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信息素在斜纹夜蛾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2014-11-29李雅珍徐柯楠陆艳冰
李雅珍 李 益 徐柯楠 陆艳冰
(1 上海市宝山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 200443;2 上海宝灵蔬菜园艺场;3 宝山区罗泾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斜纹夜蛾又称斜纹夜盗蛾,食性杂,寄主范围极广,寄主植物多达99个科290 多种植物,在蔬菜上的主要寄主作物有甘蓝、青菜、大白菜、生菜、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菠菜、葱、空心菜、土豆、藕、芋等,是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由于斜纹夜蛾是一种间隙性发生的暴食性害虫,可多次造成灾害性危害。传统的斜纹夜蛾测报方法主要依靠灯诱成虫,根据灯下诱捕蛾量及蛾峰发生的时期,结合大田幼虫调查预测其发生程度,并根据斜纹夜蛾各虫态历期、天气状况等因素可以准确预测田间2 龄幼虫发生盛期,从而制订防治适期。
斜纹夜蛾趋光性较弱,加上近年农田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光源的干扰使灯诱效果很不理想。为了不断完善蔬菜害虫监测手段,提高蔬菜害虫预测预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引进新型监测技术对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相当重要。早在20 世纪80~9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已成功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种子园虫情测报。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利用性诱剂对多种害虫进行了监测并指导防治。为此,我们通过田间试验来验证斜纹夜蛾性诱剂的监测效果,同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斜纹夜蛾诱芯。
1 昆虫性信息素在斜纹夜蛾监测上的应用
1.1 试验材料
(1)测报灯:智能虫情测报灯,由南京华佳城科贸有限公司生产。(2)性诱剂:由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配套干式性诱剂诱捕器。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
2012年5~10月,分别采用灯诱和性诱的方法对斜纹夜蛾开展田间系统监测。试验地作物为甘蓝、青菜、花菜等。(1)性诱法:用斜纹夜蛾专用性诱剂,在试验地同时放置3 只干式性诱剂诱捕器,田间诱捕器离地1m 左右,每个诱捕器间隔200m 左右,每只诱捕器内放1个诱芯,诱芯每30d 更换1 次,逐日早上调查诱捕成虫数。(2)灯诱法:试验地安装虫情测报灯,每天早上记录诱蛾量。
1.3 试验结果和分析
1.3.1 不同监测方法诱蛾量比较 对试验地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统计(见表1),采用性诱的方法,平均单个诱捕器累计诱蛾量为16248 头,灯下平均累计诱蛾量为197 头,性诱是灯诱的82.48 倍。
表1 不同方式诱蛾量
1.3.2 不同监测方法下蛾峰发生情况 对斜纹夜蛾不同监测方法逐日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发生趋势图(见图1),结果显示利用性诱方法测到的蛾峰多,而且比较清晰,图中明确显示8月中旬和9月中旬是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而灯下的蛾峰就不明显。
图1 不同监测方法斜纹夜蛾发生趋势
1.4 试验结论
通过试验明确显示,性诱方法监测斜纹夜蛾成虫,诱蛾量大,蛾峰明显,成虫始见期早,整个监测过程数据完整连续,通过此方法监测的数据可以准确地判断斜纹夜蛾当年的发生趋势并制定防治适期。由于斜纹夜蛾成虫趋光性并不十分强,导致测报灯6月上旬前诱捕不到蛾,整个监测过程中蛾量少,蛾峰不明显,影响了斜纹夜蛾发生的预测,根据灯下数据无法制定出准确的防治适期。
2 斜纹夜蛾诱芯田间诱虫效果筛选试验
2.1 试验方法
本试验对北京中捷和宁波纽康生产的2 种斜纹夜蛾性诱剂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从6月10日开始,8月24日结束。2 种不同的诱剂各设1 次重复。其中换过1 次诱芯。计算单个诱捕器累计诱虫量。
2.2 试验结果和分析
结果显示:(1)从诱芯的稳定性看,宁波纽康生产的诱芯较北京中捷的稳定,北京中捷的斜纹夜蛾诱芯放置10d 后诱虫效果明显减弱。(2)按诱虫量计,宁波纽康生产的斜纹夜蛾诱芯单个诱捕器累计诱虫量为500 头,高于北京中捷生产的斜纹夜蛾诱芯。图2 为2 种诱芯诱杀虫量对比。
图2 2 种斜纹夜蛾诱芯诱杀虫量
3 试验结果和讨论
3.1 明确了昆虫性信息素在斜纹夜蛾监测上的良好效果
通过田间试验,系统地显现了昆虫性信息素在斜纹夜蛾监测上的效果。监测数据经分析显示,其诱捕蛾量大,蛾峰明显,数据连贯完整,使用方便,受环境因子影响小,可以作为当前蔬菜上斜纹夜蛾田间监测的主要方法。
3.2 筛选出了理想的斜纹夜蛾测报诱芯及诱捕器
通过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诱芯进行田间试验,数据显示宁波纽康生产的斜纹夜蛾诱芯诱蛾效果比较好,可以作为以后测报上使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