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误区与反思

2014-11-28熊亚男彭重华

绿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小城镇设计原则

熊亚男++彭重华

摘要:简析了国内关于滨水区生态设计研究动态,指出了目前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误区,即研究范围局限化,滨水空间破碎化,生态驳岸主角化,生态设计误解化。探讨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设计原则

1引言

水能带来生机,也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华丽转身的机遇。美国的巴尔的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浙江的乌镇都是借助水体对工业、旅游业的推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获得了享誉全球的知名度。

目前小城镇正面临着城镇快速发展的机遇,城镇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城镇由于其城镇面积相对较小,且水体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发展地带,兼具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滨水区的开发建设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然而,小城镇的滨水设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定位与特点,一味效仿大城市的建设方法,生搬硬套,却又无法真正落实,反倒将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另外,小城镇生态意识淡薄,片面追求景观效果,或是陷入生态设计的误区,加之滨水区又是城镇生态环境中最敏感的区域,容易导致滨水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历史文化的缺失。

2小城镇滨水设计国内研究动态

中国在城市选址方面历来讲究依山傍水,中国人如此重视水体的观念是源自于“藏风得水”的风水理念。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亲水情结,自古我们对于滨水景观的设计就很重视。追根溯源可至唐宋时期,宋朝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形象的展现了宋朝滨水区的繁荣景象(图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于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目前滨水景观设计的文献资料以及实践已相当丰富。纵观国内滨水景观研究成果,从生态角度指导滨水景观的理念研究开始的比较晚,而且多数还停留在功能与形式上的讨论,缺乏从系统出发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生态设计多处于技术层面,多数的研究文献都是从驳岸设计,植被配置等生态手段来探讨滨水生态设计,以滨水区生态系统构建为研究对象的书籍相对较少,而关于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的研究成果更加匮乏,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资料指导实践。

3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误区

由于生态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滨水区的生态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小城镇设计对生态的认识不足,意识淡薄,局限性大,小城镇滨水区生态仍处于不断的摸索改进中,建设过程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图1清明上河图(局部)

3.1研究范围局限化

小城镇的滨水设计往往只是针对滨水区的,独立的景观设计,事实上这是一种狭隘的设计。滨水区设计不能独立于城市整体规划,滨水区设计和城市整体规划就相当于数学中的集合关系,城市整体规划是合集,那么滨水区设计就是其中一个子集,作为合集的一部分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与水利工程,防洪工程以及其他城市绿地的建设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割裂了城镇与滨水区的信息流、能量流与资源流,忽略了从城乡统筹,整体流域控制切入考虑滨水区土地利用与城镇发展规划的契合,继而直接影响城市生态、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2滨水空间破碎化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曾说过:“每一条河流都是一座自然的花园,能进行自我维系,自我更新。土地所有者和市政管理者应将河流视为珍贵的公共资产,好好保护。”[1]河道是一个动态系统,滨水区域的面积直接影响河流廊道内部野生动植物数量,继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一些小城镇滨水开发实例中,由于滨水景观带来的房地产商机,滨水绿地被动的成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填充区域,滨水空间彼此割裂,日益破碎化,破碎化程度高,空间联系度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滨水生态系统的退化。

3.3生态驳岸成为生态设计的主角

生态驳岸是利用生态的手段对滨水区驳岸进行设计的一种手段,与传统的驳岸设计相比,自然地驳岸线条,复合层次的植物配置能带来多样化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维持水陆交错敏感带生物生境不被破坏,因此生态驳岸充分吸引了设计者的视线。然而当设计师过分追求生态驳岸带来的独特景观时,设计容易进入死角,将生态驳岸设计作为滨水区生态设计的全部。事实上,生态驳岸只是生态设计的一种生态技术手法,真正的生态设计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追根溯源,全局360度无死角研究滨水生态系统内在机制。

3.4对生态设计存在理解误区

政府、企业关于滨水生态设计意识普遍淡薄,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天平中,指针明显向后者倾斜。城镇市民对生态保护理解错误,将生态保护责任一味推出政府,很少参与生态建设与生态监督。加之市民个人要求不强烈,相比生态保护,工资上涨,物价降低更具吸引力。即使有些滨水区开发提出生态设计也只是一种镜花水月的假象。单纯将“人工大草坪”,“亲水平台”,“种植大树”,“植物堆积”等固定模式等同于生态设计。比如有些地方认为大乔木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便重金移植现成大树,然而这种行为反倒是最不生态的。大树移植不仅成本高,存活率低,见效慢,运输消耗大,同时对大树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反倒成为了一种资源浪费。同时对生态驳岸的错误理解也十分常见。一些滨水驳岸通过随意堆置几块石头,再配置几株水生植物就称之为生态驳岸,有些驳岸的石块堆砌即使毫无美感可言也美其名曰生态驳岸。

4小城镇滨水区生态设计反思

水体是小城镇中最有生命力与吸引力的景观。滨水区作为水陆交接地带,既受到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又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因此呈现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变得十分重要。

4.1整体规划与普遍联系原则

培根曾经说过:“城市设计的任务就是将城市建设中的景观、建筑及符号连成整体,并在松散的城市系统中建立一种有机的介入,即使这种介入的形成于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2]可见,滨水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设计时应该置身于整个大的城市建设背景下,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统筹兼顾,运用绿道系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系统等加强滨水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联系,将城镇人流引入滨水区,滨水区景观融入城市,两者相互延伸与融入,形成水乳交融的景观效果(图2)由于小城镇多是围绕着水体为中心建设的,滨水景观往往是整个城镇最重要的景观之一。因此,将滨水景观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图2滨水区与城市相互渗透

就滨水区内部系统而言,江河就是在各种自然力的影响下,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整体连续性也是滨水区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在对滨水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系统的完整性,以整体的视角,将空间内部水体、道路、绿地,生物等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连接起来,形成有序的、整体的生态系统。同时,广场,绿地,水面,道路等空间形式的连续性组合形成多样的空间序列,不仅满足参与者景观浏览的连续性,又使空间具有整体感与独特性。

4.2可持续性与兼顾美学原则

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过程中对滨水区土地开发严格规范,尽量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保护动植物栖息地,控制建筑面积,保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生态圈,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水域环境是一个时刻流动着动态平衡体,规划时注重水网系统的连通性,确保水体流动时不存在障碍物阻碍水的自然流向,促进循环再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环境,保证生物间能量,物质以及信息流动的正常进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体现在滨水区的设计要和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有机结合。滨水区设计也是对城镇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再现。

美国渔人码头旧区改造时充分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将码头工厂改造成集市,集市里的商店与餐厅在原建筑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利用,颇具特色。遗留古建筑,人文街区,寺院庙宇等物质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都是城镇的活标本,记载着城市发展历程。规划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不仅能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让人流连忘返的滨水景观。巴尔的摩是美国主要的工业港口之一,在巴尔的摩的改造中设计将一个处于醒目位置的发电厂予以保留并改造成书店,并保留了当时的烟筒,极大的延续了城市的历史。保留历史建筑原始面貌,改变其使用价值,如此,历史感与新鲜感的撞击能为滨水区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3以人为本与动、植共存原则

浅生态学坚持“人类中心论”,然而这样的观点导致了人类对自然随意的索取与破坏,进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深生态学和生态美学同时强调“生物具有平等生存权利”[3]。生物的平等权利既充分肯定了人在自然环境的能动性,又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予以保障。在小城镇滨水区设计中,人既是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关注人类娱乐,休憩,交流等活动需要以及愉悦,轻松等精神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心理等特征进行多层次的系统分析,进而规划出尺度适宜、功能满足、安全保障、景观宜人的空间。动、植物作为滨水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生态效益,享有平等生存的权利是无可厚非的。

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带,蕴含丰富的水域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资源,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包括浮游动物,两栖动物,昆虫,鸟类等,这些动物在系统内部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保持生物链的稳定,滨水区设计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惯,栖息地特征,活动轨迹等特征,创造多样的生境以满足更多的生物正常生活与繁殖,追求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尽量对已有树种进行保留,并加以搭配优化,形成复合式群落结构,充分考虑群落面积大小和稳定性,观赏性植物群落的搭配和布局、季相变化等。伦敦的多克兰地区在荒废了的港湾重新规划,通过对现状河道改造增加更多亲水平台,满足人亲水行为的需要,同时建立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态公园,综合考虑既满足了人的需求,又保证了动植物的自然生长。

2014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5结语

滨水区是城镇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记载着小城镇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景观宜人,生态良好的滨水区往往成为城镇的景观焦点,推动城镇旅游业发展,以及地产业,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兴盛,并能增加城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由于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敏感区的特质,受城市开发活动和自然过程双重影响。因此,在滨水区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将滨水区开发置身于城市整体规划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理论灵活指导滨水区生态建设,加强滨水区与城市绿地的物质、能量交流,积极创造以人为本,尊重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余青,柳晓霞,陈琳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4):1~14.

培根曾经说过:“城市设计的任务就是将城市建设中的景观、建筑及符号连成整体,并在松散的城市系统中建立一种有机的介入,即使这种介入的形成于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2]可见,滨水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设计时应该置身于整个大的城市建设背景下,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统筹兼顾,运用绿道系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系统等加强滨水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联系,将城镇人流引入滨水区,滨水区景观融入城市,两者相互延伸与融入,形成水乳交融的景观效果(图2)由于小城镇多是围绕着水体为中心建设的,滨水景观往往是整个城镇最重要的景观之一。因此,将滨水景观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图2滨水区与城市相互渗透

就滨水区内部系统而言,江河就是在各种自然力的影响下,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整体连续性也是滨水区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在对滨水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系统的完整性,以整体的视角,将空间内部水体、道路、绿地,生物等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连接起来,形成有序的、整体的生态系统。同时,广场,绿地,水面,道路等空间形式的连续性组合形成多样的空间序列,不仅满足参与者景观浏览的连续性,又使空间具有整体感与独特性。

4.2可持续性与兼顾美学原则

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过程中对滨水区土地开发严格规范,尽量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保护动植物栖息地,控制建筑面积,保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生态圈,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水域环境是一个时刻流动着动态平衡体,规划时注重水网系统的连通性,确保水体流动时不存在障碍物阻碍水的自然流向,促进循环再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环境,保证生物间能量,物质以及信息流动的正常进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体现在滨水区的设计要和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有机结合。滨水区设计也是对城镇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再现。

美国渔人码头旧区改造时充分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将码头工厂改造成集市,集市里的商店与餐厅在原建筑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利用,颇具特色。遗留古建筑,人文街区,寺院庙宇等物质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都是城镇的活标本,记载着城市发展历程。规划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不仅能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让人流连忘返的滨水景观。巴尔的摩是美国主要的工业港口之一,在巴尔的摩的改造中设计将一个处于醒目位置的发电厂予以保留并改造成书店,并保留了当时的烟筒,极大的延续了城市的历史。保留历史建筑原始面貌,改变其使用价值,如此,历史感与新鲜感的撞击能为滨水区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3以人为本与动、植共存原则

浅生态学坚持“人类中心论”,然而这样的观点导致了人类对自然随意的索取与破坏,进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深生态学和生态美学同时强调“生物具有平等生存权利”[3]。生物的平等权利既充分肯定了人在自然环境的能动性,又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予以保障。在小城镇滨水区设计中,人既是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关注人类娱乐,休憩,交流等活动需要以及愉悦,轻松等精神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心理等特征进行多层次的系统分析,进而规划出尺度适宜、功能满足、安全保障、景观宜人的空间。动、植物作为滨水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生态效益,享有平等生存的权利是无可厚非的。

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带,蕴含丰富的水域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资源,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包括浮游动物,两栖动物,昆虫,鸟类等,这些动物在系统内部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保持生物链的稳定,滨水区设计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惯,栖息地特征,活动轨迹等特征,创造多样的生境以满足更多的生物正常生活与繁殖,追求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尽量对已有树种进行保留,并加以搭配优化,形成复合式群落结构,充分考虑群落面积大小和稳定性,观赏性植物群落的搭配和布局、季相变化等。伦敦的多克兰地区在荒废了的港湾重新规划,通过对现状河道改造增加更多亲水平台,满足人亲水行为的需要,同时建立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态公园,综合考虑既满足了人的需求,又保证了动植物的自然生长。

2014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5结语

滨水区是城镇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记载着小城镇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景观宜人,生态良好的滨水区往往成为城镇的景观焦点,推动城镇旅游业发展,以及地产业,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兴盛,并能增加城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由于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敏感区的特质,受城市开发活动和自然过程双重影响。因此,在滨水区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将滨水区开发置身于城市整体规划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理论灵活指导滨水区生态建设,加强滨水区与城市绿地的物质、能量交流,积极创造以人为本,尊重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余青,柳晓霞,陈琳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4):1~14.

培根曾经说过:“城市设计的任务就是将城市建设中的景观、建筑及符号连成整体,并在松散的城市系统中建立一种有机的介入,即使这种介入的形成于完善需要很长的时间。”[2]可见,滨水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设计时应该置身于整个大的城市建设背景下,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统筹兼顾,运用绿道系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系统等加强滨水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联系,将城镇人流引入滨水区,滨水区景观融入城市,两者相互延伸与融入,形成水乳交融的景观效果(图2)由于小城镇多是围绕着水体为中心建设的,滨水景观往往是整个城镇最重要的景观之一。因此,将滨水景观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图2滨水区与城市相互渗透

就滨水区内部系统而言,江河就是在各种自然力的影响下,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整体连续性也是滨水区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在对滨水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系统的完整性,以整体的视角,将空间内部水体、道路、绿地,生物等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连接起来,形成有序的、整体的生态系统。同时,广场,绿地,水面,道路等空间形式的连续性组合形成多样的空间序列,不仅满足参与者景观浏览的连续性,又使空间具有整体感与独特性。

4.2可持续性与兼顾美学原则

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滨水区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过程中对滨水区土地开发严格规范,尽量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保护动植物栖息地,控制建筑面积,保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生态圈,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水域环境是一个时刻流动着动态平衡体,规划时注重水网系统的连通性,确保水体流动时不存在障碍物阻碍水的自然流向,促进循环再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环境,保证生物间能量,物质以及信息流动的正常进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体现在滨水区的设计要和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有机结合。滨水区设计也是对城镇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再现。

美国渔人码头旧区改造时充分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将码头工厂改造成集市,集市里的商店与餐厅在原建筑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利用,颇具特色。遗留古建筑,人文街区,寺院庙宇等物质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都是城镇的活标本,记载着城市发展历程。规划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不仅能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让人流连忘返的滨水景观。巴尔的摩是美国主要的工业港口之一,在巴尔的摩的改造中设计将一个处于醒目位置的发电厂予以保留并改造成书店,并保留了当时的烟筒,极大的延续了城市的历史。保留历史建筑原始面貌,改变其使用价值,如此,历史感与新鲜感的撞击能为滨水区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3以人为本与动、植共存原则

浅生态学坚持“人类中心论”,然而这样的观点导致了人类对自然随意的索取与破坏,进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深生态学和生态美学同时强调“生物具有平等生存权利”[3]。生物的平等权利既充分肯定了人在自然环境的能动性,又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予以保障。在小城镇滨水区设计中,人既是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关注人类娱乐,休憩,交流等活动需要以及愉悦,轻松等精神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心理等特征进行多层次的系统分析,进而规划出尺度适宜、功能满足、安全保障、景观宜人的空间。动、植物作为滨水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生态效益,享有平等生存的权利是无可厚非的。

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带,蕴含丰富的水域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资源,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包括浮游动物,两栖动物,昆虫,鸟类等,这些动物在系统内部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保持生物链的稳定,滨水区设计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惯,栖息地特征,活动轨迹等特征,创造多样的生境以满足更多的生物正常生活与繁殖,追求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尽量对已有树种进行保留,并加以搭配优化,形成复合式群落结构,充分考虑群落面积大小和稳定性,观赏性植物群落的搭配和布局、季相变化等。伦敦的多克兰地区在荒废了的港湾重新规划,通过对现状河道改造增加更多亲水平台,满足人亲水行为的需要,同时建立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态公园,综合考虑既满足了人的需求,又保证了动植物的自然生长。

2014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5结语

滨水区是城镇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记载着小城镇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景观宜人,生态良好的滨水区往往成为城镇的景观焦点,推动城镇旅游业发展,以及地产业,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兴盛,并能增加城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由于滨水区处于水陆交错敏感区的特质,受城市开发活动和自然过程双重影响。因此,在滨水区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将滨水区开发置身于城市整体规划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理论灵活指导滨水区生态建设,加强滨水区与城市绿地的物质、能量交流,积极创造以人为本,尊重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余青,柳晓霞,陈琳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4):1~14.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小城镇设计原则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