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2014-08-28丛文君
■丛文君
近二三十年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术争论颇多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中争论最多的是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内容。有学者把亲社会行为简单地定义为“旨在使他人受益的行为”[1](P3),常常包括分享、安慰他人、提供帮助、捐赠钱物、志愿者行为或合作等。也有学者将这个定义进一步扩展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2]但是,亲社会行为本身是在行为层面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其背后隐含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目的、动机、情绪、人格等,对这些心理现象的探索导致一些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做了进一步的分类研究。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罗(G.Carlo)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区分出6种亲社会行为倾向,分别是:利他的、紧急的、情绪的、公开的、匿名的和依从的。[3](P151-170)此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和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也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但其内涵却存在差异。艾森伯格(Eisenberg)等人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把利他行为界定为:在渴望使他人受益的内部动力推动下而做出的行为。[4](P701-778)这种行为常常不计报酬,有时甚至需要付出个人的某些牺牲。助人行为是一种“帮助他人幸福的行为”[5](P1471),但其内涵却隐含着渴望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另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也存在颇多争论,模仿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过去的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所致;移情假设理论认为,个体对受助者的移情关怀是导致助人行为的根本原因;[6]社会规范理论则认为,助人行为主要取决于社会是否有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7]
近20多年来,卡罗对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做了长期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亲社会行为受家庭、社会背景、个体的认知、情感、人格以及直接的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会倾向于做出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8]还有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开朗、外向的性格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虑、神经过敏与弱亲社会行为相关。[9]其实,特质论者都比较认同个体的行为与其具有的某些特质相关,但限于特质论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对哪些个体特质与亲社会行为有关,以及特质影响力的大小等问题,仍有很多争论和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近年来,随着“大五人格”理论的盛行,我国学者也在积极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学者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应为“大七人格”的观点。[10]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生进行的,针对大学生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这些重要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此类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结论。
一、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淮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大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其中男生317名(41.1%),女生454名(58.9%)。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学生分别为:218名,231名,134名,188名。
(二)工具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进行测量。《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是卡罗编制的5点自陈量表,笔者通过电子邮件与卡罗教授联系,获得他的版权允许和大力支持。考虑到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采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经过初步的信度检测,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5,各分量表的 α系数为:公开的亲社会行为0.75,匿名的亲社会行为0.83,利他的亲社会行为0.63,依从的亲社会行为0.73,情绪性的亲社会行为0.64,紧急的亲社会行为0.63。由此可以看出,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好,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基本达到要求。同时,我们对量表的效度进行检验,发现量表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明显高于各维度间的相关,显示了各个维度对总量表都有贡献,同时各维度又具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性。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因此,经过检测,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大五”人格量表(Big Five Inventory,简称BFI)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于1992年编制,中文版经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由五个分量表组成,采用形容词短语来测量大五人格的核心特征,共有6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等级,从“强烈反对”到“非常赞成”。该量表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75到0.89之间,其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开放性等五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378、0.7235、0.7943、0.7953、0.6653,结果证明大五人格量表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三)程序
本调查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不同维度的题目交叉混合排列,并在问卷中加入反向计分题,以避免反应定势。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时间限制在一节课以内完成,利用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一处理。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
表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各维度的均值范围为1-5分)
整体来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等六种类型,其中自我报告最多的是利他亲社会行为,接下来依次是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均分上的性别、专业、年级等主效应不显著(显著性水平 p值分别为 0.992和 0.225> 0.005),而在具体的利他、情绪性以及紧急三个类型上年级主效应显著,在利他类型上,大一学生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 (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4<0.05),大一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在情绪性类型上,大一学生与大三、大四学生之间差异显著 (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8<0.05),大一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在紧急类型上,大四学生与其他三个年级之间的差异明显 (显著性水平p值为0.025<0.05),大四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
表2显示,公开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的人格特质则不相关。情绪性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责任感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利他、紧急、依从以及匿名四种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责任感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均呈显著正相关。依从的亲社会行为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其他类型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均不相关。总体来说,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以及开放性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特质不相关。
表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矩阵
(三)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回归分析
为探究大五人格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量表分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大五人格各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大五人格中除神经质因子外均是亲社会行为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
三、讨论
总体来说,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类型中,自我报告由多到少依次是:利他、紧急、情绪性、依从、匿名、公开。这一结果与卡罗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根据他的研究,美国大学生自我报告的亲社会行为类型的顺序为:利他、依从、情绪性、紧急、匿名和公开。[8]对中美两国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比较分析可知,两国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中报告最多的都是利他亲社会行为,最少的都是公开亲社会行为。这表明,虽然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但在两国大学生最重视和最不重视的亲社会行为类型方面,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认识。当然,中美两国大学生在其他类型的排序上也有一定差异。例如,报告紧急亲社会行为的大学生人数在中国排在第二位,而在美国则排在第四位,这与中美的文化差异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主张“团结协作”,在危急时刻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中国大学生紧急亲社会行为较多。
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均分上的性别、专业、年级主效应不显著,说明在性别、专业以及年级上总体来说不存在差异。在具体的利他、情绪性以及紧急三个类型上年级主效应显著,利他、情绪性和紧急三种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在利他类型上,大一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这一结果与于少萍等人的研究相符。[11]主要原因是“90后”大一新生适应能力较差,适应环境还需要较长时间,对自己还没有重新定位,在涉及利他情况时,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大一学生的行为表现最低。在情绪性类型上,大一学生的行为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这一结果与龚艺华关于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的现状研究一致:大学生情绪智力依次为大一>大三>大二>大四。[12]所以,在情绪性唤起时,大一学生的亲社会倾向要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在紧急类型上,大四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而在大一、大二和大三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随着学生学习的逐步深入、对学校环境适应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年龄的增长,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愈加成熟而理智。同时,“90后”大四学生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就业、考研压力,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处于较为低下的行为反应状态。
表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回归
本研究表明,公开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相关,与其他人格特质不相关。公开亲社会行为主要是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这一结果说明,如果个体性格外向开放,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并勇于创造,充满活力,积极关注外在世界,则在公众面前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以往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帮助他人的行为更有可能出现在周围有公众的时候。[13](P35)
情绪性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责任感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情绪性亲社会行为是在情绪被激发的情况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这一结果表明,如果个体具有外向开朗、乐于助人、谦让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人格品质,高情绪性环境则更能激起学生帮助他人的意愿。而责任感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具有一定的责任感,需要个体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的冲动,能控制情绪,所以情绪性亲社会行为和责任感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
利他、紧急、依从以及匿名这四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责任感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均呈显著正相关。利他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无私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可能包含牺牲自己利益的亲社会行为。依从亲社会行为是在他人语言或非语言的要求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紧急亲社会行为是在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等紧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匿名亲社会行为是在受助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这一结果说明,如果个体乐于助人、谦让而开放、富有同情心、勇于创造、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易移情等个性品质,当他们遇到利他的、紧急的、他人语言或非语言以及匿名的情境时,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这一结论也与卡罗的观点吻合:在高情绪性唤起的情境下,亲社会行为与同情反应和其他的个人倾向(如:观点采择、较高水平的道德推理、移情)存在较大的联系。[14]
神经质的个体经常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他们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比一般人更强烈,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而且,这些人的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通常也比较差。他人越是提出要求,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个体就越难应对。因此,依从亲社会行为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
总体来说,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以及开放性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特质不相关。以往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开朗、外向的性格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9]进一步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总量表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大五人格中除神经质因子外,外倾性、宜人性、开放型、责任感均是亲社会行为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解释亲社会行为总分的41.8%的变异。
四、结论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等六种类型,其中自我报告最多的是利他亲社会行为,接下来依次是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均分上的性别、专业、年级主效应不显著,而在具体的利他、情绪性以及紧急三个类型上年级主效应显著。
公开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性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责任感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利他、紧急、依从以及匿名等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的、宜人性的、责任感的、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均呈显著正相关。依从的亲社会行为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其他类型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均不相关。总体来说,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以及开放性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特质不相关。在回归分析中,大五人格除神经质因子外均是亲社会行为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以及开放性均进入回归方程。
[1]Staub,E.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ity: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Vol.2).New York:Academic,1979.
[2]Carlo,G.Care-based and altruistically based morality.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2006,(1).
[3]Carlo, G.& Randall, B.A.Are all prosocial behaviors equal?A socioecological developmental concep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F.Columbus(Ed.)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Volume II.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01.
[4]Eisenberg,N.& Fabes, R.A.Prosocial development.W.Damon Series & N.Eisenberg(Eds.), Handbook of child development(Vol.3)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5thed).New York:John Wiley,1998.
[5]林崇德,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寇彧.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J].心理学探新,2005,(3).
[7]丁芳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和社会干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
[8]Carlo, G., & Randall, B.A.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for late adolescent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2,(31).
[9]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3).
[10]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1]于少萍,陶文静.“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1).
[12]龚艺华.大学生520名情绪智力水平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5).
[13]Schroeder,D.A., Penner, L.A., Dovidio, J.F., & Piliavin, J.A.The psychology of helping and altruism: Problems and puzzles. New York:McGraw - Hill,1995.
[14]Carlo, G., Eisenberg, N., Troyer, D., Switzer,G.& Speer, A.L.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In what contexts is it appar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