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
2014-12-01熊为民
熊为民
摘 要: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有利。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五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缜密的思维;让不同认知层面、不同风格的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本文所探讨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创设情境,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提问式探究
研究发现,一般人的创造力在39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提高,40岁后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若不加以培养,这一能力或许被扼杀,所以在中学阶段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明显降低。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现象很少,特别是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爱发问。教师要有意地鼓励学生,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还要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发问,不必拘泥于提出问题的人是谁。例如: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闭合开关后,小灯泡突然熄灭,是何原因呢?此问一岀,即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说:“肯定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教师问:“灯泡的灯丝为什么会烧断?”学生立刻回答:“电路中的电流太大了。”“那电路中的电流为什么大了?”这时不少学生举手抢答:“是电源电压太高了。”紧接着,教师再问:“电源电压为什么过高?”这时多数学生陷入沉思并进行分析思考,最后教师再追问:“怎么办?”有学生小声说:“调低电压,让灯泡在额定电压范围内工作。”至此,一条探究的主线形成:教师通过开展实验和连续追问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以此强化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谓事半功倍。善于提问、勇于质疑是课堂探究问题的开始,高质量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情景式探究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主观的,而是来自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理学中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中,合理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去体会、感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发展潜能,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位教师在讲授完“加速度”知识点后指岀“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在种子成熟后,果实会弹裂出来,如油菜、大豆、绿豆、凤仙花等,你们注意过吗?这些种子在弹裂时会产生加速度吗?能否计算它们的加速度?”此问一提出,许多学生都感到惊奇,不知如何回答。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兴致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播放通过网络收录的凤仙花果实成熟时种子被弹出的科普视频。片中,凤仙花(又名指甲花)的果实成熟后,在阳光照射或风的影响下,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植物的一种自身弹射。种子会在几个毫秒时间内(片中约0.1s~0.4s)弹射出去,射出的速度可达4m/s。所以,只要测出种子的弹射时间和弹射速庋,就不难推测出加速度的大小范围了。由此,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求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开阔视野、不断创新的习惯。
三、选择式探究
利用网络或其它方式搜集信息,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而学生搜集信息后如何取舍成为了教学难点。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取舍信息,是解决冋题的突破口。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习题:小王学生家买了一辆节能汽车,若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30m/s速度行驶20min,需耗油多少千克?下面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到的信息:
■
综上所述,表中提供的信息较多,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逐一分析后就会发现:表中100km耗油6升及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其它因素可视为干扰信息。找岀关键信息,忽略干扰信息或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四、合作式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没有合作就没有思维的灵动和智慧的火花。而科学的分组及合理的评价标准则是合作探究学习高效的保证。教师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物理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如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电功率、电与热等内容,教师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式探究不能偏重于形式,在没有准确理解本节教学目标,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而盲目实施,则有悖于合作探究之本源。
五、总结式探究
探究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还要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只有不断提炼,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才能优化探究的方案日趋成熟,最终让学生体会探究所带来的乐趣。例如:高中物理中,力学知识点复习探究、摩擦力知识小结等学习内容,都需要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假如把上述内容类比为知识叶、知识干、知识树,探究其内在联系、本质特征等,学生就易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内容。只有过程与总结并行不悖,学习才能前行。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适时激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动地发现新知。教师不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摘 要: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有利。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五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缜密的思维;让不同认知层面、不同风格的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本文所探讨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创设情境,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提问式探究
研究发现,一般人的创造力在39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提高,40岁后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若不加以培养,这一能力或许被扼杀,所以在中学阶段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明显降低。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现象很少,特别是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爱发问。教师要有意地鼓励学生,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还要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发问,不必拘泥于提出问题的人是谁。例如: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闭合开关后,小灯泡突然熄灭,是何原因呢?此问一岀,即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说:“肯定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教师问:“灯泡的灯丝为什么会烧断?”学生立刻回答:“电路中的电流太大了。”“那电路中的电流为什么大了?”这时不少学生举手抢答:“是电源电压太高了。”紧接着,教师再问:“电源电压为什么过高?”这时多数学生陷入沉思并进行分析思考,最后教师再追问:“怎么办?”有学生小声说:“调低电压,让灯泡在额定电压范围内工作。”至此,一条探究的主线形成:教师通过开展实验和连续追问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以此强化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谓事半功倍。善于提问、勇于质疑是课堂探究问题的开始,高质量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情景式探究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主观的,而是来自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理学中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中,合理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去体会、感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发展潜能,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位教师在讲授完“加速度”知识点后指岀“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在种子成熟后,果实会弹裂出来,如油菜、大豆、绿豆、凤仙花等,你们注意过吗?这些种子在弹裂时会产生加速度吗?能否计算它们的加速度?”此问一提出,许多学生都感到惊奇,不知如何回答。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兴致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播放通过网络收录的凤仙花果实成熟时种子被弹出的科普视频。片中,凤仙花(又名指甲花)的果实成熟后,在阳光照射或风的影响下,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植物的一种自身弹射。种子会在几个毫秒时间内(片中约0.1s~0.4s)弹射出去,射出的速度可达4m/s。所以,只要测出种子的弹射时间和弹射速庋,就不难推测出加速度的大小范围了。由此,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求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开阔视野、不断创新的习惯。
三、选择式探究
利用网络或其它方式搜集信息,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而学生搜集信息后如何取舍成为了教学难点。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取舍信息,是解决冋题的突破口。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习题:小王学生家买了一辆节能汽车,若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30m/s速度行驶20min,需耗油多少千克?下面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到的信息:
■
综上所述,表中提供的信息较多,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逐一分析后就会发现:表中100km耗油6升及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其它因素可视为干扰信息。找岀关键信息,忽略干扰信息或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四、合作式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没有合作就没有思维的灵动和智慧的火花。而科学的分组及合理的评价标准则是合作探究学习高效的保证。教师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物理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如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电功率、电与热等内容,教师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式探究不能偏重于形式,在没有准确理解本节教学目标,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而盲目实施,则有悖于合作探究之本源。
五、总结式探究
探究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还要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只有不断提炼,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才能优化探究的方案日趋成熟,最终让学生体会探究所带来的乐趣。例如:高中物理中,力学知识点复习探究、摩擦力知识小结等学习内容,都需要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假如把上述内容类比为知识叶、知识干、知识树,探究其内在联系、本质特征等,学生就易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内容。只有过程与总结并行不悖,学习才能前行。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适时激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动地发现新知。教师不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摘 要: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有利。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五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缜密的思维;让不同认知层面、不同风格的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本文所探讨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创设情境,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提问式探究
研究发现,一般人的创造力在39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提高,40岁后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若不加以培养,这一能力或许被扼杀,所以在中学阶段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明显降低。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现象很少,特别是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爱发问。教师要有意地鼓励学生,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还要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发问,不必拘泥于提出问题的人是谁。例如: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闭合开关后,小灯泡突然熄灭,是何原因呢?此问一岀,即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说:“肯定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教师问:“灯泡的灯丝为什么会烧断?”学生立刻回答:“电路中的电流太大了。”“那电路中的电流为什么大了?”这时不少学生举手抢答:“是电源电压太高了。”紧接着,教师再问:“电源电压为什么过高?”这时多数学生陷入沉思并进行分析思考,最后教师再追问:“怎么办?”有学生小声说:“调低电压,让灯泡在额定电压范围内工作。”至此,一条探究的主线形成:教师通过开展实验和连续追问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以此强化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谓事半功倍。善于提问、勇于质疑是课堂探究问题的开始,高质量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情景式探究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主观的,而是来自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理学中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中,合理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去体会、感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发展潜能,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位教师在讲授完“加速度”知识点后指岀“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在种子成熟后,果实会弹裂出来,如油菜、大豆、绿豆、凤仙花等,你们注意过吗?这些种子在弹裂时会产生加速度吗?能否计算它们的加速度?”此问一提出,许多学生都感到惊奇,不知如何回答。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兴致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播放通过网络收录的凤仙花果实成熟时种子被弹出的科普视频。片中,凤仙花(又名指甲花)的果实成熟后,在阳光照射或风的影响下,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植物的一种自身弹射。种子会在几个毫秒时间内(片中约0.1s~0.4s)弹射出去,射出的速度可达4m/s。所以,只要测出种子的弹射时间和弹射速庋,就不难推测出加速度的大小范围了。由此,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求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开阔视野、不断创新的习惯。
三、选择式探究
利用网络或其它方式搜集信息,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而学生搜集信息后如何取舍成为了教学难点。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取舍信息,是解决冋题的突破口。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习题:小王学生家买了一辆节能汽车,若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30m/s速度行驶20min,需耗油多少千克?下面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到的信息:
■
综上所述,表中提供的信息较多,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逐一分析后就会发现:表中100km耗油6升及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其它因素可视为干扰信息。找岀关键信息,忽略干扰信息或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四、合作式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没有合作就没有思维的灵动和智慧的火花。而科学的分组及合理的评价标准则是合作探究学习高效的保证。教师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物理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如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电功率、电与热等内容,教师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式探究不能偏重于形式,在没有准确理解本节教学目标,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而盲目实施,则有悖于合作探究之本源。
五、总结式探究
探究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还要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只有不断提炼,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才能优化探究的方案日趋成熟,最终让学生体会探究所带来的乐趣。例如:高中物理中,力学知识点复习探究、摩擦力知识小结等学习内容,都需要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假如把上述内容类比为知识叶、知识干、知识树,探究其内在联系、本质特征等,学生就易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内容。只有过程与总结并行不悖,学习才能前行。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适时激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动地发现新知。教师不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