离体牙,由带教老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排除根管变异等不合格牙齿,挑选出合格的前牙、双尖牙及磨牙,然后将牙齿固定于石膏牙列模型,仅暴露牙冠,模拟病人口内牙体牙位情况,用于学生进行根管治疗术的实训练习。

1.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

课件制作中,文字过多或者图片过少都不利于学生对病例选择、髓腔形态、治疗器械、治疗方法等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该项治疗操作步骤时有一定困难。因此,笔者在课件的制作中增加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内容[2],并自行拍摄教学录像,配合教师的详细讲解和耐心的示范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诊断、病例的选择和治疗操作步骤,规范各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授课的同时,还向学生介绍该治疗技术相关的历史发展事件,介绍经典治疗病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1.4 分组实训,延长实训课时

根据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课时有限,笔者采用分组授课,小班授课,这样既延长了学生的实训时间,又提高了师生比,学生能较多的得到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实训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

2 根管治疗术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考核评价是实训课程教学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口腔医学主干课程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包括:评价标准不够完整准确,实训教学评价的随意化,单一使用结果性评价的方式对实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等。在评价标准不清晰的情况下,造成评价的随意性,致使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4]。

2.1 引入过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过程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重视过程,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在根管治疗术实训教学中实施过程发展性评价可以弥补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最终实现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又促进其专业成长的目的[4]。

根管治疗是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临床看诊过程中需要病人2~3次的复诊治疗,所以该项技术的教学应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考核内容除了最终作品效果的评定外,还应包括诊疗思路、临床检查方法、操作体位以及操作时间等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评价[5],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真实的考查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

2.2 考核内容的扩展

考核评分表除了实训操作细节的评分考核,还将考核内容扩展到职业素养、反思和研究等多个方面。这样既可以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参考,又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纠正的意识,为检测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考核具体内容包括:病例诊断及病例选择、开髓、根管长度测量、根管预备及冲洗消毒、根管充填、职业素质、实训作品分析。每项赋予相应分值,以总分计算。

2.3 考核标准的设置

邀请同行专家共同讨论,以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南》等卫生部规划教材为基准,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基础上,确定根管治疗术的详实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参见表1。

表1 根管治疗术考核评分标准

2.4 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间的评价等都加入考核评价体系,这种多元化主体参与考核评价的方式能多角度的反映和衡量学生的发展状态,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与欠缺,为自我提高和改进指明方向。此外,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能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6]。

在根管治疗术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级相关进修学习,逐步提高和规范了专业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训操作能力。所有教师考官在学生实训考核前都进行严格的培训,按照该考核评价体系统一标准,有效的避免了考官主观上的差异。

3 结语

该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后在2012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实践,据多家实习单位调查反馈,该届学生在实习岗位中根管治疗术的操作能力整体好于往届。学生问卷调查中普遍反映也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如考核标准在多元化评价主体中的应用和规范。

提高根管治疗术实训教学的质量,对口腔医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岗位上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课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诊断和操作技能,还要把临床新技术如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方法、热牙胶垂直充填术等加入到实训课程中。同时还应考虑增加该门技术教学的学时或者开放实训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研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掌握该门治疗技术,在基层及经济落后地区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提高更多牙髓及根尖周病患者的患牙保存率。

[1]张琛,孙驰,侯本祥.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根管治疗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J].北京口腔医学,2012,20(5):291-292.

[2]邵本奇,符起亚,郑根建,等.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2):189-191.

[3]余林.课堂教学评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3.

[4]埃贡·古贝.第四代评估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5.

[5]侯晓玫,张晶,侯本祥.发展性评价在牙体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19(9):549-552.

[6]侯晓玫,张晶,侯本祥.发展性评价体系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和完善 [J].北京口腔医学,2014,22(2):110-111.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牙髓根管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