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14-11-28王勇
王勇
《回族文学》创刊于1979年,至今年第6期已出刊200期。这朵中国文学期刊百花园中的“花儿”,不仅见证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多民族文学蓬勃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中国当代回族文学潮流涌动的一个风向标,是全国回族作家创作实绩的一个历史缩影。翻阅旧刊,如同钩沉往事,办刊史上可圈可点的那些记忆,又在依次打开的刊物上,一一浮现在人们面前。
《回族文学》创刊时的刊名叫《博格达》,正如创刊号封面所示,这一名称来自昌吉举目可见的天山雪峰博格达峰。1979年至1984年这6年时间,是《回族文学》发展史上的创业时期。今天离创刊时的1979年,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回首当年,国运巨变,中国文学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大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创刊或复刊的。当时陈刚、孙涛、孟丁山等老一代办刊者,紧紧抓住这一机不可失的历史机遇,创办了这本文学期刊。这一创举不仅改变了昌吉州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使土生土长的昌吉多民族作家,拥有了一份本土文学期刊。今天看来,这也是回族这个民族在文学期刊发展史上从无到有的一个重要标志。
《博格达》当年创刊时,共出版2期,创刊号为100个页码。第2期为88个页码。1980年共出3期刊物,页码统一定为104页。到1982年开始以季刊面向全国正式发行,1982年至1983年的刊物页码是88页。1984年又增长到104页。重新翻阅这些纸张已经泛黄的早年旧刊,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刊物的刊期、页码、栏目安排上还不太稳定,但是办刊者立足本地,放眼全国这一始终恪守的办刊眼光已经开始凸显出来,从当年《博格达》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后来《回族文学》办刊姿态的一些雏形。从那时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者情况来看,两支作者队伍正在形成。一支是本土的多民族作家,比如陈刚、孙涛、邱华栋、陈友胜、杨峰、哈依夏·塔巴热克等。改革开放以前,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位作家之外,昌吉州基本上还是一片文学的处女地。可以说,这本刊物也是许多昌吉州本土作家文学生命的摇篮,是许多本土作者走向文学的起点。另一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回族作家队伍。在短短几年内,这本刊物已经聚集了全国刚复出或露头的一批回族作家,比如木斧、马瑞麟、沙蕾、高深、白崇人、姚欣则、阿拜、冯福宽、沙叶新、李佩伦等。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在陈刚等人的倡导下,在昌吉举办了“首届昌吉回族文学创作座谈会”,张承志、白崇人、马犁等作家应邀参会。这也是后来在昌吉相继举办的全国性回族作家笔会的一个先声。
从1985年开始,这本刊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改刊名为《新疆回族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历经14年,先后有关承麟和关学林出任主编。在这一时期内,这本期刊不趋时尚,不走唯利是图的办刊之路,最终使自己站稳了脚跟。在1987年和1990年的两次全国期刊整顿中,经受住了考验,使这本刊物成为中国回族文学的一面旗帜、本土文学发展的一方阵地。从1986年开始从季刊改为双月刊,页码长期稳定在72页。特色栏目也开始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先后开办了“回族作家之窗”、“回族人物志”、“伊斯兰国家作品选译”、“博格达峰下”、“长篇选载”等栏目,有些一直延续至今。1989年正值刊物创刊10周年,这一年的第3期还发表了专文以示庆贺,文章中特别写道:“10年来,我们团结和培育了一大批回族作者和本乡本土的年轻作者。眼下,全国100多位有影响的回族作家、诗人、评论家同编辑部保持联系,有50多位经常在刊物上发表作品;本地其他民族的作者,也发展到近百人。《新疆回族文学》创刊前,全州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的回族作者只有1人,现在已发展到10多人。”1998年第2期正值刊物出版第100期。
1999年第4期开始,李明出任刊物主编,2000年第5期,刊物又一次更名为《回族文学》。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期刊的办刊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刊物的编者面对现实和未来,也开始更加自觉地探索自身应取的刊物姿态和定位。正如2001年第1期上的更名寄语所言:“立其名而求其实,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这次刊物的更名,使这本诞生于西部,已有20余年刊龄的刊物,以更为鲜明的个性和更为开放的胸襟,进一步超越地域化的局限,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回族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中心。”从2000年开始,“回族人物”成为每期都有的固定栏目,2000年第4期又新开办了“佳作选萃”栏目。从2001年第1期开始,页码从72页增加到80页,又新增了“岁月钩沉”栏目,2002年第1期又更新并固定了“阿拉伯世界作品选译”栏目。通过这些举措,刊物的编者在积极拓宽着一条以文学方式记述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办刊之路。2004年第4期,正值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和《回族文学》创刊25周年。
2009年第4期专门刊发了一批特稿,庆贺创刊30周年。也是从这一期开始,刊物页码又从80页增加到96页。2010年为了开拓办刊渠道,又专门设立了回族文学理事会,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任会长,回族企业家蔡萍、邓宝君、马永俊任第一届副理事长。
2011年第1期,买玲出任主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刊物原发作品在国内主流选刊的入选率每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05年至2013年连续5次荣获新疆期刊届的最高奖“新疆期刊奖”。今年9月又被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全国只有100家期刊获此殊荣。2011年第1期因实际需要,原有栏目“阿拉伯世界”更名为“海外手记”。2013年第1期开始又新增了两个栏目,一个是恢复了多年前曾有的诗歌栏目“牡丹诗笺”,另一个是“回族影像”。其中,“回族影像”栏目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栏目,是刊物在增强可读性上与时俱进的一个积极尝试。也是从这一期开始,刊物页码从96页增加到104页。
一份文学期刊作为一种连续性的出版物,要靠不断推出的好作品来维系自身的吸引力,它应该在长时间内经得起时间老人的持久注目。而要不断推出好作品,就需要一批有实力的优秀作家为此提供有力支撑。当我们翻阅200期刊物,作家与刊物相伴而行的往事历历在目。
早在1982年,著名作家张承志就与刊物结下不解之缘,在这一年的第4期刊物上,他发表了自己创作于昌吉的散文《心火》。在张承志漫长的文学写作史上,《心火》是作家早年开始坦露自己民族心迹的第一篇散文作品。从那以后,读者不断从《回族文学》上读到张承志的作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张承志1984年来昌吉参加“首届昌吉回族文学创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作过一次文学讲座,其中真实而又朴素地坦露了他至今仍在恪守的一种文学观。他的这次讲座当时经录音整理成文,发表在了1984年第4期的刊物上。就像该文的题目所示一样,在这篇叫《记住人民的养育,真诚地写作》的讲话中,张承志明确提出了“为人民”的文学写作原则。他说:“我特别希望大家和我都能把这个问题反复向自己提出来。比如说你是个农民的儿子,你的父老乡亲在地里艰苦劳动,把你养大,供你上学,使你成为能写作的人,我相信你们大多数人在最初写作时都认为自己就是代表他们说话。我觉得这个愿望永远不该忘记。 我也不能保证我永远做得到,但我要永远这样提醒自己。……我今天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么多人听见了,如果我变了,大家可以在背后骂我。”很巧的是,整整30年后的2014年,首届“《回族文学》奖”在昌吉颁奖,青春不再的张承志又一次来昌吉领奖。仿佛就像旧话重温一样,作家在获奖感言中,又一次重温了“我”30年前发出的文学诺言:“从1978年同步开始的,还有我面对着异族的蒙古草原、回民的黄土高原,以及包括昌吉州的水西沟、泉子街、别失八里等地在内的——美栖身的新疆所进行的底层深入与人生探索。在这一更长久也更丰满的过程中,我曾光荣地多次赢得‘人民的信任。我想,那才是更值得牢记的奖赏。”
石舒清第一次在刊物上露脸,是在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故里》。他后来在2014年首届《回族文学》奖获奖感言中特别提到:“1989年,我在《回族文学》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那时我还在上大学,那其实也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这么多年算下来,我在《回族文学》发表的小说至少可以出一本小说集。”
李进祥是2000年第3期首次在刊物上亮相,所发小说作品叫《关于狗的二三事》。他后来在《我与回族文学》一文中也说道:“最初8年写的稿子,我一直都投给《回族文学》。……几年间我发表在《回族文学》上的小说,有十几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了,就有6篇连续5年入选了全国年度选本,排行榜。”
马金莲第一次在《回族文学》发表的作品是2005年第6期刊物上的小说《掌灯猴》,至今她每年都有新作发表在刊物上。可以说,21世纪以来的14年中,石舒清、李进祥、马金莲三位回族作家给《回族文学》“小说”栏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入选中国主流文学选刊的进程中,他们对刊物的支持功不可没。
为了使刊物的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继1984年首次举办回族文学创作座谈会之后,1985年在昌吉举办了首届回族文学笔会。除了第2届在宁夏召开,第4届在甘肃临夏召开,第3、5、6、7、8、9届笔会都在昌吉举办。
为了推动昌吉本土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自1997年第5期出版“奇台专号”之后,相继为昌吉州各县市编辑出版了“玛纳斯专号”、“昌吉专号”、“阜康专号”,还成功举办过多次“昌吉作家笔会”。
原籍昌吉的著名作家邱华栋在《从博格达出发》一文中写道:“我就出生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昌吉这个天山脚下的城市,她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物质的故乡,而且还是我在文学上的出发原点。……《博格达》永远都是我出发的地方。”
自1979年创刊至今,几代编辑人员新老相继,为刊物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满200期的《回族文学》今后还有更加漫长的道路要走,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相信,今后《回族文学》这朵“花儿”一定会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