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2014-12-01陈树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植入术晶状体眼压

陈树悦

白内障即为由不同原因所引发的晶状体混浊, 青光眼是以视野缺损与视神经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变[1,2]。在老年人中, 白内障与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联系密切。在临床中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通常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理想, 术后视力能较快恢复, 并且并发症较少。本文主要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疗效理想,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共80眼, 其中女30例(35眼),男40例(45眼);其中29例为白内障合并继发性青光眼,41例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青光眼。房角:18眼, 窄角:14眼为Ⅰ~Ⅱ级, 19眼为Ⅲ级, 29眼为Ⅳ级。晶状体核硬度:22眼Ⅰ级核, 20眼Ⅱ级核, 16眼Ⅲ级核, 22眼Ⅳ级核。眼压:17眼21~30 mm Hg(1 mm Hg=0.133 kPa), 31眼31~40 mm Hg, 32眼41~82 mm Hg。视力:15眼无光感, 25眼光感至0.1, 34眼0.12~0.4, 6眼在0.5以上。

1.2 方法 在手术前, 所有患者都是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进行4次滴眼, 冲洗结膜囊, 并采取常规麻醉, 闭角型青光眼在散瞳30 min以后进行手术, 手术前1 h用250 ml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术中在术眼颞侧行角膜隧道切口3.2 mm, 在透明角膜行辅助切口, 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 手术中出现虹膜粘连或者是瞳孔不能散大, 可用黏弹剂, 将粘连分离, 对瞳孔做牵拉, 利用机械力量将瞳孔开大, 有助于直视乳化手术、水分离以及撕囊。采取连续性的环形撕囊, 行晶状体皮质以及水分离, 将晶状体皮质吸除。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手术以后对眼压进行3 d持续测量,眼压控制效果差可以采取降眼压治疗。对治疗前、后前房深度、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 治疗后在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方面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前房深度与眼压对比。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前房深度与眼压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前房深度与眼压对比( ±s)

注:与治疗后比较, aP<0.05

?

3 讨论

在临床中, 青光眼以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乳头凹陷以及眼压上升为主要表现, 同时可以划分为先天性、继发性以及原发性[3,4]。在我国, 原发性青光眼大部分为闭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大多数为外伤性以及晶状体性。临床中,比较常见致盲眼病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是传统治疗方法, 在白内障成熟以后, 择期进行摘除手术, 这种阶段性治疗方法, 患者需要行二次手术, 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同时也增加经济压力。并且浅前房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发生几率比较大。关于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浅前房、低眼压以及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外, 受到手术干扰, 手术以前混浊晶状体更加混浊, 手术以后视力改善不明显, 需要再次采取白内障摘除术, 增加手术风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相比较, 治疗后在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 这说明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 瘢痕比较小, 能保持滤过功能, 有效控制眼压, 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术后彻底封闭水肿切口;对于有严重房角粘连患者,将房角彻底分离, 使小梁功能得以恢复;手术以前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眼压降低, 使葡萄膜反应得以减轻, 避免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 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术后视力恢复比较快, 手术切口小, 对患者造成损伤小, 疗效理想,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张鸿儒, 欧阳珊, 李睿姝, 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14):133-136.

[2]孟杨, 陈经伟, 汤诚, 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观察.山东医药, 2011, 9(46):232-236.

[3]何小杰, 马瑞倩, 叶润才, 等.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广东医学, 2011, 32(18):153-155.

[4]阙鹏志, 梁品琪, 梁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3(18):383-385.

猜你喜欢

植入术晶状体眼压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