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经皮撬拨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2014-11-30李铭雄吴天然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9期
关键词:针眼克氏线片

陈 王 李铭雄 吴天然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1],关节内骨折约占所有跟骨骨折 70%[2]。跟骨解剖结构复杂,骨折类型较多,治疗方法多样。对于关节内骨折,临床报道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并发症仍较多,如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微创手术克服了切开手术的诸多缺点,笔者采用急诊经皮撬拨复位跟距关节反弹外支架固定,必要时多枚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0例共46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符合跟骨骨折诊断标准。术前常规行双跟骨正侧轴位X线片及双跟骨CT扫描。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0例,男 37例,女 3例。 年龄18~63岁,平均(40.30±9.53)岁。单侧34例,双侧6例。其中1例车祸伤,其余均为高处坠落伤。按Sanders分型,Ⅱ型36足、Ⅲ型7足,Ⅳ型3足。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急诊手术,时间在伤后 1~11 h,平均(4.2±1.03) h。

1.3 治疗方法 运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先取仰卧位,助手握小腿中段,术者一手掌虎口握跟骨结节,一手掌握足背,进行拔伸牵引2~3次。用跟骨夹在跟骨两侧夹挤2~3次,以恢复跟骨横径。如为单侧,取健侧卧位,患肢在上;双侧骨折取俯卧位,双下肢屈膝外展外旋。C-型臂X光机透视下,以直径3.5~4 mm斯氏针,自跟骨结节部取主受力的骨折块轴向进入,行撬拨后关节骨折块以恢复跟骨高度及Bohler角,然后再根据骨折块的几何形态、大小及塌陷、翻转程度,取直径2.5 mm克氏针分别从跟骨结节下方、外踝下方、跟骨体外侧部等多部位进行撬拨,以恢复跟骨长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距下关节面平整,再取一枚直径3.5~4 mm斯氏针自跟腱外侧缘轴向进入距骨颈,安装外支架,行反弹固定。再根据骨折块的不稳定情况及大、小形态的不同,必要时以多枚直径2 mm克氏针在跟骨外侧自后外上方向前内下方经皮固定,加强固定以保持跟骨形态与关节面的平整。最后松解针道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视情况缝合针眼皮肤。术后处理:术后无需使用抗生素。麻醉消退后即可行足趾及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第2天拍摄跟骨正侧轴位X线片。术后2周开始行踝关节屈伸活动,6~8周后解除外固定架,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弃拐负重行走。

1.4 评价标准 测量术前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丘部高度、宽度、长度。MaryLand 足部评分[3]:优:90~100 分。良:75~89 分。可:50~74 分。差:<50 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跟骨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1。术后与术前后X线片比较显示,Bohler角、Gissane角、丘部高度、宽度、长度等均恢复满意(P<0.05)。

表1 跟骨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

表1 跟骨骨折手术前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2 术后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 术后骨折均能愈合,愈合时间 42~55 d,平均(47.15±3.80) d,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5.00±3.43)个月。MaryLand足部评分[3]:优 34 足,良 7 足,可 3 足,差 2 足,优良率 89.13%。

3 讨 论

急诊经皮撬拨复位跟距关节反弹外支架固定,必要时多枚克氏针固定,可用于治疗各种新鲜的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舌状骨折。CT分型上,适用于SandersⅡ型、Ⅲ型和部分Ⅳ型骨折。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引起,年轻人多见,暴力较大,由于是松质骨骨折,出血量较大,足部皮肤弹性小,很快就形成肿胀,如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口闭合困难,血肿形成,易继发感染。目前多数学者建议伤后5~12 d待水肿消退后手术[4-5],但需要较长时间等待,住院时间长,花费多。有研究认为,经皮撬拨复位无法清理骨折端,手术宜尽早进行[6]。笔者认为经皮撬拨复位可在急诊进行,只要患者无其他手术禁忌证,即使肿胀较明显,仍可急诊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肿胀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骨折复位后采用外支架固定,有利于观察针眼和换药。

操作应选择直径3.5 mm或4.0 mm斯氏针,以免在撬拔和固定过程中折弯,影响治疗效果;进针点应在跟腱外缘,一方面可避免损伤跟腱,另一方面可保持踝关节的部分活动度,防止踝关节僵硬;使用多枚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塌陷或分离的骨折块,以防止关节面再塌陷和小骨块再移位。选用C-臂X光机多角度透视,经皮撬拨复位,必要时多枚针撬拨复位,可以恢复跟骨长度、宽度、高度、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配合外支架反弹固定,多枚针固定,固定牢靠,可防止关节面继发塌陷,在部分病例中,反弹固定可起到持续复位的作用;技术操作简便,风险性小;患者痛苦小,可减少或避免感染的危险;跟骨骨折后一般疼痛剧烈,骨折复位后有利于减轻局部压力,可早期缓解疼痛;可早期下床(不负重)活动,方便护理;可避免二次手术;适应证广。外支架固定存在针眼感染可能,由于外支架仅固定6~8周即可拆除,时间较短,但只要针眼定期换药,感染几率很低;外支架固定期间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部分粉碎严重的SandersⅣ型骨折,骨折端复位欠佳,影响日后功能。

本研究结果示,急诊经皮撬拨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较好疗效,其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1.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06.

[3]窦榆生,廖永华,师建军.跟骨骨折的CT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J].中国骨伤,2008,21(3):207-209.

[4]Fulkerson EW,Egol KA.Timing issues in fracture management:a review of current concepts[J].Bull NYU Hosp Jt Dis,2009,67(1):58-67.

[5]Zhang Q.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by bone grafting and plastic tialloy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J].Zhongguo Xiu Fu Chong Jian Wai Ke Za Zhi,2009,23(6):648-650.

[6]邵顺建,武猛,宋展昭,等.跟骨骨折3种治疗方法比较[J].中国矫形外杂志,2005,13(24):1861-1863.

猜你喜欢

针眼克氏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针眼
——破溃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去除与保留血痂对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打完针千万不要马上按摩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