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2014-11-29黄盈盈
黄盈盈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着力围绕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道理,被动进行死记硬背的状态,严重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新颖性赢得广大师生的喜爱。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新课程理念及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积极贯彻,思想品德课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继而引发一系列教学行为偏差,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解决。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积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新课改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新课程的实质,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及质量观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
二、采取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就是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思维模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政治问题,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正向和逆向两个不同角度剖析问题、分析问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讲解教材、阐述原理时,要鼓励和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持相反意见,并及时有效地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适当辩论,让思维的火花在交锋中碰撞和放彩,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给学生设定现成的思维定式,要不断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换位思考,从而找出问题更独特的答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思维,长此以往,其逆向性思维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根植现实生活,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并移植学生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教师主动构建教学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把各种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与生活的脉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为配合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引导学生列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用法律知识给予点评。起初以教师评析为主,学生辅助参评,后来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评自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惑时为其解惑,纠正一些法律术语的错误。学生在列举案例、查阅资料、自主评析、请教解惑一系列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升华,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效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好、设计好、开展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将教学环节与实践活动有机贯穿。还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调查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所在村委会、居委会或街道有针对性地提一条合理化的环保建议。实践证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可以不断强化学生思維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五、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管理者为组织者,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变传授者为合作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观”,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成为现实。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共同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尊为“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而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到新的水平。
六、活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
修订后的新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恰当地利用好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及观察事物能力。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讨论,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更了解社会,更注重自我保护。实践证明,通过活用教材可以强化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内化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
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应把握好六大要素。一是教学目标要有效。只有设计出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收到良好效果。二是教学容量要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既不能“贪多”,又不能“求少”。三是教学重点要突出。在教学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在哪,示范什么,讲解什么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学重点突不破,教学难点攻不下,那么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是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情况等,科学、适度、灵活、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五是教学过程要完整。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一节优质课,在组织教学、传知授技、学生练习、探讨交流等方面,教师既有“定向目标”,又有“拓展思考”。教学各个环节应做到“活而不乱”、“导而不烦”、“学而不厌”、“乐而不纵”。
八、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现代家庭、教师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以及少年学生自身心理水平的不高、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常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中心膨胀、叛逆行为、焦虑、自卑甚至自我否定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问题。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与成长,并关注自己的每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