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证分析

2014-11-28■张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鄱阳湖财政支出经济区

■张 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在新一轮城镇化规划的制定中,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在武汉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共识》之后,向打造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增长极齐头并发。江西抢抓发展机遇,将区位优势与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将江西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适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无疑,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实现江西经济更快发展,争取在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群建设辐射功能发挥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财政应该如何作为才能保障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科学、合理发展。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对财政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农村的财政支出研究,这主要是基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所进行的实证计量研究,具体测算在农村财政投入中,哪些部门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在这方面,樊胜根等人(2003)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建立了联立系统方程来测算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影响[1](P66-69);樊纲、王小鲁运用扩展了的消费函数和1996~2001 年的数据对农村公共支出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城市化是所有农民非农收入对消费贡献最大的首要条件[2];高梦滔、姚洋采用博弈分析理论模型,通过分析认为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李燕凌、李立清利用布朗-杰克逊公共支出模型的扩展形式,提出了一个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4]。另一类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察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郭庆旺等人(2006)主要探讨基础设施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5];张明喜(2008)则将研究拓展到地方财政支出[6]。

从上述研究来看,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探讨从此前的整体探讨,逐步过渡到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来讨论具体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期的研究则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为主,鲜见以省为一个研究单位,就单个省内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尝试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财政投入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聚类划分

按照《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以及九江、上饶、新余、抚州、吉安、宜春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本文主要以设区市为分析样本,新余、吉安、宜春所涉及的县市较少,同时考虑到数据来源上的可得性,本文主要以南昌、鹰潭、景德镇、九江、上饶、抚州6个设区市为分析单位,以《江西统计年鉴(2012)》上的数据(主要采用的是2007-2011年的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在分析中采用了经济增长率、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及基本建设、农业支出、教育支出、社保支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分析指标,采用软件Spss11.5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Q 型聚类方法对上述6个设区市进行聚类分析,个体距离采用平方欧式距离,类间距离采用平均组间链锁距离,由于数据基本都采用比率值,因此也无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果某一地区至少3次出现在某一类中,则在分析中可将此地区归入此类,依据这一规律,得到分析的最终结果:第Ⅰ类设区市包括南昌;第Ⅱ类设区市包括九江、鹰潭、景德镇;第Ⅲ类设区市包括上饶、抚州。

三、经验分析模型与主要分析结果

表1 给出的是第Ⅰ类地区2007—2011 年数据的回归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一致,在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中,资本与劳动力不仅表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而且关联程度较高,在统计上都很显著。但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表现就不太一致:基本建设支出在各年的回归中都表现出与经济增长率间的正相关关系,只是在2007 与2011 年的置信水平较高,而其余年份的置信水平在10%左右;农业支出在2007—2011 表现的是负相关关系,而在2010、2011 两年表现的是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之路有关;而教育、社保与卫生类开支与经济增长率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除教育之外,其他两个自变量的显著水平不高;行政公检法类支出基本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与一般的理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但两者在2011 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可从政府招商引资、社会秩序整治中得到部分解释。

表1 第Ⅰ类地区的实证结果

表2 第Ⅱ类地区的实证结果

表2 给出的是第Ⅱ类地市九江、鹰潭、景德镇3 市的5 年计量结果,回归显示,K、L 与经济增长率都呈正相关关系,与第Ⅰ类地市相同的是,这类地市的经济中,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有下降趋势,表现都不稳定,但基本通过了统计检验。就财政支出结构来看,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贡献率在2009、2010 年份偏高外,其余年份表现基本趋于稳定;农业开支表现为先负后正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在当地的经济增长率中,农业支出与第Ⅰ类地市一样仅是基础性开支,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农业产品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及改变的程度如何;教育开支、卫生开支都呈现出了正的弱相关性,这与此前第Ⅰ类地市一样,可能与开支的总量有关,也可能与开支的结构有关,同时也与农民自身的投入也有关系;社保开支与经济增长率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政府的社保开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保问题,社保开支有可能存在“挤出效应”(因为财政资金有限,在上级统一政策安排下,在保证社保开支后,用于经济建设的开支就相应变少),但这种状况在2011 年有所改进,两者又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通过近几年中央转移支付政策与当地政府的投入,社保对经济的正向促进功效慢慢发挥出来;而与第Ⅰ类地市相类似,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表现出了先负后正的关系,这说明这几年各地行政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收到明显成效,有力地吸引外来客商。

表3 给出的是第Ⅲ地市上饶、抚州两市的5 年计量结果,回归显示与第Ⅰ、第Ⅱ类地市相类似,K、L 与经济增长率都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其他两类地市不同的是,这类地市的经济中,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表现较为稳定,有逐年提升之势。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贡献率趋于稳定其逐年提升,相比而言,在2009 年统计不甚显著;农业开支与经济增长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当地的经济增长率中,农业的贡献尚处于重要地位,其产业结构中,未能形成合理的工、农比例关系,仍然可能是传统的农业地市;教育开支表现不稳定,呈现先负后正的关系,这说明知识在当地逐步得到重视,并有合理的回报率;社保开支表现也不太稳定,有负有正,但2011 年情况的出现说明我国进行的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社保改革,其方向是正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成效会越来越显著;与第Ⅰ、第Ⅱ类地市不同的是,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在这些地市表现出了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并没有与经济增长率联系起来,政府开支表现为纯粹的消耗性支出。

表3 第Ⅲ类地区的实证结果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回归分析中,我们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率联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没有发现较为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根据回归结果,我们认为未来要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奠定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仍然属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类型。由于种种原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在全国经济竞争中甚至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较为有利位置,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偏小,可以说,以农为主的产业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政策着力点看,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传统的资本、劳动力等基本要素,因此,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应该放在资本输入方面,尤其是外部资本的注入。

第二,资本注入要重视公共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资本可以分为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在经济起飞阶段,公共资本的作用要强于私人资本。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与发挥公共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引导作用。

第三,公共资本中要重视与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检验的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农业支出、教育支出、社保支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六类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地市中,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经济增长较快、基础较好的地区,这六类支出都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相对而言,教育、社保、医疗等支出的贡献率偏小,而基本建设、农业支出贡献率较显著;在经济增长缓慢且仍然依靠农业的地市来说,财政支出中的基本建设、农业支出贡献率较显著,其他各类支出影响较小。因此,未来的建设中,我们应区别对待,在总体加快基本建设支出的同时,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市加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农业支出等,推动外来资本注入、经济转型及农业快速发展;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市,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应削减这方面的支出,将支出重点转移至教育支出、社保支出、医疗卫生等方面,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潜力来考虑财政支出的安排。当然,这里强调的是财力增量的重新安排,因为无论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都必须在财力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来实现,否则,改革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将有可能不复存在。

[1]樊胜根,张林秀.WTO 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樊纲,王小鲁.消费条件模型与各地消费指数[J].经济研究,2004,(5).

[3]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一项基于农户就诊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4,(7).

[4]李凌燕,李立清.我国农村公共支出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2).

[5]郭庆旺.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6]张明喜.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居于聚类分析的新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8,(1).

[7]邹薇.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对中国农村的能力贫困和转型路径多样性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2).

猜你喜欢

鄱阳湖财政支出经济区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鄱阳湖好风光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