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传统文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中的地位
2014-12-01杨立红,李新军
杨立红,李新军
摘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以气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结构模型,大量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成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理论。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祖国医学,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根据中医药教育规律与学科特色,加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培养既能传承中医文化精髓、又具有高尚医德与通融识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
任何医学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有“易医同源”、“医道相同”及“儒医”之说。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只有努力夯实传统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体悟中医学说之真谛,不断将中医文化及蕴藏其中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发展的人文土壤
中医学植根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临床处方、各家学说及诊疗技术,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东方思维的熠熠光辉,其深刻的哲理性与伦理观,不啻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最佳展示。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等学说是构建中医学说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与核心范畴;“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生生变易”的宇宙观则成为贯穿中医学说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此外,儒家所宣扬的仁义道德对古代医德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道家的恬淡虚无,顺应自然,颐养天年的“清静无欲”思想构成了中医养生学的内核;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捏拿打等,无不包含传统文化的理念于其中。中医学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将儒释道诸子百家思想融汇一体,彰显了典型的“和合兼容”的人文特质。
二、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好专业的必备条件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正是中医学博大精深之所在。作为现代中医学学人,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一)巩固专业知识的需要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方方面面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母体,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固有的灵魂,更谈不上什么继承与发展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名医大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拥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古徽州为例,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徽州独特的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影响,大多医家幼皆受儒,博经通史,文化素养极高。正是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使得古徽州地区名医辈出。据统计,自宋至清末,这里共有名医(含寄籍外地者)858 名,编撰医籍852 种。[1](P.2)正如前辈诫言:“高以下为基,只有博学于文,始得精专于医。”[2] (P.43)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只有用心去学习和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努力夯实传统文化基础,才能真正领悟中医理论的精髓与真谛,更好地将中医学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二)把握中医独特思维的需要
受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有着与西医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传统天人观的指导下,中医学注重从整体角度出发,将人置于天地自然的整体动态时空中加以考察研究,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一种形象思维方式。它一方面认为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气血津液等各自不同的功能是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强调形气神的统一,把人、自然、社会视为统一体,动态、综合地认识把握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传统文化的烙印。而现代科学思维,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即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当代中医药大学生是接受现代科学思维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更加习惯于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中医思维方式与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习惯思维方式的不一致,不仅影响了他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使当代中医药大学生掌握一些古代哲学与方法论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内涵。
(三)塑造高尚医德的需要
孟子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医学作为除疾患、利世人、行孝悌的手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一致的,因而被儒家称为“仁术”。“医乃仁术”即是医生职业精神的写照,也是医术与医德统一的最好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伦理道德观念和崇高的人格精神对历代医家良好的人格修养与医德医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熏染与浸润,涌现出许多医技超凡、医德高尚的医药学大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的共通之处便是十分重视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努力践行儒家的“仁爱”思想,济世救生,以德待患,以儒家风范名震医林。立医之本在于立德,欲成大医必立大德。作为中医学学人,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仁义观”的指导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铸就“大医精诚”的大家风范。
三、加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决定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高低。然而,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科划分过细、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占比重较低等弊病。这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的课程模式,非但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专业认同,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养不高、学术视野狭窄、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为适应社会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根据中医药教育规律与学科特色,加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一)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1829年,美国伯德学院帕卡德(A·S·Parkard)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之后,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出和演变,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积极地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这些教育理念,形成了核心课程模式、分布必修课程模式、经典名著型课程模式、自由选修课程模式等经典的通识课程模式,其中有的课程模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发展成为现代通识教育的代表和主流。
“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规律来看,中医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天然的融合性。”[3]近年来,一些中医药院校已开始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实践,但总的说来,各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和实施都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适合各校自身的课程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的综合发展水平较低;课程内容的通识性不突出;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等等。
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学科比较单一的高等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建设一套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我校已将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列为教学改革重点与重点研究课题,拟在客观分析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现状、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中医药人才培养“重传承、重实践、重人文、重创新”的特点,在原有学分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课程模块,按照重组与整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贯通,人文与专业相融合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
(二)编写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读本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积淀了博大而深厚的文化传统,留传下来的典籍如汗牛充栋般不可计数。因此,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编写一套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读本,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安徽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精诚合作,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在通识教育读本编写方面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两校专家学者及相关社会贤达围绕通识教育读本编写的意义、目标、内容、定位、切入点及文字风格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读本的编写原则:⑴有定位。中医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别于综合性大学,读本编写应体现学科特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启迪思维、唤醒“慧根”、拓宽视野、提升品格为基本定位。⑵有立意。通识教育读本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思想,有总体设计,有思想和文化学术价值及一定的品位,让学生受到引导和教育。⑶有价值。应选取传统治学中有价值的东西,考虑传统与现代、文学与民族、宗教与医学等诸多元素与视角,逐步展开。编写此套读本旨在教学生学习路径,引其入门。通过阅读与静心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与中医药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形成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思维。就全国中医药院校而言,此项工作堪称首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期待容知识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具有典型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读本早日付刊使用。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医学正以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统一与融合,成为中华文化最有价值、最有活力、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祖国医学,充分发挥中医学在人类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立足中医特色,坚持服务现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培植中医传统文化土壤,培养既能传承中医文化精髓、又具有高尚医德与通融识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孝周.杏林第一枝[M].合肥:黄山书社,2000.
[2]李益生,印勇.深入研习古医籍是中医成才必经之 路[J].江苏中医药,2005,26(1).
[3]郑玉玲.中医院校应开展通识教育[N].中国中医药 报,2013-10-18(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