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探究
2014-11-28杨珊珊隋晓冰
杨珊珊 隋晓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加快,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展。掌握外语,利用外语进行交流与沟通;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处理信息是信息技术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听说能力是英语水平的重要体现,视听说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信息技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6-02
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获取单纯语言技能为目标,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缺乏交流与协作,忽视学生的兴趣,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也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满足时代发展对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ane Piaget)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发生认知论”。他认为,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渐建构成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自身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得到发展。即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就道德教育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进行专门的探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个人的主张,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ygotsky)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基于此深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尽管这些学派对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不同,但对此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共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理论因其能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中复杂性的一种理论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它在教学领域里引发了一场教学观念的改革,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m)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反对行为主义(Behaviorism)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他将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结果推广到学习和教学方面,并于1969年撰写《学习的自由》著作,从中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理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意义学习”即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生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自主选择的自认为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知识经验为内容,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以毫无外界压力为条件的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包括对学习的基础、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及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1.学习的基础。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人天生就有好奇心,有对知识、真理探究的欲望,只要遇到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意义的问题,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学习。
2.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指学会自由、自我实现。罗杰斯在“学习自由”一文中说过,“自由是指能使人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域,自己作出抉择的勇气这样一种品质。自由是个人对自己一个显示过程的认识,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终极物。”自我实现本身就是自由。
3.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自己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知识和经验。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的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
4.学习过程和方法。罗杰斯指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可见,学会学习的根本就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创设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刺激学习者的视觉、听觉,但现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硬件环境的改变上。教学方式从原来的使用录音机在教师中单纯地听磁带内容转变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随设备的现代化大大改善,许多教师仅仅把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演示工具和替代老师教学的机器,而缺乏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视听说教学的内容、方法没有系统的教学设计,甚至出现有些教师脱离课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的现象。对学生而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他们通常在视听说学习中仍依靠教师,教师传授什么教学内容,就被动的听取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难以更好地发挥。这不仅造成设备的浪费,更严重地制约了视听说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问题,对提高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的效率,全面改善视听说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四、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1.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英语视听说虚拟课堂。所谓虚拟课堂,就是将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从现实世界的课堂移至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网络上,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和地域限制,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间、生生间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交流、多向交流,多边互动,协作学习,共享国内外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资源。
2.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准确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精心设计课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整体设计,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入手,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都能独立的进行网络学习。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视听说课堂的建设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全新的教育思想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最终目的。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为主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视听说学习目标。同时,结合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英语视听说学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听力策略,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
4.加强师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改善信息技术设备及网络学习的条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信息技术设备的改善及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校方要加大宣传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力度,开设信息技术设备如何使用的讲座、培训班,对教师、学生集中讲解操作英语学习平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尽量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设备条件下,为学生英语视听说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条件,如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延长图书馆、自习室及网络中心开放时间,使学生无论在学校学习期间,还是寒暑假在家,都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视听说的学习。
结语
为培养21世纪听说能力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在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发挥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信息技术环境也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融入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的指导下,不但给英语视听说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手段,而且也引发了教学理念上的变革。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正是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亦强,凌征华,高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课程研究,2006,(5).
[2] 赵静,赵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9).
[3] 毕春苗.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0,(10).
[4] 李咏梅,谭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攀枝花学报,2012,(8).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