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2003—2012年图书出版述评

2014-11-28佟博

出版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图书奖编者数量

佟博

[摘 要]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三届获奖图书的作者(或编者)、作品内容、地区分布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据此对我国2003—2012年图书出版基本状况进行述评,并提出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 中国出版政府奖 图书奖 地区分布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50-05

Review of Chinas Book Publishing from 2003 to 2012:Based on the Books of China Publication Government Awards

Tong Bo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Abstract] Using the bibliometrics method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uthor,works content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books which won China Publication Awards (Books Awards) in 2003—2012, comments on the Chinese publishing basic situ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publishing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a Publication Government Awards Book Award Regional distribution

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目前已举办三届。图书奖是该奖6个子奖项之一,图书奖数额前两届各60个,第三届56个,三届共176个。参评出版物必须出版一年以上,质量优秀,并具备必备条件之一。

截至2014年该奖项已举办三届。参评出版物的出版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揭晓颁奖时间分别为2008年、2011年、2014年。从参评出版物的出版时间跨度上看,刚好是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时间,因此,这三届图书奖评选出的优秀图书,也就是10年来我国图书出版水平和现状的集中代表和反映。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发布的“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一、二、三届获奖名单”作为数据来源,从作者(或编者)、作品、地区分布三个层面出发,对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性质、作者(或编者)人数,获奖图书分类、获奖图书题材类型、出版规模、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及出版社所在行政区、经济地区以及出版社获奖数量及次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作者(或编者)层面

2.1.1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性质看

176种图书的作者(或编者)中有三分之二在科研或具有科研性质的机构工作,在“专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共有117种,占获奖图书作者(或编者)总数的66.48%,而“国家机关直属的具有研究性质的机构”和“博物馆图书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研究性质,加上这两项数据,这个比例高达72.16%(见表1)。

表1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性质情况

2.1.2 从作者(或编者)人数看

集体创作占绝大多数。共有141种图书为集体创作,占获奖总数的80.11%,而作者(或编者)是个人的仅有35种,占总数的19.89%。也就是说获奖图书超过五分之四是集体创作。

2.2 作品层面

2.2.1 从获奖图书的种类看

评奖办法中明确指出图书奖下设八个门类,分别是: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含科普图书)、古籍整理、少儿、辞书、民族文版。其中社科类、科技类在数量上是获奖的主体,各有48种图书获奖,各占总获奖数的27%(见表2)。

表2 图书奖八个图书门类数据统计

从中国图书分类法数据统计来看,获奖图书覆盖面广,覆盖了中图法全部22个图书种类,获奖数量最多的为文学类,最少的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I类),历史、地理(K类),艺术(J类),前两类的比例都超过总数的10%。这三类也是目前我国出版领域出版量最大,受众最广,成果最丰硕的。获奖数量在10种以上的六个种类之和超过获奖总数的一半,达到获奖总数的57.95%。六类中有四类属于与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而政治、法律,经济,综合性图书各以9种的数量紧随其后,亦属于人文社科类,可见人文社科类图书依然是政府倡导的主体,读者关注的重点。理工农医类图书中获奖最多的则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技术类,以及与国民健康休戚相关的医药、卫生类(见表3)。

以上数据表明,政府对于国家出版物的倡导旨在提升人文、医药、科技、卫生水平,促进经济与科技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表3 基于中图法的图书分类种数统计

2.2.2 从获奖图书的题材类型看

针对有4种以上图书获奖的7个出版社的图书题材进行统计,主要涉及以下几类题材:各学科的学术研究著作(14种)、历史文献整理(7种)、辞典类工具书(6种)、名人文集(3种)、政策纲要(2种)、文学作品(2种)、美术作品(1种)、地图集(1种)等(见表4)。这36种图书题材偏重学术研究、历史文献整理和辞典类工具书,纯粹的文学作品只有2种,且均不属于通俗类文学读物,而这正是三届获奖图书的缩影。在三届获奖图书中,各类学术著作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同时有大量历史文献整理类,以及辞典类工具书。endprint

表4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获奖图书题材类型统计

2.2.3 从获奖图书的出版规模看

单本书、套书(或丛书)均可参加评选。获奖图书为单本和套书(或丛书)的比例如下,单本图书占37.50%,套书(或丛书)占62.50%。从以上两个数据来看,套书(或丛书)参评的数量更多、获奖的几率更大、比例更高。

2.3 地区分布层面

2.3.1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行政区看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涉及18个国内行政区,3个国家。排名前三位,且获奖数量超过10个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其中北京有115个,占总数量的62.50%,以绝对优势超过其他17个地区和3个国家数量之和,江苏和上海分别以13个、12个位列其后,但从数量上与北京相差甚远。除此以外,国内其他15个地区总和只占22.28%,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见表5)[1]。

表5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分布

全国20个行政区有117家出版社获奖,数量排在前三位,且超过10个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其中北京有52家出版社共获奖92个,两项指标都接近获奖总数的一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与排在第二、三位的上海、江苏差距巨大。上海有11家出版社获奖16个,江苏有11家出版社获奖14个。其余17个上榜地区总和为43家出版社,共获奖63个,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见表6)。

表6 获奖出版社数量及出版社获奖个数的行政区分布

2.3.2 获奖在4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和所在地

在三次评奖中,有117个出版社共获奖185次(包含联合出版图书获奖)。获奖四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共有7家,而科学出版社以三届八次获奖的骄人成绩遥遥领先,位居榜首。获奖五次以上的出版社除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外,其他6个全部是在京出版社(见表7)。而获奖在两次以上的出版社所在地区,北京仍高居榜首,有18个在京出版社获奖两次以上。

表7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及所在地区分布

2.3.3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看

从经济地区[2]分布来看,三届评奖覆盖面较广,四个经济区域均有作者(或编者)和出版社获奖;与此同时,获奖数量相差悬殊,三项指标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比例分别高达83.33%、77.78%、78.38%,三项指标都超过全国三分之二,可谓独占鳌头。而东部和中部地区之和更包揽了全国获奖图书的九成以上(见表8)。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2年)》数据来看,2012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0家,其中在京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60家。而三届共有117家出版社获奖,北京地区获奖的出版社有52家,占在京出版社总数的23.64%,地方出版社有65家获奖,占地方出版社总数的18.06%,且在京出版社占获奖出版社总数的44.44%。这充分说明在京出版社的雄厚实力,以及目前我国在出版社建设、出版物质量、出版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相吻合。这些数据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东北和西部地区亟待加强图书出版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如果这种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8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及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分布

3 结论及思考

通过对上述获奖图书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一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获奖作者工作机构集中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或具有科研性质的机构。这一作者群结构决定了获奖图书的题材和性质是偏重于科研类,也刚好和该奖项侧重于倡导学术图书的出版相吻合。

二是集体创作(或编写)的图书和套书(或丛书)获奖比例更高。这类图书编撰规模大,资金投入充足,集中了多领域的优秀人才,编校质量精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因而更容易受到专家和读者的青睐,也更能体现政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导向。

三是图书奖评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评选出的图书反映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多个学科门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团结与繁荣。学科门类覆盖面广、图书种类齐全,同时侧重人文社科和理论、学术研究图书,而通俗读物相对较少,只在少儿读物和文学类中有少数体现。

四是获奖图书无论从作者层面还是出版社层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虽然覆盖了全国117个出版社,但获奖最多的作者工作机构和出版社都集中在北京地区,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出版社有着深厚的积淀和良好的传统。从经济地区分布看,优质出版社、出版人才都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但从长远看,这一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基于以上的结论,结合我国2003—2012年的图书出版现状,引发以下思考。

出版物的数量与目前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不相称。中国出版物数量巨大,根据2003年至201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2012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4005种。2012年比2003年数量增加223614种,同比增长117.45%,增长迅速。但是,巨大的增速和庞大的数字并没有打造出与之相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出版社的出版水平和图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国民精神文明素质。那么,我国的出版机构该如何兼顾数量与质量,在做大的同时做强,打造出经典出版物,树立经典品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国家政府奖图书奖的评选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优秀出版物的认可和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政策导向。图书最本位的意义在于阅读,图书奖的评选是否体现了为读者服务,为阅读服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通俗、休闲类读物,而获奖图书学术性较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有限,但这些图书却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学术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代表国家的出版实力,具有启迪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政府导向是否需要反映读者阅读兴趣,政府导向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引领读者阅读兴趣呢?作为图书出版机构的出版社,在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兴趣之间如何选择才能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双赢呢?在这一方面,各类民间知名图书排行榜,如当当图书榜、《新京报》书香榜等都从销售者的角度对读者阅读起到了相当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2014年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主题活动——《2013中国好书推介盛典》,这一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向全国读者推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推动和引导全民阅读来传递精神正能量。找到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进一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使政府导向对读者兴趣起到行之有效的引导作用。

注 释

[1]有多地作者共同出版一种获奖图书的情况,因此合计数据为184种,比获奖图书种数176种多。

[2]经济地区的划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3省;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共10省、市;中部地区: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省;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2省(市、区)。

(收稿日期:2014-08-24)endprint

表4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获奖图书题材类型统计

2.2.3 从获奖图书的出版规模看

单本书、套书(或丛书)均可参加评选。获奖图书为单本和套书(或丛书)的比例如下,单本图书占37.50%,套书(或丛书)占62.50%。从以上两个数据来看,套书(或丛书)参评的数量更多、获奖的几率更大、比例更高。

2.3 地区分布层面

2.3.1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行政区看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涉及18个国内行政区,3个国家。排名前三位,且获奖数量超过10个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其中北京有115个,占总数量的62.50%,以绝对优势超过其他17个地区和3个国家数量之和,江苏和上海分别以13个、12个位列其后,但从数量上与北京相差甚远。除此以外,国内其他15个地区总和只占22.28%,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见表5)[1]。

表5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分布

全国20个行政区有117家出版社获奖,数量排在前三位,且超过10个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其中北京有52家出版社共获奖92个,两项指标都接近获奖总数的一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与排在第二、三位的上海、江苏差距巨大。上海有11家出版社获奖16个,江苏有11家出版社获奖14个。其余17个上榜地区总和为43家出版社,共获奖63个,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见表6)。

表6 获奖出版社数量及出版社获奖个数的行政区分布

2.3.2 获奖在4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和所在地

在三次评奖中,有117个出版社共获奖185次(包含联合出版图书获奖)。获奖四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共有7家,而科学出版社以三届八次获奖的骄人成绩遥遥领先,位居榜首。获奖五次以上的出版社除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外,其他6个全部是在京出版社(见表7)。而获奖在两次以上的出版社所在地区,北京仍高居榜首,有18个在京出版社获奖两次以上。

表7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及所在地区分布

2.3.3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看

从经济地区[2]分布来看,三届评奖覆盖面较广,四个经济区域均有作者(或编者)和出版社获奖;与此同时,获奖数量相差悬殊,三项指标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比例分别高达83.33%、77.78%、78.38%,三项指标都超过全国三分之二,可谓独占鳌头。而东部和中部地区之和更包揽了全国获奖图书的九成以上(见表8)。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2年)》数据来看,2012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0家,其中在京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60家。而三届共有117家出版社获奖,北京地区获奖的出版社有52家,占在京出版社总数的23.64%,地方出版社有65家获奖,占地方出版社总数的18.06%,且在京出版社占获奖出版社总数的44.44%。这充分说明在京出版社的雄厚实力,以及目前我国在出版社建设、出版物质量、出版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相吻合。这些数据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东北和西部地区亟待加强图书出版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如果这种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8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及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分布

3 结论及思考

通过对上述获奖图书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一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获奖作者工作机构集中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或具有科研性质的机构。这一作者群结构决定了获奖图书的题材和性质是偏重于科研类,也刚好和该奖项侧重于倡导学术图书的出版相吻合。

二是集体创作(或编写)的图书和套书(或丛书)获奖比例更高。这类图书编撰规模大,资金投入充足,集中了多领域的优秀人才,编校质量精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因而更容易受到专家和读者的青睐,也更能体现政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导向。

三是图书奖评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评选出的图书反映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多个学科门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团结与繁荣。学科门类覆盖面广、图书种类齐全,同时侧重人文社科和理论、学术研究图书,而通俗读物相对较少,只在少儿读物和文学类中有少数体现。

四是获奖图书无论从作者层面还是出版社层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虽然覆盖了全国117个出版社,但获奖最多的作者工作机构和出版社都集中在北京地区,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出版社有着深厚的积淀和良好的传统。从经济地区分布看,优质出版社、出版人才都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但从长远看,这一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基于以上的结论,结合我国2003—2012年的图书出版现状,引发以下思考。

出版物的数量与目前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不相称。中国出版物数量巨大,根据2003年至201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2012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4005种。2012年比2003年数量增加223614种,同比增长117.45%,增长迅速。但是,巨大的增速和庞大的数字并没有打造出与之相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出版社的出版水平和图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国民精神文明素质。那么,我国的出版机构该如何兼顾数量与质量,在做大的同时做强,打造出经典出版物,树立经典品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国家政府奖图书奖的评选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优秀出版物的认可和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政策导向。图书最本位的意义在于阅读,图书奖的评选是否体现了为读者服务,为阅读服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通俗、休闲类读物,而获奖图书学术性较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有限,但这些图书却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学术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代表国家的出版实力,具有启迪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政府导向是否需要反映读者阅读兴趣,政府导向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引领读者阅读兴趣呢?作为图书出版机构的出版社,在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兴趣之间如何选择才能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双赢呢?在这一方面,各类民间知名图书排行榜,如当当图书榜、《新京报》书香榜等都从销售者的角度对读者阅读起到了相当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2014年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主题活动——《2013中国好书推介盛典》,这一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向全国读者推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推动和引导全民阅读来传递精神正能量。找到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进一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使政府导向对读者兴趣起到行之有效的引导作用。

注 释

[1]有多地作者共同出版一种获奖图书的情况,因此合计数据为184种,比获奖图书种数176种多。

[2]经济地区的划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3省;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共10省、市;中部地区: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省;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2省(市、区)。

(收稿日期:2014-08-24)endprint

表4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获奖图书题材类型统计

2.2.3 从获奖图书的出版规模看

单本书、套书(或丛书)均可参加评选。获奖图书为单本和套书(或丛书)的比例如下,单本图书占37.50%,套书(或丛书)占62.50%。从以上两个数据来看,套书(或丛书)参评的数量更多、获奖的几率更大、比例更高。

2.3 地区分布层面

2.3.1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行政区看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涉及18个国内行政区,3个国家。排名前三位,且获奖数量超过10个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其中北京有115个,占总数量的62.50%,以绝对优势超过其他17个地区和3个国家数量之和,江苏和上海分别以13个、12个位列其后,但从数量上与北京相差甚远。除此以外,国内其他15个地区总和只占22.28%,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见表5)[1]。

表5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分布

全国20个行政区有117家出版社获奖,数量排在前三位,且超过10个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其中北京有52家出版社共获奖92个,两项指标都接近获奖总数的一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与排在第二、三位的上海、江苏差距巨大。上海有11家出版社获奖16个,江苏有11家出版社获奖14个。其余17个上榜地区总和为43家出版社,共获奖63个,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见表6)。

表6 获奖出版社数量及出版社获奖个数的行政区分布

2.3.2 获奖在4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和所在地

在三次评奖中,有117个出版社共获奖185次(包含联合出版图书获奖)。获奖四次及以上的出版社共有7家,而科学出版社以三届八次获奖的骄人成绩遥遥领先,位居榜首。获奖五次以上的出版社除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外,其他6个全部是在京出版社(见表7)。而获奖在两次以上的出版社所在地区,北京仍高居榜首,有18个在京出版社获奖两次以上。

表7 获奖4次以上出版社及所在地区分布

2.3.3 从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看

从经济地区[2]分布来看,三届评奖覆盖面较广,四个经济区域均有作者(或编者)和出版社获奖;与此同时,获奖数量相差悬殊,三项指标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比例分别高达83.33%、77.78%、78.38%,三项指标都超过全国三分之二,可谓独占鳌头。而东部和中部地区之和更包揽了全国获奖图书的九成以上(见表8)。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2年)》数据来看,2012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0家,其中在京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60家。而三届共有117家出版社获奖,北京地区获奖的出版社有52家,占在京出版社总数的23.64%,地方出版社有65家获奖,占地方出版社总数的18.06%,且在京出版社占获奖出版社总数的44.44%。这充分说明在京出版社的雄厚实力,以及目前我国在出版社建设、出版物质量、出版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相吻合。这些数据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东北和西部地区亟待加强图书出版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如果这种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8 作者(或编者)工作机构所在地及出版社所在地的经济区域分布

3 结论及思考

通过对上述获奖图书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一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获奖作者工作机构集中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或具有科研性质的机构。这一作者群结构决定了获奖图书的题材和性质是偏重于科研类,也刚好和该奖项侧重于倡导学术图书的出版相吻合。

二是集体创作(或编写)的图书和套书(或丛书)获奖比例更高。这类图书编撰规模大,资金投入充足,集中了多领域的优秀人才,编校质量精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因而更容易受到专家和读者的青睐,也更能体现政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导向。

三是图书奖评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评选出的图书反映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多个学科门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团结与繁荣。学科门类覆盖面广、图书种类齐全,同时侧重人文社科和理论、学术研究图书,而通俗读物相对较少,只在少儿读物和文学类中有少数体现。

四是获奖图书无论从作者层面还是出版社层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虽然覆盖了全国117个出版社,但获奖最多的作者工作机构和出版社都集中在北京地区,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出版社有着深厚的积淀和良好的传统。从经济地区分布看,优质出版社、出版人才都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但从长远看,这一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基于以上的结论,结合我国2003—2012年的图书出版现状,引发以下思考。

出版物的数量与目前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不相称。中国出版物数量巨大,根据2003年至201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2012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4005种。2012年比2003年数量增加223614种,同比增长117.45%,增长迅速。但是,巨大的增速和庞大的数字并没有打造出与之相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出版社的出版水平和图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国民精神文明素质。那么,我国的出版机构该如何兼顾数量与质量,在做大的同时做强,打造出经典出版物,树立经典品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国家政府奖图书奖的评选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优秀出版物的认可和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政策导向。图书最本位的意义在于阅读,图书奖的评选是否体现了为读者服务,为阅读服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通俗、休闲类读物,而获奖图书学术性较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有限,但这些图书却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学术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代表国家的出版实力,具有启迪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政府导向是否需要反映读者阅读兴趣,政府导向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引领读者阅读兴趣呢?作为图书出版机构的出版社,在政府导向与读者阅读兴趣之间如何选择才能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双赢呢?在这一方面,各类民间知名图书排行榜,如当当图书榜、《新京报》书香榜等都从销售者的角度对读者阅读起到了相当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2014年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主题活动——《2013中国好书推介盛典》,这一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向全国读者推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推动和引导全民阅读来传递精神正能量。找到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进一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使政府导向对读者兴趣起到行之有效的引导作用。

注 释

[1]有多地作者共同出版一种获奖图书的情况,因此合计数据为184种,比获奖图书种数176种多。

[2]经济地区的划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3省;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共10省、市;中部地区: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省;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2省(市、区)。

(收稿日期:2014-08-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奖编者数量
国家图书馆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启动
统一数量再比较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编者语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德国图书奖短名单推6部文学新作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