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

2014-11-30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黎加厚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为何翻转课堂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热点

当前,从北京、广州到青岛,再到潍坊,大家都在关注“翻转课堂”。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

原因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云端和手机端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时代的变化使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原因二:个性教育的需求。早在古代孔子就曾提出过这一理念,但因大班化教学的限制未能实现,而目前出现的小班制则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育。

原因三: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称现在的教育为“一对一”: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学习。一对一信息化环境对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教学方式变化。

回顾国内学校计算机普及情况(图1),可以看出,技术环境的变化引起学习方式的变化,又引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其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关键词: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很多学校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学习,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新绛中学、聚奎中学、昌乐一中等。在此过程中归纳出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等概念,由此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在技术的支持下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若没有技术支撑是不能完成的。

图1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二、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行动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教学结构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完成知识传递,课堂外完成知识消化。教学流程是课堂内进行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堂外进行课堂练习。而翻转课堂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把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前,让学生在课外预习,预习完回到课堂研讨,不懂的问题首先由小组内同学帮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辅导,过去课堂上主要是知识讲解,现在是做练习,教师过去是讲课,现在是个性化点拨。这种方式为先学后教。

但学生在知识预习时怎样把过去老师课上讲授的关键点能够学到呢?这就需要一个支架。老师们可以参考可汗的方式设计开发微课程,然后传到学生的学习终端(平板或手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分工作是替代教师课堂传递的部分,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需要教师帮助才能学会的;如果学生自己看教材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就不需要微课程。

鉴于我们学校教育的国情,广州一教师将美国的翻转课堂课内、课外结构改为AB型教学结构。A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练习(就是今天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第二节课),B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学科进行AB课堂教学方式组合,如AB、AB、BBA、AAB、BABA等多种方式。这种做法将我们对微课程的认识深化到新的高度。

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的演进说明什么呢?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个人信息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微内容(例如微视频、PPT、Prezi等)。

有了微课程教学法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AB型教学。微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是它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教学策略落到实处,可以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教学元素配合使用,但特别适合翻转课堂这种方式。它把教师施教活动以数字化载体记录下来,可以再现教师施教活动过程,将教师个性化、知情意的部分记录下来,使其数字化、具有可重用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异步学习、泛在学习等。

今天上午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课程改革是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学习。那么,我们来看下昌乐一中的AB型教学管理体系,他们将AB型教学法换成“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我建议将“训练展示课”改为“研讨理解课”,以更好地与“自学质疑课”相对应。昌乐一中在保证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时的前提下,将下午、晚自习、早自读改为“自学质疑课”,自学质疑课对应第二天上午的“训练展示课”(两课1:1)。整个课程表照此设置,以前的正课减少了,自习增多。

昌乐一中通过翻转课堂逐步完善课型,实现微课突破和规模推进,引起山东省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成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领导重视;骨干教师的参与;设备的配置;有教改成果作为基础。

图2美国翻转课堂与中国本土化行动比较

微课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教与学方式的结构型变化;二是高质量的微课程。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这种发展历史反映了它更加适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克服了机械照搬国外翻转课堂模式的局限性,从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到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从关注课堂教学的时间流程安排到关注适合的教学策略设计,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认识的深化。这次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了在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翻转课堂实验取得的成绩。

三、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

1.微课程设计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趋势是系列化的和教材配套的,进一步发展为移动-云端能够支持的,并且是跨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要增加互动性(嵌入学生自控参数,必要的交互式练习等);增加知识管理系统(笔记、标注、云端共享);增加学习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将由出版社和教材制定部门配合共同来做。出版社制作的同一个模式的微课程资源不会适合所有地区情况,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微调,从而更加适合个性化的需求。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机构或学校应建立一个平台实现共享。

2.微课程教学策略发展变化

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学策略包括掌握学习法、发现学习法,PBL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创客教学法。掌握学习法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在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但对于交叉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法是有缺陷的,因此国外创建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如英特尔的“一对一”项目。

课堂教学的社会化转型,有几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创造:从完成个体作业(评价),到创建应用作品;二是混成:从独立完成作品(白手起家),到“再设计”创作;三是社会:从个体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互动参与,社区文化;四是集体智慧: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

发现学习法是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昌乐一中开展“自学质疑课”的理念是相通的。新时代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公民,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提出质疑,在课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同伴可以相互提问;课后总结反思。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个基于发现学习的支架KWL表,它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质疑过程用表格的方式,也称为支架的方式记录下来实现可视化与分享交流。后来我们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新KWL表,第一是“我知道什么”,如昌乐一中生物课上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第二是“我想知道什么”,就是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课程,通过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质疑的地方写出来,第三步,将学到的知识归纳出来;最后将“我是如何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利用新KWL表根据学科改造,将学生的学习有序化、程序化、规范化。同样课堂上的提问也很重要,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未来的发展是基于应用软件(APPs)的教学,包括四大系统:苹果APP应用、安卓APP应用、谷歌APP应用、微软APP应用,每个系统都有上万的教学软件。GeoGebra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未来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遗憾的是在昌乐一中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应用,希望今后进一步努力。

创客教学法有5个环节:一是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精神;二是设计: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设计;三是动手制作: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将设计制作成产品;四是分享: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五是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比如,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转型包括以下几方面:行为习惯:从关注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关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学科思想方法:从完成学业,提高成绩,到更关注掌握思想方法;身心发展:从重视学习课本知识,到重视身心全面发展;兴趣特长:从关注掌握学习成绩,到重视发现潜能。这种评价叫绿色评价。对此,教育部已出台相关评价指标。今后我们可以参考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设计微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策略。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学科特点,学习者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策略,将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的教育,即混合式学习。

3.教学结构和体制的变化

可汗在《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中提出希望每个班级配备多名教师,用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兴趣;希望推出更可靠的评估体系取缔字母评分制;希望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协作学习;希望学习随处发生,取消“寒暑假”制度。在可汗的理想中,我们现在进行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每个学生自带设备,全世界是一个教室,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每个学生有一套设备,全世界只需要一个教师。如此一来,未来的教学评价也要发生变化,如从内容标准转向能力标准,学分制管理和个性化编班等。

四、如何探索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思考、养成良好习惯、实施有效教学。2012年,教育部-英特尔一对一项目专家组针对数字化教育环境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出四项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小步子-不停步-朝前走(微变革);(2)目的性原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个性化);(3)适切性原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结合本校、本学科、不同教师、学生的差异性);(4)变革性原则:创新性、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扬弃和颠覆。

今天我到昌乐一中看到他们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真切地感受到面向教育的未来,让我们积极投身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行动!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