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光皮桦混交造林生长效果调查分析

2014-11-28刘惠芳

绿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摘要: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关键词:杉木光皮桦;混交造林;生长效果;调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简介:刘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树种,其树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但由于泉州地区有部分林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长不良,造成林木生长量下降,林地生态环境恶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桦(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乡土阔叶树优质用材林树种,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其树树冠庞大,枝叶茂盛,枯枝落叶物多,在林地内可减少降雨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叶物腐烂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业局为了发展林业生产,提高林分生长量,发挥林种多样性,改善林地地力,改变森林生态环境。在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技术指导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10 hm2。2012年11月,笔者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长量,充分发挥林木生态效益,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混交林生长状况,土壤肥力进行调查比较,为今后营造混交林生长效果,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材料与方法

2.1调查地的概况

调查地设于福建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位于东经117°42′2″,北纬24°30′17″,面积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桦混交林3.4 hm2,杉木纯林3.3 hm2,光皮桦纯林3.3 hm2,)。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9 ℃,降雨量1800 mm,空气相对湿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3 ℃,极低温-1 ℃,7月份平均气温26 ℃,极高温36 ℃,全年≥10 ℃,活动积温7000 ℃,无霜期328 d。调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东南,坡度为20°。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属Ⅱ立地级,适宜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木生长。

2.2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种林分中选择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条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块设立临时样地,样地面积25.8 m×25.8 m,每种类型的林分各设立3块样地。调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温湿度检测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块样地不同的林分内及林分外,随机设临时标准地对照,各选择2个观测点,观测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

2.2.2生长量调查测定

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每木检测(测定树高、胸径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每个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再按各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乘以相应树种的单位面积株数计算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二元材积计算公式为:

2.2.3土壤采样与测定

在各样地内根据地形走向,按S型路线分别挖出土层深度0~40cm的土壤采样剖面各3个,用容积100cm3的环刀分层(0~20cm、21~40cm),采集原状土,同时采集0~40的混合土样约500g,带回室内按森林土壤国际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温湿度分析

杉木光皮桦两树种混交的林分内平均温度比杉木、光皮桦纯林内平均温度低0.3~0.8 ℃,而相对湿度则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内湿度分别提高0.5~1.0 ℃。这说明,杉木针叶树种与光皮桦阔叶树树种混交,能改善林内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尤其杉木喜阴,幼林生长时期,在湿润土壤里生长,林分能提前郁闭,所以针阔叶两树种混交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

3.2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从表1显示,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241株,而杉木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90株,光皮桦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30株,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比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分别多51~111株,郁闭度分别大211~777%。这说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长枝叶茂密,每公顷株树比纯林多,郁闭度大,林木生长良好。

从表2显示,不同林分生长量对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长效果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两种树种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分平均树高分别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树高分别提高14.32%、6.5%,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提高57.14%、29.47%,蓄积量分别增加55.34%、27.47%。可见,针叶树杉木与阔叶树光皮桦两种树种混交造林,林木生长较快,林分枝叶茂盛,林木蓄积量高。

3.3林地调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试验。对不同的林分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单株扩穴抚育除草,施肥,能促进树冠下土壤发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养分,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

从表4显示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调查结果,不论是0~20cm还是0~40m土层,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地各项物理性状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层为例,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减少091%和183%,而通气度分别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别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别提高145%和469%,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331%和401%,总孔隙度分别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结果表明,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能力强,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

摘要: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关键词:杉木光皮桦;混交造林;生长效果;调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简介:刘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树种,其树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但由于泉州地区有部分林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长不良,造成林木生长量下降,林地生态环境恶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桦(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乡土阔叶树优质用材林树种,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其树树冠庞大,枝叶茂盛,枯枝落叶物多,在林地内可减少降雨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叶物腐烂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业局为了发展林业生产,提高林分生长量,发挥林种多样性,改善林地地力,改变森林生态环境。在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技术指导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10 hm2。2012年11月,笔者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长量,充分发挥林木生态效益,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混交林生长状况,土壤肥力进行调查比较,为今后营造混交林生长效果,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材料与方法

2.1调查地的概况

调查地设于福建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位于东经117°42′2″,北纬24°30′17″,面积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桦混交林3.4 hm2,杉木纯林3.3 hm2,光皮桦纯林3.3 hm2,)。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9 ℃,降雨量1800 mm,空气相对湿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3 ℃,极低温-1 ℃,7月份平均气温26 ℃,极高温36 ℃,全年≥10 ℃,活动积温7000 ℃,无霜期328 d。调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东南,坡度为20°。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属Ⅱ立地级,适宜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木生长。

2.2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种林分中选择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条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块设立临时样地,样地面积25.8 m×25.8 m,每种类型的林分各设立3块样地。调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温湿度检测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块样地不同的林分内及林分外,随机设临时标准地对照,各选择2个观测点,观测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

2.2.2生长量调查测定

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每木检测(测定树高、胸径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每个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再按各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乘以相应树种的单位面积株数计算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二元材积计算公式为:

2.2.3土壤采样与测定

在各样地内根据地形走向,按S型路线分别挖出土层深度0~40cm的土壤采样剖面各3个,用容积100cm3的环刀分层(0~20cm、21~40cm),采集原状土,同时采集0~40的混合土样约500g,带回室内按森林土壤国际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温湿度分析

杉木光皮桦两树种混交的林分内平均温度比杉木、光皮桦纯林内平均温度低0.3~0.8 ℃,而相对湿度则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内湿度分别提高0.5~1.0 ℃。这说明,杉木针叶树种与光皮桦阔叶树树种混交,能改善林内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尤其杉木喜阴,幼林生长时期,在湿润土壤里生长,林分能提前郁闭,所以针阔叶两树种混交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

3.2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从表1显示,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241株,而杉木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90株,光皮桦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30株,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比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分别多51~111株,郁闭度分别大211~777%。这说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长枝叶茂密,每公顷株树比纯林多,郁闭度大,林木生长良好。

从表2显示,不同林分生长量对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长效果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两种树种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分平均树高分别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树高分别提高14.32%、6.5%,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提高57.14%、29.47%,蓄积量分别增加55.34%、27.47%。可见,针叶树杉木与阔叶树光皮桦两种树种混交造林,林木生长较快,林分枝叶茂盛,林木蓄积量高。

3.3林地调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试验。对不同的林分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单株扩穴抚育除草,施肥,能促进树冠下土壤发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养分,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

从表4显示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调查结果,不论是0~20cm还是0~40m土层,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地各项物理性状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层为例,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减少091%和183%,而通气度分别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别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别提高145%和469%,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331%和401%,总孔隙度分别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结果表明,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能力强,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

摘要: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关键词:杉木光皮桦;混交造林;生长效果;调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简介:刘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树种,其树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但由于泉州地区有部分林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长不良,造成林木生长量下降,林地生态环境恶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桦(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乡土阔叶树优质用材林树种,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其树树冠庞大,枝叶茂盛,枯枝落叶物多,在林地内可减少降雨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叶物腐烂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业局为了发展林业生产,提高林分生长量,发挥林种多样性,改善林地地力,改变森林生态环境。在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技术指导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10 hm2。2012年11月,笔者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长量,充分发挥林木生态效益,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混交林生长状况,土壤肥力进行调查比较,为今后营造混交林生长效果,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材料与方法

2.1调查地的概况

调查地设于福建安溪竹园国有林场站期工区马鞍格山,位于东经117°42′2″,北纬24°30′17″,面积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桦混交林3.4 hm2,杉木纯林3.3 hm2,光皮桦纯林3.3 hm2,)。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9 ℃,降雨量1800 mm,空气相对湿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3 ℃,极低温-1 ℃,7月份平均气温26 ℃,极高温36 ℃,全年≥10 ℃,活动积温7000 ℃,无霜期328 d。调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东南,坡度为20°。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属Ⅱ立地级,适宜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木生长。

2.2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种林分中选择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条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块设立临时样地,样地面积25.8 m×25.8 m,每种类型的林分各设立3块样地。调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温湿度检测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块样地不同的林分内及林分外,随机设临时标准地对照,各选择2个观测点,观测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

2.2.2生长量调查测定

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每木检测(测定树高、胸径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每个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再按各树种平均木单株材积乘以相应树种的单位面积株数计算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二元材积计算公式为:

2.2.3土壤采样与测定

在各样地内根据地形走向,按S型路线分别挖出土层深度0~40cm的土壤采样剖面各3个,用容积100cm3的环刀分层(0~20cm、21~40cm),采集原状土,同时采集0~40的混合土样约500g,带回室内按森林土壤国际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温湿度分析

杉木光皮桦两树种混交的林分内平均温度比杉木、光皮桦纯林内平均温度低0.3~0.8 ℃,而相对湿度则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内湿度分别提高0.5~1.0 ℃。这说明,杉木针叶树种与光皮桦阔叶树树种混交,能改善林内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尤其杉木喜阴,幼林生长时期,在湿润土壤里生长,林分能提前郁闭,所以针阔叶两树种混交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

3.2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从表1显示,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对比,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241株,而杉木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90株,光皮桦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为2130株,混交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比纯林每公顷生长的林木分别多51~111株,郁闭度分别大211~777%。这说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长枝叶茂密,每公顷株树比纯林多,郁闭度大,林木生长良好。

从表2显示,不同林分生长量对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长效果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两种树种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分平均树高分别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树高分别提高14.32%、6.5%,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提高57.14%、29.47%,蓄积量分别增加55.34%、27.47%。可见,针叶树杉木与阔叶树光皮桦两种树种混交造林,林木生长较快,林分枝叶茂盛,林木蓄积量高。

3.3林地调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试验。对不同的林分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单株扩穴抚育除草,施肥,能促进树冠下土壤发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养分,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

从表4显示的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调查结果,不论是0~20cm还是0~40m土层,杉木光皮桦混交的林地各项物理性状均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层为例,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桦纯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减少091%和183%,而通气度分别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别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别提高145%和469%,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331%和401%,总孔隙度分别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结果表明,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地地表层涵养水源能力强,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